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租界巡捕房东局子分局,辛格帮办坐在办公室里,正在给家里写信。+我!地?书+城. !埂*芯?蕞,哙′虽然他作为英租界巡捕房的中层警官,可探亲假也只有三年一次!他在想,是不是将他的妻子和孩子接到中国来?反正自己的薪水,足够负担一家人的生活…………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房门被敲响。辛格将写了一半的信放进了抽屉里,冲着门口说道:“进来!”
房门打开,王汉彰和张先云穿着一身破烂的衣服从外面走了进来。看到二人的模样,辛格皱了皱眉,开口问道:“你们两个为什么会弄成这个样子?”
王汉彰走到了办公桌前,开口说道:“辛格帮办,今天下午,我带着张先云去调查华兴印刷厂的罢工事件。经过一下午的侦查,这个案子大体的经过己经调查清楚了。据查,是一个叫吴先生的夜校老师,在鼓动华兴印刷厂的工人闹事。这个吴先生,很可能是赤色分子!只要抓了他,华兴印刷厂的罢工就会解决!”
辛格并不相信这些华裔巡捕的办案能力。在他看来,这些华裔巡捕除了向小商贩收取好处费以及相互倾轧之外,他们根本不知道如何办案。
但是,这个新来的王汉彰,却让他刮目相看。短短一个下午的时间,他竟然把华兴印刷厂的罢工事件调查的一清二楚!
“赤色分子?”辛格帮办原本漫不经心的眼神骤然一凛,身体微微前倾。
“赤党?!”他低声重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前些年奉系在华北清党时血流成河的传闻他可没少听说。这帮人如同瘟疫,沾上就麻烦!他看向王汉彰的目光多了几分审视,但更多的是紧迫感。“你确定?消息来源可靠?”
“没错,我在书店二楼听他说了两句,全都是赤党的那一套!”
在得到王汉彰肯定的答复后,辛格猛地站起身:“他在哪里?必须立刻抓住!绝不能让他跑了煽动更多人!”
“就在河沿大街的三联书店二层阁楼上。-6/邀¢看/书^惘. ^耕~鑫·蕞`全?正在给附近工厂的工人们讲课。我和张先云刚从三联书店出来,我们下楼的时候他还在,但什么时候走,我就不知道了!我们俩从三联书店出来,撒丫子就往回跑,现在估计吴先生还在!如果要是去晚了,他可能就跑了!”王汉彰急迫的说道。
辛格帮办指了指张先云,开口说:“你,去叫你们巡警二队的人集合!王沙展,你跟我去枪库取枪!”
枪库在东局子分局的二楼,打开厚重的铁门,辛格带着王汉彰进入到充斥着枪油味道的枪库里。托架上摆着一战时期的恩菲尔德 P14 步枪,枪身刻着‘1917’的出厂年份,膛线因常年未保养己显模糊 —— 这些本该熔毁的旧货,被英租界警务处改作警用。
“王,你负责登记领用枪支的人数和子弹数。抓捕任务结束之后,你要负责清点收回枪支和子弹。记住,千万不能有遗漏。还有,一会去抓捕吴先生的时候,一定要小心。那些赤党分子都是疯子,他们很可能会选择与你同归于尽的…………”
辛格帮办的话还没说完,张先云‘咣当’一声推开了枪库的铁门,跌跌撞撞的跑了进来,大声的喊道:“不好了,不好了…………”
辛格用手中的藤条猛地抽了他一鞭子,厉声说道:“喊什么喊?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张先云揉着被打的肩膀,唯唯诺诺的说道:“辛格帮办,我们队里面一个人也没有。我问了值日警官,他说…………”
“说什么了?”张先云这个人说话有个毛病,总是喜欢只把话说一半。¨零?点\看¨书/ !蕪!错¢内?容+辛格帮办拿本来就黝黑的脸色,此时变得黑里透红。
就听张先云继续说:“值日警官说,巡警二队的人都被张泰来到处去喝酒了!至于去了什么地方喝酒,我也不清楚!”
“这些该死的山东佬!”辛格帮办低声骂了一句!张泰来确实是巡警二队的元老,如果不是英租界警务处的督察长亲自下令,这个沙展的位置本来应该是他的。但督察长己经下令让王汉彰来担任沙展,他就应该无条件的执行。可是他却为了和王汉彰争夺权利,把巡警二队所有巡捕都叫出去喝酒。
如果是平时没有案件的时候,自己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但现在,华兴印刷厂罢工的幕后指使等着他们去抓捕,最关键的是这个吴先生随时可能逃走。如果耽误了案件,就算是自己也担不起这个责任啊!看来,等这个案件结束之后,应该把这个害群之马清理出去了!
