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东、西三面靠山, 西南有太行、王屋山,南面与南齐交界处有终南山和岐山山脉做屏障, 拥有天然的防线。′5-4¨k`a_n^s\h,u,.\c¨o/m·
古话说高山有好景好水一点不错。
北燕最东部, 也就是原冀州东部的大棘城水量丰富, 又接黄海所以水产甚多, 光是一城一年之收就可养活冀州大半百姓。故比起西边的雍州专出些平原物产, 东边山水一间的征收要高出很多。
后来查出抢钱的也大多都逃去了那里。
原因很简单, 一来留在北燕境内有条谋生路, 物产丰富的地方最好立身。
二来, 要是想跑出去, 有山有水的地方绝对比城内要方便,城中管辖百密无一疏,所以拿山海令的那一队人马在东部、北部查了很久,是当年最晚回朝的。
由此,山海令之重远高于地泽令。
持令牌者为尊,山海令只能被少府监持有。陆生良说给就给了沈尽欢,怎么能不让堂下众人不满。
沈尽欢是尚书之女,尚书府是帝盟的领头羊,二者之间的亲缘关系断不了也不可能断。
帝盟拜皇权,遵祖训。
陆生良此举无疑是要当众挑衅帝盟,挑拨沈尽欢和沈丹青的关系。
如今沈尽欢是少府的门徒。进了师门,就只能万事跟着师父走,遵守师父的教导。
陆生良是中立党,沈尽欢现在也必须是。起码让别人看来,他的关门弟子沈氏和帝盟的沈氏在朝堂上没有任何关系。
选择了中立,也就选择了和所有人站在了对立面。
他们庸中佼佼,鹤立鸡群。
议论声越发高起来,李靖瑶的脸色变了变,下一秒点了点沈丹青的后背。
场面似乎有些控制不住,沈丹青现在跳出去杀人一万必自损三千。.白?马¢书+院¨ ^哽^芯!嶵\快-
直到国经堂内传出胥廷敬的高呼声,外面人才平息下来。
燕帝坐在那,隔着幕布双眸紧紧盯着陆生良高挺又略显单薄的后背,不久发出低沉的长叹。
沈尽欢余光睨了一眼邵尘,对方正用不明意味的目光看着她,烧的她周身发热。
沈丹青眉头紧蹙,刚要迈出那一步就被施氏拉住,回头看见她淡然摇了摇头。
眼见了多方的目光,沈尽欢从心里已经开始打了退堂鼓,她不确定自己接了这山海令,会不会再重蹈覆辙。
可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是她为扶持邵尘的重要节点。
沈尽欢其实很心虚,内心甚至有些恐惧。
陆生良拿令牌的手停在她面前,就像定格了那一瞬间。
主司侍郎见沈尽欢没反应,也摸不清她心中所想,他今日只是奉命做礼节上的替声。原本他压根不用站在这里接受来自各方的瞩目,这些言官的嘴都是长矛剑,光是站在边上听着就觉得自己再被针对,于是悄悄拽了她的衣角提醒道:“师命难违,接吧。”
沈尽欢心一横,提了青衿衣摆就径直跪下,双手高举过头。
主司侍郎赶紧替声高呼:“弟子沈氏,多谢师父。”
说到底,以她现在的身份又能做什么呢?
“拿稳当了。”陆生良将青白玉制的山海令放在沈尽欢手中。
令牌放在手上有些分量。
其正面雕“山海令”三字,周身都雕刻着青蚨,外圈勾勒着祥云回纹,反面刻“圣旨”二字,最右下角还有天家龙纹。
再度感受到青白玉的温度,沈尽欢反倒没了先前的不安,好像本就是她的东西,如今又回到了她的手上。
沈尽欢跪着,抬头正好看到陆生良挂在腰间同样为青白玉的“地泽令”,万般滋味涌上心头,奈何她说不出只字片语。′5-4¨k`a_n^s\h,u,.\c¨o/m·
手腕上忽然附上了一圈温热,陆生良仔细将她扶起来。
她对上了陆生良的眉眼,淡然一笑。
陆生良转过身去,对堂内的燕帝作了一揖:“臣,谢主隆恩。”
蔺文忠站至陆生良面前,展开手中的皇卷。官吏等忙撩袍跪拜,等着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有尚书之女沈尽欢,东堂献策剿寇有功,敏而好学,天资伶俐,即日起着令尔拜师少府,两年后入仕典薄,钦此。”
“圣上英明。”
方才趾高气昂要上前理论的那几位小官,听了是燕帝亲自书写的内容后个个都没了气焰。
