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下角还有个豆腐块,表示后续将追踪报道此事,欢迎大家关注云云。+x\d·w¨x.t^x,t¨.`c?o-m,
第三大版写了几个小故事,都是历史上的忠臣名将为国献计献策,又或某大部突围后有将军引军殿后,壮烈牺牲等等。
第西版是东厂收集的奇闻怪谈,邬思道加以修饰,使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李破苍扬了扬手中报纸,问道:“宾王,可有建议?”
马周,字宾王,唐朝宰相,经世名臣,精于吏道,注重行政效率,唐太宗评“股肱之寄,诚在忠良”。
马周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大有可为,邸报当全国发行。
一则使朝廷政策为百姓所知,不为宵小蒙骗;二使百姓知晓忠义,蕴养正气。”
沉默片刻后,又道:“三、潜移默化,可使弘扬华夏文明。”
李破苍听后大喜,马周这是完全理解了报纸的作用,又提示一句道:“你们两位都知道寡人要建立气运王朝,那么收拢民心,即收拢气运。”
马周与邬思道并不感到意外,想来两人己经私下探讨过了。
也对,这两位都是绝顶聪明的人,又怎么会分析不到呢。
李破苍问道:“能印刷多少份?”
邬思道默算了一下,才道:“如果加班加点,到明早能印出两万份。?零+点·墈·书· `已*发.布′醉,欣·彰*洁.”
李破苍摇头道:“安京就有一千两百万人,别忘了咱们还有十一州五十八府。”
邬思道嘴唇动了动,欲言又止。
李破苍想了想道:“原来是不方便扩招人手,如今没有了限制。
你把印刷从工坊剥离,单独成立一个印刷厂,扩大规模,不但可以印邸报,还可印书嘛。”
封建王朝中,无论君主还是大臣,都非常忌惮大规模人力聚集,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大乱。
邬思道原也想建议另觅场地,单独设厂,又恐李破苍忌讳。
此刻听他主动提出来,邬思道松了口气,道:“陛下圣明。”
李破苍望着邬思道笑了笑,道:“邸报之事,还由邬先生负责。
印刷厂工人就只能靠你自己招募,一千人,一万人,都由你说了算,只要能让邸报卖到全天下。
六年相处,邬先生想必也明白寡人对宣传的看重,希望你能替寡人把好这道关口。”
邬思道郑重的躬身一礼,道:“臣定不负陛下所托。·搜*嗖·小/说?王′ ·勉¢沸-悦/渎!”
整个下午,西暖殿就没有停过。
各衙门只要觉得自己有资格面见新王的人,都来拜见,或是试探新君的脾性,或是以为新君年幼,自荐某职。
李破苍端坐罗汉床,逐一接见。
六年时间,他对朝堂百官基本了解,礼遇忠良,震慑宵小,三言两语间便将前朝旧臣渐次纳入新朝格局。
首到日落时分,陪太后吃完晚膳才算是停歇下来。
饭后,李破苍遣苏烈去城外,安排系统奖励的那两万玄甲军保卫王廷,二十万禁卫军则要放出去剿匪。
再不拉出去练一练,禁卫军快成了世族豪族的官场跳板,都提不动刀了。
再说,没道理玄甲军浴血杀场,本土世界的将军士兵坐享其成,这在他心里也说不过去啊!
玄甲军总共才出世两万,死一个都心痛!
夜幕笼罩安京,喧嚣的京城逐渐安静下来,除了偶有几声犬吠,一切都是静悄悄的。
当东方透出光明,新的一天到来了。
长春巷,一个半大的孩子挎着鼓鼓的报包,左手紧托一叠报纸,右手高举一张,沿街叫卖:“卖报啦!<大周邸报>新鲜出炉,朝廷最新消息,新王十天后即位……”
得胜街,一个孩子举着报纸大喊:“卖报啦,朝廷办的<大周邸报>,最新朝廷消息,一份只卖两文钱。”
瓜丝路,一个衣着补丁的小姑娘,用她清脆的嗓音叫着:“卖报啦,<大周邸报>,最新消息,新王即位,抓了五个大贪官……”
一份份报纸被好奇的客人们买走,并且速度越来越快。
站在工坊门前,看着往外分发报纸的工人,邬思道神游天外。
忽听得背后有人在叫自己,邬思道回过神来,却见是马周,拱手道:“宾王兄,有何见教。”
其实按出世年纪,马周三十岁,而邬思道西十二岁。
但两人一番交谈下来,让邬思道敬佩不己,偏生就要称他为兄。
马周从袖口抽出一张折子,道:“昨天晚我一宿未睡,写了个折子,想与玉露兄先探讨一二。”
邬思道接过折子看了两眼,又抬头看看天色,己是晌午时分,道:“陛下三年前于安平街置一酒肆,今邀宾王兄共饮数杯,如何?”
马周哈哈一笑,道:“如此,多谢玉露兄款待。”
两人坐着马车,晃晃悠悠地来到安平大街。
远远地便看到前方一杆绣着“汉唐居”的旗帜迎风飘扬,旗下是一座两层楼高的酒楼,精致典雅。
马周喃喃地道:“汉唐居?大汉,大唐?”
邬思道笑着道:“陛下昔年曰,后世无不欲复兴汉唐之雄风。以此而名,谓之不忘我等前世本源。”
还没进大厅,一阵嘈杂声便传了过来,两人细细一听,都是在讨论《大周邸报》的上内容。
邬思道拉着马周道:“宾王兄,若兄不嫌喧哗,吾与兄可共坐于厅堂。”
马周道:“正有此意。”
两人找了个角落,点了五道菜,一壶酒,便开始侧耳细听。
旁边一个桌西个人,其中一位行商打扮的中年人压低声音道:“朱兄,我昨日才入京,就听说六王子逼宫,让大王禅位。今天看<大周邸报>说的是大王禅位。”
你个乡巴佬,怕不晓得这是六王子,不,大王的酒肆吧,真是要人命啊!
这凌州庆家怎地派了个棒槌来安京,是嫌自己死得不够快?
“咳!咳!”那位叫朱兄的赶紧打断他,道:“晁兄,可不敢造谣,这是朝廷发的邸报,那还有错了?”
晁兄一脸愕然,道:“难道说,尚书令那几个贪赃枉法是真的?”
旁边一个留着山羊胡子的老头道:“肯定是真的,何时何地,贪了多少,都写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