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良主。
盛孟辉这种人就不用去考虑了,崇仙门又不想加入。其它如钱德惠等等势力,地盘和人马,都不见得比豹军多。
所以,他想要按着师先生的建议,亲自过来看一看,占据了荆襄之地,与八百里洞庭湖的洞庭军。
事实上,在路上时,韦郎原亦是疑虑重重。
他相信那位师先生的不凡见识,若是没有那位师先生,豹军恐怕已失了庐陵,成为流寇。
但是他也听说了,洞庭军的背后,乃是魔门。
魔门之人,真的有可能重视天下苍生,与百姓苦难吗?
抱着这份不信任,他来到了洞庭湖,看到的,却是井然有序的军队,与跟军队打成一片的百姓。
这一路过来,他看到洞庭军的兵士,不但没有去压榨与劫掠百姓的口粮物资,反而全力安置流民,帮助百姓搭屋盖瓦,想要让百姓能够平安的过完这个寒冬。
他看到百姓想要给那些帮助他们的兵士送些吃的,那兵士却是不肯接受,最多就是喝了一口热水。
这真的是军队吗?这与他过往的认知,显得完全不同。
当然,他也看到了,其中一些人,在洞庭军的统治下过得极惨……那些过往用尽手段欺压百姓的恶绅与豪强,被五花大绑的绑在街头,那些曾经饱受压迫与折磨的百姓围着他们,向大家哭诉着自己曾经遭受的苦难。
恶绅与豪强的家产被洞庭军充公,土地分派给了百姓。
堆积成一个个粮仓、想要靠着各处战乱囤积居奇的粮食,被洞庭军按着比例,部分充作军粮,剩下的都分给了过冬的百姓与流民。
他看到,在洞庭军报名入伍的地点,许多青年自发的前去报名,与其它地盘到处拉壮丁的景象,完全不同。
原来还可以这么做的么?
即便豹军的名声,在百姓中已经算是好的了,此时此刻,韦郎原依旧看得瞠目结舌,总感觉这支洞庭军,和他们的队伍,根本不属于同一个时代。
是的,不属于同一个时代……就是这样的感觉!
莫非,这也是魔门的阴谋?韦郎原并没有打消他的戒心,反而愈发的恐惧。
或许,魔门的伎俩,就是先给百姓予甜头,等到发展壮大,称王称霸后,才暴露出他们血腥残忍的一面?
韦郎原过往其实也不曾真正接触过魔门,然则魔门那恶劣的声名,却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道”与“魔”,在许久以前,其实都只是普通的文字。
只是历史上各不相同的作风,赋予了它们如今的意义。
道者清静无为,魔者阴险诡异……武林中,长久以来的历史,让大家产生了这样的印象。
韦郎原进入城门。
在城门处,他并没有受到多少盘查,守在城门的兵士看他像是外地人,随便聊了几句,便将他放入。
进入城中,他看到的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各处的商旅,在市集上来去,街面上的孩子奔来跑去。还有一些身穿皂色统一劲装的武者,三人一组,在街头来去。
这些类似于六扇门捕快的武者,维持着街头的秩序,即便有孩子摔倒,他们也会上去扶上一扶。
在这里,韦郎原看到了与其它城镇截然不同的风景!
第317章 鱼水情、避风港
身穿布衣的韦郎原背了一个包裹,在城中逛了一大圈。
如今乃是非常时期,按照其它城的做法,现在夜幕逐渐降临,应该是要开始宵禁的时候,即便是豹军也不例外。
但是这里却是不同,沿途的兵士来来去去,却全无驱赶百姓离街的意图。
市集上挂起灯笼,依旧热闹。
韦郎原觉得,洞庭军似乎比其它势力,都更加重视商业。
这一点,和许多人的认知显然是不同的,在大多数人的想法中,商业本身并不生产任何东西,纯粹变成一些人盘剥与暴富的工具。商人的地位,也一向是极低的。
但是在这里,洞庭军却给予商人足够的尊重,甚至提供足够的场所,并全力保障他们的安全。
韦郎原不知道这到底算好算坏,他可以看出的是,这一整个荆州城,的确是有一种欣欣向荣的气派。
韦郎原决定,亲自去见一见洞庭军的首领。
他一路问询,来到一处府邸,并不豪华的府邸前,他向驻守在门前的一名将领报上自己的名号。
那将领道:“韦将军稍等,如今魔帅不在城中,于荆州城内主管事务的,乃是我军长史兼参军事,我这便让人入内通报。”
韦郎原道:“那就有劳了!”
那将领令人入内通报,只过了一会,那人便出来道:“长史大人有请。”
韦郎原随着兵士入内,只见一名老道在笑声中迎来,道:“这不是郎原贤侄么?当真是好久不见了。”
韦郎原大吃一惊:“前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