圣旨上若是“诏曰”便是皇帝叫人代为书写,若是“制曰”便是皇帝亲自攥写的内容。
二者都是传皇帝的意思但又区别甚大。
皇帝亲自书写,那看来是对此事的重视,要是哪个没分寸的这个时候顶撞了,那些有分寸的定会落井下石。
谁也不想招惹是非。
宣了旨,礼成了一半。
蔺文忠将圣旨恭敬地放在陆生良高举的双手上,脸上终于有了似笑非笑的表情:“陆大人,恭喜了。”
陆生良微微一笑,将圣旨折了三折收进怀里。
没看见沈倾宁,沈尽欢心里还是空落落的。
这种场合能让家中女眷在场已经是皇恩浩荡,怎么还会让庶出的姑娘登台。
沈尽欢跟在陆生良身后看着李靖瑶和沈常安,往后两年,是一面也见不着了,不知会错过多少事情。
在双方沉默的这一段时间里,各自的心思都百转了千回。
李云褚走过来,朝陆生良作了一揖:“请大人允末将和妹妹说几句话。”
陆生良复杂地看了一眼李靖瑶,点头走到一边。
沈尽欢看着他蹲在自己面前,又看着他欲言又止。
李云褚到最后也没有说什么重要的话,只是边帮她将令牌挂在腰际边说:“哥哥明日就回边关了,欢儿要照顾好自己。”
在他眼里,眼前的沈尽欢和梦中的那个提鸟笼的姑娘重合在一起,特别是那块带着温度的青白玉令异常扎眼,可戴在她身上又油然而生一种骄傲。
李云褚平静地站起来,抬手轻轻捏了捏沈尽欢的脸,淡然一笑。
“弟子面圣,百官可退。”堂内全安宣道。
堂下官吏又高呼万岁,随后躬身退出三步外,才齐齐转身离开。
李靖瑶似有话要对沈尽欢说,但在施氏严厉的眼神示意下还是作罢,“莫要毁了欢儿前程!”
李靖瑶悲允。
沈丹青和李靖瑶下台阶走远了些,转身回望过去,见邵尘正和陆生良说着什么,沈尽欢脸色变得不太对刚要回去就被侍卫拦住。
“大人请回。”
话音落下,两扇御门交叠要合上,最后一道光景中沈尽欢也转头看了过来,还没望及她眼中是何神情,御门就重重关上。
太阳出来了,许是下过雨连着几日的湿冷,期盼已久的阳光照在身上却没有温度。
施氏满眼的欣慰,她从来没有如此安心过,对着国经堂外的四方天空长长舒了口气,手上拨佛珠的速度也慢了很多。
沈尽欢终于又稳稳踏在了帝宫之上。
眼前的场景和前世相似,她几乎可以重现燕帝说的话。
但进去之前,还得过了邵尘这尊大佛。
从回来到现在,好像没有对邵尘做过什么缺德事。
除了当着他的面说了一次坏话,偶尔顶撞了几句......那也是不痛不痒的,一个七尺男儿总不会这点小事还要记仇吧?
前世不懂事也是前世的事情,怎么今世处处针锋相对的人换成他了?
邵尘本欲对她道声喜,却看见她眼中对自己的畏怯,便生吞了喜词,换了个说法:“沈姑娘得偿所愿,恭喜。”
“......”沈尽欢微笑着对上他的眼睛,重重点点头。
当然欢喜,不欢喜早跑了。
“说起来,本王还差点成了姑娘仕途的拦路虎,真是惭愧。”邵尘低头道。
沈尽欢真想把邵尘的榆木脑袋摘下来敲个稀巴烂。
瞧着邵尘面无表情冷嘲热讽的样子,沈尽欢打心眼儿里不甘心,恨不得上去问个清楚。
见沈尽欢吃了闷亏,陆生良上前将她往身后一护,笑言对邵尘轻声道:“殿下,您要去山顶瞧瞧。”
一说邵尘小心眼。
二来有勉励开导之意。
在损人方面,果然还是陆生良更在行些。
邵尘也不知道听没听懂,沈尽欢见他片刻没耽误地对陆生良作揖:“陆大人之言,元玺定谨记在心。”
沈尽欢愣了一会,才反应过来元玺是邵尘的表字。
【作者有话要说】
“青蚨”是传说中可以带来金钱的昆虫;形状像蝉,卵附在树上、草叶上。
少府这一机构直白来说就是帮皇家管账的,所以给他私人定制的令牌用“青蚨”我想也符合意思。(因为真的没搜到相关资料T-T,全靠想象力)
第72章 金舍利
沈尽欢留在了宫里。
李靖瑶将之彤和王依妍都安排进了少府跟着照顾。回到府中少了几个人, 心中不免空落落的。
陆生良和她保证会将沈尽欢治好,在两年里护其周全,她信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卡卡小说网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