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瑾听言却并不意外,直言道:“那就有劳周公子了。¨第,一/墈¨书*蛧- !芜~错~内·容?”
他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似是对此事早有预料一般。
姜芙记得新婚次日,她曾看着账册苦恼允棠阁的利润猛然缩减了八成,唐瑾却告诉她不必担心,有人会为他们兜底。
难道兜底的人是太子?
她尚在疑惑期间,周长金已经吩咐手下将许多贺礼抬了进来。
他一边指挥着仆人们四处摆放好,一边故意大声道:“往年月夕节,唐大人都是要进宫赴宴的。如今大人辞了官,殿下见不到挚友甚是思念,故托我前来送些贺礼,还望大人喜欢。”
唐瑾垂眸,不咸不淡道: “有劳周公子了。”
周长金的这番吆喝做的有些明显,但效果还是不错的。
恭王和靖王相继过世,皇帝已是强弩之末。嘉宁帝虽还有两位兄弟在世,可比起名正言顺的太子来,显然构不成威胁。
大局已定。显然,如今这股风是向着太子吹的。
有了太子的垂幸,允棠阁往后的生意自然是不用再担心了,姜芙却有些不安。+咸/鱼.看_书, !免¨费`越?黩*
经过何清棠一事,她已经彻底看清了太子的本性——他城府极深,心狠手辣,手不沾血就斗死了自己的两个弟弟。
不说世人,便是皇帝,只怕都未察觉到两个儿子的死都同他有关。
如此心机深沉之人,做任何事都讲求一个有利可图。她绝不认为仅凭他和唐瑾几年的同窗之谊,太子就会主动出手相助,虽然在何清棠搅进来之前,他们的确是难得的挚友。
姜芙扯了下唐瑾的衣襟,目露担忧,“阿兄,太子不会还想让你回去做官吧?”
唐瑾是世所罕见的英才,进学也好,经商也罢,便是连做官都能做的如鱼得水。
即便如此,姜芙却知道,他厌恶名利场,只想做个兢兢业业的商人和手艺人,她自然是支持的。
不仅如此,若他走了官场这条路,成了当时大儒,说不准会步了他老师的后尘,被皇帝忌惮,被有心人利用,最后落得个尸骨无存的下场。
“莫担心。”唐瑾握了握她的手,“我的辞官之请是陛下亲自允准的,太子不好强求。·优,品,小`说?徃· +哽·新_醉/全¨”
他望了望远处的碧空,淡然道:“四业平等,是他一直以来的理想。”
作者有话要说:
正文完结前的倒数第二章了,感谢一直以来的支持!
第70章 谈话
说这话时,唐瑾的眼神十分复杂,有怀念,有厌恶,但更多的是欣赏。
姜芙几乎立时就明白了太子此举的用意。
士农工商,学而优则仕,商着最贱。可若无底层着些“卑贱”工种的努力,社会是无法和谐运转的。太子显然也深知这个道理。
若无农民,从王公贵族到那些自视高人一等的士大夫,将食不果腹,连生存和温饱都成问题。
若无工匠,世间便无雕甍画栋和恢弘庙宇,从世家大族到王公贵族,便只有茅屋可居。
若无商户,少了后方粮草与物资的补给,嘉宁十四年同北梁的那场大战也不会那么快就结束。
士子的管理与决策,农工商者的革新与执行,无一不与民生经济息息相关,四者向来缺一不可,更无卑贱之说。
若想为商者正名,允棠阁便是最好的一步棋。
而允棠阁的东家唐瑾,曾经是名满天下的少年状元,官至三品的翰林学士。
这样优秀的士子蓦然从商,还得到了未来掌权者的鼎力支持,这无异于当权者向未来的青年放出的一个信号:莫总想着出仕,从商亦是一种选择,是一种会得到朝廷扶植的选择。
有了太子的垂青,允棠阁的生意很快恢复了往昔时的繁荣。
无论太子的目的如何,两人都是既得利益者,即使是出于礼节,也该登门道谢。
姜芙与唐瑾再次踏入东宫时,太子不在。
“殿下呢?”唐瑾问太子的贴身太监喜云。
前几日他便说了今日会来拜谢,东宫这边亦回了帖。早朝早就过了,太子没理由不在的。
喜云的神色有些不自然,似乎在犹豫着该怎么开口,“娘娘那边出了点事,殿下他…正在处理。”
听言,两人异口同声道: “娘娘出了何事?”
太子的私事他们本不该管,可唐璎是姜芙的亲姊,她与唐瑾则更为亲厚。她若出了事,二人的关心亦在情理之中。
“她不想做孤的太子妃了。”
还未等喜云回话,太子走了进来,神色莫测,“她的请求,孤未允。”
唐瑾辞官前,嘉宁帝就已经有些神智不清了,听闻这几日都卧病在床,已经无法正常行动了。
皇帝大行,恐怕就在这几日了。
在此关键时刻,作为储君,太子的一举一动都有上千双眼睛盯着,自是不能行差踏错。太子妃此时自请被废,对他而言显然是极为不利的。
两人朝他行了一礼,姜芙有些犹疑:“阿姊可是…冒犯了殿下?”
太子摇头,“是孤有错在先。”
“她伴了孤四年,既然她去意已决,孤登基后放她离开便是。”
说这话时,太子的神情中没有愤怒,没有伤感,只有一如既往的淡然。
姜芙有些心寒。
太子是念旧的人,却不是长情的人。他肯放阿姊离开,说明他乃宽和之人,可从他豁达的语气中却很难看出他对阿姊有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卡卡小说网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