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卡卡小说网 > 其他 > 女人慈禧 > 第114章完结

众人噤若寒蝉,连大气也不敢出。/r+u\w!e+n¢.·n+e,t′

慈禧平静地说:文宗(咸丰)无次子,今遭此变,若承嗣年长者实不愿,须幼者乃可教育。现在一语即定,永无更移。我二人(两太后)同一心,汝等敬听,则即宣旨!

众人出乎意料,大为吃惊。

35岁的醇亲王听说要立自己的儿子,面无人色,一下子栽倒在地上,连连碰头如捣蒜,继而痛哭失声,然后就昏倒在地。

众人上前搀扶,又是捏人中,又是捶背。七王爷终于醒了,但仍旧大哭。众人扶着他,仍然一再倒地。

2

醇亲王的昏厥,无济于事。西暖阁的混乱,很快化为乌有。

圣旨如山倒。宫中立即忙乱起来。

西暖阁会议结束大约一个小时,大臣潘祖荫、帝师翁同龢就拟定了一道懿旨和一道遗诏,立即赶往养心殿,面呈太后。

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夜,狂风呼啸,黄沙飞扬。

慈禧稳坐养心殿,不肯片刻耽误,立即派出一队亲兵,前往西城醇王府。¨微?趣-小?税, `哽·薪,醉\全*

领队的孚郡王,高声宣读两宫太后的懿旨:

钦奉慈安端裕康庆皇太后、慈禧端佑康颐皇太后懿旨:

皇帝龙驭上宾,未有储贰,不得已,以醇亲王奕訢之子载 ,继承文宗显皇帝为子,入承大统为嗣皇帝。

俟皇帝生有皇子,即承继大行皇帝为嗣。特谕。

刚刚4岁的小载湉,此时还在睡梦之中。他被一群身着五颜六色服装的人叫醒了,糊里糊涂地穿上了一身从来没有穿过的黄色衣服,闹哄哄地被众人簇拥着,热热闹闹地被从没见过的媚笑包围着。小孩子的脸上依然挂着眼泪,不明白周围发生的一切。

然后,众人一齐跪伏在地,山呼万岁。

小载湉被陌生人抱着,非常无助,但一切都不可挽回了。他大声地哭喊,不停地哭喊。

路很漫长,夜也很漫长。小孩的哭声和寒夜的风声,在这冬季的深夜时分冷冷地萦回在京师的上空。

就这样,众人将幼帝抱进八乘黄轿,紧张而又隆重地迎入了紫禁城。^精~武.晓?说*网· ·已!发_布¢蕞`新-章*洁`

翁同龢这样写道:

寅正一刻,闻呼门,则笼烛数百枝入门矣。

余等通夜不卧。五鼓出。

两宫皇太后自然也是通宵不眠。

小载湉的黄轿接进了养心殿,近侍掀开帘子,发现小皇帝正在轿内酣睡,脸上泪痕未干!

众人将熟睡的小皇帝弄醒,簇拥着太后,拜见同治皇帝的遗体,顿时,宫内一片哀哭之声。然后,扈从大臣遵奉两宫太后懿旨,拥立小载湉到大殿即皇帝位,这位小载湉就是光绪皇帝。

宫廷中忙碌着同治皇帝的丧事和新皇帝的登基大典。

慈禧太后沉着冷静,这个时候,她却在考虑如何着手第二次垂帘听政。

第3天,礼亲王世铎领衔上奏,奏章的核心意思是:皇帝尚在冲龄,一切应办事宜,唯赖皇太后亲加裁决,庶臣下有所禀承。俟奉有谕旨,再将垂帘章程,悉心妥议具奏!

一句话,就是让太后再次垂帘听政。

这道奏章,当然立即恭呈太后慈览。

八四

精明的慈禧太后,两眼再次放射出夺人的光芒。沉吟片刻,表情淡然的慈禧太后,挥笔批道:

览王大臣所奏,更觉悲痛莫释。

垂帘之举,本属一时权宜。

唯念嗣皇帝此时尚在冲龄,且时事多艰,王大臣等不能无所禀承,不得已,姑如所请。

一俟嗣皇帝典学有成,即行归政。钦此。

王大臣们明白了太后的意思,立即以皇帝的名义,代表冲龄之年的幼君,向太后表示谢忱:

祗承懿训,寅感实深。

因思朕以薄德藐躬,欲承两宫皇太后懿旨,入承大统,诞膺景命。

仰荷大行皇帝付托之重,遗大投艰,茕茕在疚。幸赖两宫皇太后,保护朕躬,亲裁大政……朕实有厚幸焉!

所有垂帘一切事宜,著该王大臣等妥议章程,详细具奏。将此通谕中外知之。

这样,略施小计,慈禧顺理成章地达到了揽权之目的,从此,开始了她的第二次垂帘听政。

不过,慈禧知道,这场政治游戏,才刚刚开始,好戏还在后头,还有一浪高过一浪的风波,正在酝酿着,正张着狰狞的面目等着自己。但是,她很不屑,也很自负,她知道,在这王朝之中,没有谁能与自己抗衡——只有一个恭亲王,他已经锐气全无,五体投地地俯首称臣了。

第二天,慈禧发布圣谕:以第二年为光绪元年。从此,小皇帝载湉,称为光绪皇帝。

两天后,慈禧将大臣潘祖荫、翁同龢奉命拟写的所谓同治皇帝的遗诏,公布天下,主旨说:朕信赖两宫太后,所选新君,深合朕意。载湉仁孝聪明,必能钦承付托,并孝养两宫皇太后,仰慰慈怀。

这样的遗旨,尸骨未寒的同治皇帝真要气得乍尸!

深知宫中险恶的醇亲王几次哭昏在地,但一切无济于事。

醇亲王明白,从此,他再也不能参与朝政了,倒不是因为不能上殿面君,无法叩拜如仪,主要是出言建策,无意之中会冒以太上皇、皇父之威,这自然会惹怒已经成为小皇帝额娘的慈禧太后。醇亲王太了解自己的这位妻姐了,对于权力,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不放过,她还能放过谁?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