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卡卡小说网 > 历史 > 勇动风云 > 第26章 忙里偷闲的一天

苏州卫卫所内。

“陈指挥使,前些时候城外那几场大战,你可曾发现明军有何弊端吗?”常遇春开口问道。

陈京疆思索了片刻后说道:“末将不才,一直只顾得上杀倭寇了,并未留意其他,还请常大将军责罚。”

“陈指挥使误会了。”常遇春说道。

“末将确实也没发现什么弊端。还请常大将军赐教一二。”陈京疆说道。

“行军有些慢了,而且行军之后,战斗力有明显下滑。”常遇春说道。

“常大将军,将士带齐甲胄武器盾牌等,行军确实只能达到这样。”陈京疆略带疑惑地答道。心想这常遇春也是战场厮杀多年,不应该不知道这一点啊。

“陈指挥使,你这样,先抽出一部分人,除了每天日常训练之外,额外增加一项训练。”常遇春说道。

“还请常大将军明示。”陈京疆说道。

“在城外十里处插一面旗设置集合点。让抽出的这些将士每日跑到集合点,清点完人数后再跑回卫所。前几日不带兵器盾牌,十日后开始携带武器和盾牌,四刻内返回。”常遇春说道。

“常大将军,这个可能有些难了,有的人跑的快,有的人跑的慢,到了集合再清点人数,还要耽误些时间。”陈京疆说道。

“挑出二十个小旗,以小旗为单位,若是小旗里有人未按时返回,小旗集体受罚。小旗内则会互相督促,小旗间也会互相督促。”常遇春说道。

“末将明白了。末将这就去安排。”陈京疆说道。

“陈指挥使,你去忙吧,我回去准备个奏折,让户部多配发一些军粮。”常遇春说道。

苏州府府衙内。

“魏大人,明日起卫所新增了训练内容,会有士兵从城里跑到城外,你命人张贴一下告示,以免惊扰了百姓。”常遇春说道。

“下官这就命人去办。鄂国公,衙役来报,城外的石碑都已经刻好了。”魏观说道。

“这么快吗?不错。工匠们的工钱,魏大人都付完了吗?”常遇春问道。

“记录在册的工匠都分文不少的付了,但有些百姓听说了这个石碑是干什么用的之后,自发跑来帮忙的。下官这几日一直忙于调查陆府起火一事,建造石碑一事便安排了几名小吏去办,这几名小吏并未将这些百姓记录在册。事后我也派衙役四处打听情况,也基本都找到了那些百姓,可下官衙派役去送工钱的时候,他们也都矢口否认去帮过忙。下官也不知如何是好。”魏观说道。

“他们不承认去干过活确实不好办。”常遇春说道。

“若是下官硬要把钱给他们,恐怕他们也不会收。而且他们若是不承认干了活,府衙内却有这么一项支出,只怕将来被别有用心的人,参我一本。”魏观说道。

“魏大人,那你这样,把这些百姓都记下来,在朝廷法度内,给予照抚。”常遇春说道。

“下官谨记。”魏观说道。

“魏大人今日可还有什么公务要忙?”常遇春问道。

“下官今日政务都已处理完了。”魏观答道。

“既然如此,魏大人且先回去换身便装,也别带什么衙役了,我我带上几个亲兵,咱们去附近村落里转转。切记别暴露身份。”常遇春说道。

“下官不知鄂国公此举是为何?”魏观问道。

“只是随处走走。”

“下官这就回去换身衣服。”魏观说道。

不多时,二人换好便装,常遇春带了几个亲兵,还有常森,便出城去了。

“魏大人年长于我,我便称呼你为魏兄了。”常遇春说道。

“也罢。伪装个身份也对。”魏观若有所悟的说道。

只见远处炊烟袅袅,常遇春开口说道:“魏兄,前面不远处有个村落,咱们去那看看。”

随后一行人加快了速度。

来到一户人家外,只见一位老人正在做饭,旁边还有一个小孩。

“老人家,我们是从应天府来的,途经此地,可否进去歇歇脚。”常遇春问道。

“院儿里宽着呢,几位里边请。”

