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传出后,河北震动,各郡县得到消息后,前往投降的,络绎不绝。!E¨Z-晓?说`旺\ -免¨沸_越·独^
所谓“主义”,就是有这样的魔力,它能起到百万雄兵不能起到的作用。在其他叛军纷纷动用武力屠城掠地之时,窦建德却始终致力于传达价值观。就是这样的差别,让窦建德能够在这么多叛军中脱颖而出。
窦建德曾经抓获了一个隋朝小吏张玄素,一度窦建德想把他处死;但在行刑的当日,却有县城父老一千余人跪在府衙之前,嚎哭流泪,要求代张玄素受刑。这些人表示,张玄素是个清廉公正的好官,这种人都杀,怎么劝导天下人做好事?
窦建德于是将其释放,命他处理司法诉讼,被其坚决拒绝;后来直到江都杨广罹难的消息传来,张玄素才出任黄门侍郎。
此外,窦建德还广纳贤才,宋正本就是在这个时候成为其幕僚的。
该年十一月,不断有祥瑞出现,窦建德遂改年号为“五凤”,改国号为“夏”。
此时,在河北能跟窦建德对抗的叛军头目,只剩下据守深泽的魏刀儿了。′m¨z!j+g?y¢n′y,.?c*o′m`
魏刀儿原是燕国漫天王王须拔的部将,只是王须拔在攻打幽州(守将是罗艺)时,身中流矢而亡。而后,绰号历山飞的魏刀儿接掌了他的部众,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壮大,辗转冀州(河北省冀州市)、定州(河北省定州市)之间,人马达到了十万余众,于是自称魏帝;在河北一带,跟窦建德分庭抗礼。
一山不容二虎,窦建德要怎么对付魏刀儿呢?
第一步——结盟。窦建德仁义豪侠之名天下皆知,魏刀儿当然不知道其中有诈,于是开开心心的跟窦建德拜了把子。
第二步——突袭。魏刀儿自从跟窦建德结盟后,就不再戒备,于是,窦建德趁此机会,发动突袭,将其击破,未几则包围了深泽。此时,魏刀儿的部将将其生擒,出来投降窦建德,窦建德于是将魏刀儿斩首,吞并其众。
窦建德确实三句话不离“仁义道德”,但是,窦建德毕竟不是菩萨,他是个政客。一个政客的“仁义道德”,从来不是真正的“仁义道德”,只是用来当宣传口号的“仁义道德”,一旦利益攸关,也就顾不上“仁义道德”了。?精-武+晓*说¨网\ ·追!嶵′欣_章*劫,魏刀儿这个道理都不明白,也活该他死了。
当然,魏刀儿的部众还有漏网之鱼——有个叫宋金刚的哥们,在上谷一代活动,手中有一万多人,没有固定地盘,后来投奔了魏刀儿。在魏刀儿遇袭的时候,此公就颇是义气的前往救援,只是寡众不敌,为窦建德所破,最后无奈拥兵四千余退保西山。其后,窦建德派人来招降宋金刚,但宋金刚念及跟魏刀儿的友情,不愿归附,甚至一度想拔刀自刎……
讲义气的宋金刚最终没有死成,部下劝住了他。此公会在不久的将来,在隋末的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当然,运气的是,跟窦建德无关……
魏刀儿死后,易州、定州相继投降,只有冀州的曲棱仍负隅顽抗。
曲棱靠啥抵抗窦建德呢?说起来,大家不要笑。曲棱有个女婿,叫崔履行,此人是谁呢?是崔暹的孙子。崔暹大家还记得是谁吧?对了,就是北齐那位跟高澄关系不赖,把高仲密逼反,引发了邙山之战,最后却因为高澄的力保,屁事儿没有就从狱中脱身的那位。崔暹想当年也是个大人物了,但是,很可悲,一代不如一代,到了孙子辈儿,悲剧了——这位崔履行干啥的?招摇撞骗的……好吧,崔履行自称自己有法术,可以让对手不战而溃。更牛的是,曲棱还信他。
朋友们,吹牛是要打草稿的,后世的义和团,也是够能吹的了,他们也只敢说是神灵附体、刀枪不入——至于让对手不战而溃……好吧,也就崔履行了。
不久后,窦建德就攻过来了,崔履行于是对着守城士卒放话,说你们坐着,不要动,别紧张,就是对手攻过来了,我也有办法让他们自相捆绑双手。
当晚,崔履行就登上了高台,开始焚烧符咒,口中念念有词,无外乎“天神大帝护佑、急急如律令”之类;祭奠天神完毕,他又穿着麻布丧服,拿着手杖,登上城楼——干啥呢?哭,而且是放声大哭……一边哭,他还要求妇女同志登上自家屋顶,向四周掀动衣裙……
窦建德的攻势渐趋猛烈,曲棱看崔履行装神弄鬼半天,啥效果也没有,终于坐不住了,想要发兵抵抗,结果崔履行死死拉住了曲棱的手,要求老丈人相信他。
再然后呢?那还用说?窦建德的部队轻松破城,至于崔履行同志,到了此时,还在那里哭个不停呢……也亏他这幅好嗓子,没把嗓子给哭哑了。
城破之后,窦建德召见了曲棱,大加赞赏,表示你是忠臣,然后对其大加优待,并任其为内史令。
魏刀儿死了,魏刀儿的地盘,也拿下了,接下来,窦建德要对付的,就是把魏刀儿的老大都给干掉了的幽州(今北京)总管罗艺。
罗艺在民间名气很大,《隋唐演义》中,他是罗成(十八条好汉之一,行七,秦琼的表弟)的老爹,在《说唐后传》中,他又是扫北王罗通的爷爷。当然了,民间传说终究只是传说,罗成和罗通都是虚构人物,罗艺本人也没有那么传奇,跟秦琼更是一毛钱关系没有;但是,至少有一点,民间说的不错——罗艺很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