繁体版 简体版
卡卡小说网 > 都市 > 瞿昙仙姑:缘起1976 > 第53章 据点

王飞已经站在大厅里面角落,在电筒灯光映照下,可以看见这里还有一条地道通向深处,这个通道比走过的地道更宽,上部仍是砖拱,只是拱要高一些,砖拱隔一定距离夹着一砖多宽的水泥带,大概是加固砖拱的。向前不过三十来米就出现一个铁栅栏门,同上次他们在南边遇到的铁栅门一样,封得很严,即便以他们瘦小的身体也不可能钻过去。

通道是向上的斜坡,同地道入口一样铺着细窄的砖条,大家来到铁栅栏门前面,三把手电同时照过去,前面尽头是向左的一个转弯,转弯的洞顶不是拱形而是平的,架着灰色的水泥板。

“那洞上架着的像是楼板。”黄峥嵘说道。

“我想起来了,我爸说试验楼有地下室,是不是地下室的楼板啊。”

“刚才的大厅位置在试验楼前面,现在这里应该是试验楼边上了,拐弯进去就到地下室了。”黄峥嵘道。

黄峥嵘猜得没错,前面转弯处就是试验楼地下室走廊的东头,试验楼的地下室是人武部和民兵小分队的武器库,这也是人武部办公室在试验楼的缘故。试验楼下地下室的楼梯不在试验楼中部的楼梯间,而是将东边房作为下地下室的楼梯间,并设了铁门。

这是赵部长提出的人防建设方案。在遭受突然袭击情况下,民兵可先进入地道隐蔽,然后通过地道进入试验楼地下室拿取武器,之后在集结点(大厅)集合待命;情况许可下,也可以先从试验楼进入武器库。当然,考虑武器库的日常保卫安全,地道和试验楼方向都设了铁闸以防偷盗。

赵部长认为,旌旗厂有职工三四千人,全部进入地道后人员很分散。地道狭窄,一段地道容纳不了多少人,这就使得人员分布在很长的距离上,难以联系和指挥。如果有事需要调动人员,仅联系通知然后集合就要花很长时间,效率低下,遇有紧急情况会反应不及耽误事。因此需要一个地下据点,可以集中精干力量,方便指挥调动,至少能容纳几百人,形成拳头力量。同时集结地附近要有保障设施,可以储备物资,提供生活和卫生条件,指挥机关也设这里。所有这些形成地下据点,是战时的骨干支撑。

刚才他们经过的大厅就是集结点,在地道另一侧不远处,设有几间独立的房子,分别是指挥部、库房、柴油发电机房、厕所。库房不止一处,上次三个人去的南边地道也设有库房。

据点为了更加坚固、防止炸弹贯穿、增强生存能力,在地面上堆了几米高的土。本来试验楼涉危涉爆的试验都是微小型的原理试验,破坏力不大,不需要在周围设防爆堤,但为了掩护据点的堆土,使其不至于太突兀,于是在试验楼外围也修了防爆堤,与据点堆土连在一起。

限于经费财力,旌旗厂的据点只能做到这些了,同时旌旗厂身处内陆,人防工事以抗核打击和空袭为主,不像边防一线还要考虑抗击地面进攻。尽管赵部长还有一些想法,田主任觉得够用了,只是厂区太大的缘故,地道没有修到远处车间,只覆盖了厂区边缘浅近区域,以后有财力可以逐步延伸。

加固据点的建材木料,来自附近一座残破的庙宇,这原本是一座尼姑庙,三进院落带厢房,规模不小。清末民国兵荒马乱,受到破坏又无钱修缮,多数房子都倒了。几个比丘尼坚守在庙中,保住庙宇不被侵占,但是倒塌的房子很多木梁砖瓦被军队征用盖了营房。文革开始比丘尼被造反派打走,仅存的几间房子没人住很快摇摇欲坠瓦塌墙歪,仅余一间厢房还算完整。

庙宇建筑原本宏大,木梁檩条等粗大挺直且很长,赵部长看上了这些材料,这么好的木料可不好找,部队修工事啥时候也没见过这么大的木料。钢材水泥在那个年代是计划供应的紧俏物资,价格也不菲,要不是这些大木料,据点的大厅就修不起来。

他们把摇摇欲坠的房子拆除,将倒塌庙宇的材料搜罗干净,残存的厢房也想拆除,但是一个被赶走的比丘尼回来住到了厢房坚决不走,表示她要利用庙宇的土地自己种地种菜,自食其力,你们赶紧把剩下的瓦砾拉走,我要为社会主义建设种地了。

田主任同意了这个要求。庙宇在厂区边界,差不多是三不管的地方,尼姑走或住他都不需承担责任,既然她要自食其力,就没必要赶走人家。

厂工程队用这些材料建造了据点,局部用钢筋水泥做了加强,有了大空间的人员集结点,结构上比一般地道坚固很多,地面 上增加覆土提高了抗炸弹贯穿能力。较之别的单位,旌旗厂的人防工事要优越坚固得多,很让田主任和赵部长自豪。

几个人在铁栅栏门前议论了一会儿,只能无可奈何地转身离开。

黄菱玲来到大厅,又走向中央的木柱子,她发现有的柱子是刷了油漆的,暗红的漆有些斑驳露出白色的底,显得陈旧暗淡。而有的则是透着木纹的桐油,摸起来很光滑,个别地方有像是砍过的疤痕。

“哥,你看这些木头柱子为什么不一样,有的有油漆,有的没有?”

“刷漆的是老房子拆下来的旧料,没刷漆的是新木料。”黄峥嵘看着左右柱子,思索了半天。

“我就是觉得眼熟。”

“你是不是在梦里见过?”孙梅凑过来问。

"是啊,这些木柱、木梁还有石头柱基看着都眼熟,就是莲池庐的房子里面那些东西的模样。”

“你哥说这是老房子拆下来的木料,说不定就是跟莲池庐一样的老房子。”

“我也觉得。可是怎么知道是不是呢?”

“几百年的老房子都是用金丝楠木盖的,好棺材也是用金丝楠木。”刘广昌大声说着,见多识广的样子。

“那你怎么知道是不是金丝楠木呢?”黄菱玲追问。

“金丝楠木有香气呢,就跟樟脑丸一样。”刘广昌毫不含糊地回答。

黄菱玲猛想起来,在莲池庐房子里是闻到淡淡的香味,只是她也不知道是什么香气,意识里她以为是花香,可是花儿在房子外面呢。

黄峥嵘拿出小刀在刷了桐油的木柱上削开一个口子,鼻子凑了过去。

“有点香味哦。”

黄菱玲急忙过来推开哥哥,也凑在那个削开的口子旁闻了闻。

“真的是,有香味,真好闻。你来闻闻。”说着话她拉了孙梅过来。

“哇,原来这就是金丝楠木的香气,你在梦里闻到是这个香味吗?”孙梅兴奋地问。

“好像是的,都很淡。”黄菱玲答道。

其他几个人也凑过来,轮番将鼻子靠近柱子那个开口,抽动鼻翼仔细嗅闻。

“这里就是莲池庐啊,是瞿昙仙子居住的地方,是雕梁画栋的古居,是香气四溢的花园,是水草丰盛的绿野,是佛光照耀的所在。”

黄菱玲忽然大声说道。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