“多谢老人家了。”常遇春说道。

随后众人把马拴好后,来到院子里。

“老人家,可否多做些吃食,我们也还都没吃饭。”常遇春说着掏出二两碎银放在了灶台上。

“使不得,使不得。这么多钱!”说着又把碎银推向了常遇春。

“老人家,我们也有好几个人,你就把这些钱收下吧。”说着常遇春再次把碎银推向老人家。

一旁的小孩看见他们俩在那把什么东西推来推去,就好奇地跑过来,把碎银都拿在了手里。

“老人家,你家孙儿已经替你收下了,你就不要再推辞了。”常遇春趁势说道。

“你快把银子放下。”老人家急忙对自己孙子说道。

一旁的小孩只顾着把银子拿在手里,看来看去,出于对没见过的东西的好奇,也并未留意奶奶说话,也并不知道银子究竟是什么。

“老人家,冒昧问一句,你家中可还有其他人?”常遇春说道,打断了正准备拿回银子的老人家。

“老生家里还有个小儿子,这会应该也要回来了。”

说话间,只听到院子外一声清脆的“娘!孩儿回来了。”

“我那小儿子回来了。”说着老人家向院子里走去。

“儿啊,这几位都是途经这里的,在咱家里歇歇脚。”老人家说道。

“这是我那小儿子。”老人家指着刚回来的年轻人说道。

“在下姓常,应天府人。”常遇春说道。

“那位是魏兄,也是应天府人。”常遇春指了指魏观说道。

“那是我的小儿子。”常遇春指了指常森说道。

“其余几个都是我家里的护院。”

“儿啊,你陪他们说说话,娘先去看看饭,估摸着也快好了。”

“几位都是大户人家,不要嫌弃我们这些粗茶淡饭。”

“哪里话,我们途经此地,若不是老人家,我们可就得饿肚子了。”常遇春说道。

“我就一粗人,也不曾念过书,言语不周,还望见谅。”

“小兄弟,方才听你娘提到你是她小儿子。那家中其他人呢?”常遇春疑惑的问道。

“不瞒各位,我年幼之时我爹死于倭寇之手。我本还有个兄长和嫂嫂,前年遭灾,地里没了收成,第二年为了生计,不得已向沈贵借了种粮,却不想田契却被他沈贵骗了去,我兄长和嫂嫂气不过,就跑去府衙告状,怎料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了。”

“发生了什么事吗?”常遇春与魏观相视一眼问道。

“到了第三天,我娘见他们二人还没回来,就让我去府衙打听打听。我到了府衙,有个衙役告诉我说,他们二人状告沈贵不实,被知府大人赶了出来。我又在城里四处打听他们二人的下落,也没打听出什么。”

“城里都没打听到什么?”魏观惊讶地问道。

“确实没打听到他们二人的下落,我又去府衙报案,却被衙役赶了出来。府衙附近的一个茶楼掌柜把我叫了过去,叫我别打听了,赶紧回家,但无论怎么问,那掌柜就是不肯说原因,一直叫我回家,别再打听了。”

“只怕是……”魏观说了半句就停了下来。

“我也猜到了。前阵子,府衙来了位新知府,替我们拿回了那些田契。前几天我还跟我娘说,要去府衙再去打听打听我那兄长和嫂嫂的下落。”

“知府大人替你拿回了那些田契,你见到新任知府了?”魏观疑惑的问道。

“并未见过知府大人。听村里别的人说,来了个新知府,在查沈贵侵吞百姓田地的事,让我也赶紧去府衙,把田契要回来。去了府衙,衙役让我去登记,没过几天,就有衙役把我家的田契给送了过来。”

“看来这新任知府倒还是个好官。你也确实应该去府衙告状,说不定还真能找到你哥哥和嫂嫂。”常遇春望了望魏观说道。

“等这几天地里忙完了就去,家里的地现在只有我一个人种了,有些忙不过来。”

“儿啊,饭做好了!”这一嗓子,打断了本想再说点什么的常遇春。

“狗娃,快来吃饭了!”