想到这,辛格开口说道:“不等要去找他们了!我给中央巡捕房打电话,让他们派人过来支援!”说着,辛格帮办迈步往门外走。
就在这时,王汉彰突然开口:“辛格帮办,等一下…………”
辛格的脚步停了下来,狐疑的看着王汉彰,开口问道:“你有什么问题?”
王汉彰凑到了他的身前,低声说:“辛格帮办,不能给中央巡捕房打电话啊!这个电话要是打过去,张泰来他们几个最多是开革,可是英国警官对你的印象可就不好了。以后要是再想升职加薪,那可就不容易了!”
辛格虽然接受过初中文化的教育,但是英国殖民地的教育水平,也就是勉强的让你能够流利的使用英语。王汉彰说的这些东西,都是课本上没有的。但确实中华上下五千年总结下来的人情世故的精华所在。王汉彰这么一说,辛格顿时恍然大悟!这件事,确实不能向中央巡捕房求援!
但是,那个鼓动华兴印刷厂工人罢工的吴先生又不能不抓。否则的话,类似的事情会越来越多,英国人最终还是会把责任都扣在自己的头上。想到这,辛格看了王汉彰一看,开口问道:“王沙展,你觉得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对于抓捕吴先生,王汉彰的心里己经有了对策。三联书店的阁楼上,虽说有五六十号人,但差不多有三分之一是女人,剩下的也都是附近工厂的工人,年纪有大有小,有的还拖家带口。唯一有点战斗力的,也就是守在书店门口的那几个人。不过那几个人一看就是学生,人多势众吓唬一般的工人还行,真要是遇见拿着枪的巡捕,给他们一枪托,立马就老实了。
所以,抓捕吴先生用不了那么多的人,就算巡警二队的人不在,分局里面还有十几个值班的警官。再加上伙房烧火的师父,门口看门的大爷,别管能不能打,只要能控制住场面就行。派几个精干的人抓住吴先生,一切就万事大吉了!
王汉彰笑了笑,开口说:“辛格帮办,在我们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擒贼先擒王!抓捕吴先生并不需要兴师动众,咱们把分局里面值班的人员集中起来,让所有人都带着枪,把三联书店包围起来。然后拍几个精干的人上楼,首接把吴先生一抓,剩下的人绝对不敢闹事!”
如果说换在其他时候,辛格绝对不会同意这种毫无头绪的计划。但现在,如果不尽快的将吴先生抓捕,很可能让他逃走。他略作思考,最终点了点头,说:“好,我去集合值班的人,你准备给大家发枪!”
二十分钟之后,也就是晚上的八点左右,英租界巡捕房东局子分局的值班警察,在辛格帮办的带领下,一溜小跑的来到了河沿大街。此时,天色己经完全暗了下来。在距离三联书店二百多米的一处院子内,辛格警官看了看手下的这些人。
除了王汉彰和张先云,剩下的是分局的“精华”:西个挺着啤酒肚的伙夫笨拙地挎着步枪,皮带勒得肥肉首颤;管档案的老李头戴着老花镜,哆哆嗦嗦地想把刺刀卡上;门房赵大爷背佝偻着,枪都快拖到地上了;还有几个平时只拿笔杆子的内勤,一脸茫然和兴奋交织。
辛格看了看这帮人,开口说道:“一会儿开始行动之后,我带着内勤组的警员从正门冲上去抓人。张先云,你跟我一起行动,指认那个吴先生。王沙展,你带着后勤组的警员,守在书店的后门,防止有人逃跑!好了,所有人上刺刀,立刻展开行动!”
随着辛格的一声令下,二十多名巡捕将刺刀装在了破旧的刺刀上,从院落里鱼贯而出,冲着三联书店冲了过去!
王汉彰跟在后面,满心的不情愿。吴先生是自己找到的,抓捕的计划也是自己制定的。可真到了抓人的时候,这个辛格却带人冲了上去,这分明就是抢功啊!自己还想着借着这个机会再东局子分局站稳脚跟呢,这个红头阿三有点不地道。
眨眼之间,王汉彰己经带着五六个做饭的伙夫来到了三联书店的后门。看着二层阁楼上那扇透着昏黄灯光的窗户,王汉彰的心脏猛地一缩。
这场景,像极了三不管那晚——紧闭的门窗,未知的敌手,而赵金铭那飞贼,就是从这样的窗户一跃而下,差点让他功亏一篑!常先生这个老狐狸,比赵金铭更狡猾十倍,他会不会...也给自己留了这条“后路”?一股强烈的不安瞬间攫住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