“你手里攥着的是什么,拿给我看看。”

小孩摊开本就攥的不是那个严实的手。

“这是我等给的饭钱。”魏观说道。

“先生说笑了,你给的这些银子都够去城里酒楼吃了。我们可受不起。”

“不妨事。多的你回头给你家孩子读书用,让他也认认字。”常遇春说道。

“这钱我们真不能拿。那是我兄长的儿子,我还没婚配呢。”

“是啊,前几天老生还托王媒婆帮我小儿子说门亲事。”

“那些银子就当是我等随的礼,今日就当是提前喝你喜酒。这你就不要推辞了。”常遇春说道。

“这……”

一旁的小孩趁人不注意又把银子攥手里了说道:“我替二叔收下了。”引得几人哄堂大笑。

吃完饭后。

“得亏二位今天才路过这里,十几天前,苏州城外来了好多好多倭寇。”

“我二人在应天府也并未耳闻,若是知道如此,恐怕也不敢走这边了。”魏观说道。

“太子爷还来了一趟苏州府,听说是专门来慰问明军的,还给阵亡士兵立了个碑。要不是家中娘亲无人照顾,我都去投军,为父报仇了。”

“小兄弟一腔热血,确实令人佩服。不过家中老母,还有你兄长那年幼的儿子还需你照顾,确实也不能去投军。”常遇春说道。

“小兄弟,时候也不早了,你还得去地里忙,我等既已吃饱,也就就此告辞了。”魏观说道。

离开之后,常遇春等人又在别的村里转了转,快天黑的时候才赶回了苏州府。

“父亲,今日你带我到处转,是不是为了让我也看看百姓疾苦?”常森问道。

“是,但又不全是。”常遇春说道。

“那还有别的什么吗?”常森问道。

“我们一家已经出了几个武将了,为父还是希望你能习文,做了官也要时时刻刻想着百姓。当你处于高位的时候,你就再也看不见百姓的疾苦了。除了像今天这样乔庄打扮,还能有什么别的办法去真真切切的了解百姓的疾苦。今天你听来的很多事,是不是早一些发现就能避免很多悲剧。”常遇春说道。

“那父亲为何执意要我习文呢?”常森又问道。

“这天下迟早得太平,武将也会慢慢淡出大家视野,朝堂的文武平衡也将打破,直到战乱再次来临,大家才会再次重视武将。你姐姐明年就要嫁给太子,成为太子妃了,根据陛下定下的规矩,你姐姐生的儿子,将来也必然是大明的皇帝。凭借这层关系,常家便在大明朝堂占据得天独厚的优势,后世子孙只要不出现蠢材,常家就可以一直繁荣下去。”常遇春说道。

“原来父亲是在为常家未来打算。”常森说道。

“是有这种打算,有些事不是一两代人就能完成的。”常遇春叹息道。

“父亲让我学的《梦溪笔谈》,孩儿有些读不懂。”常森说道。

“你先多看看,等回了应天府,你去请教一下工部的人。我这里还有一本高人所赠送的书,远比你那本《梦溪笔谈》复杂的多,等你搞明白之后,我再把这本给你。”常遇春说道。

“还有更复杂的书?”常森惊讶的问道。

“我早就告诉过你,这世间不只有儒家典籍。还有更多你闻所未闻的学识。”常遇春说道。

“孩儿记下了。”常森说道。

“昨天我从张真人那学了一套太极拳,这几日你就跟着我学,以后每日都得练习。张真人说是有延年益寿的功效。”常遇春说道。

“当真有延年益寿的功效?”常森疑惑的问道。

“张真人生于宋朝,你应该能估计张真人的年纪吧。咱们府里那些亲兵可都是战场上的老兵,也完全不是张真人的对手。”常遇春说道。

“生于宋朝?那岂不是老神仙吗?”常森问道。

“是不是神仙我不知道,但张真人说这套拳法能延年益寿。你信吗?”常遇春问道。

“孩儿信了。寻常之人能活百岁都已是凤毛麟角了,更何况身体还这么好。孩儿明天就开始随父亲学。”常森说道。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