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见世崇游佚,俗尚奢华,非所以有卧薪尝胆、报仇伐叛之志者。¨兰`兰·蚊\血¢ ¨醉.芯!漳\洁?埂-新*筷*
故使贼寇随息随炽,海宇瓜分,人民涂炭。
乞陛下革其弊、杜其源,以胡寇为心,宗社为念,激官励民,朝夕惕虑,则下风自靡,国势其有不振,请治臣罪,以谢公私。
晋帝纳其奏,奈习俗已久,不能改革。
然璞议论朝事,虽多匡益,但素性轻忽,不务威仪,嗜酒好色,朝士不甚钦重。
友人干宝常诫之曰:“君规晋弊,数多进言,且自贪杯恣氵?若此,恐非适性之道也。
”璞曰:“吾所受有本,用之常恐不得尽。
卿乃忧酒色之为害乎?吾之终身不在此上耶!”性复如故。
后人有诗叹曰: 东晋高明士,无逾郭景纯。
堪舆宗异代,课卜继先神。
觑空知帝出,屈指辨亡兴。
惜其居乱世,阻逆竟亡身。
时天下河北、中原、荆广等处,皆无宁日,惟江东差安,川蜀无事。~e/z\k!a/n.s`.!c?o?m+
成主李雄虚己好贤,随才授任,官司称职,民皆乐业。
有太傅李让调燮于内,少保李凤招怀于外,刑政宽简明决,狱无滞囚,兴学校,课农桑。
其赋民之役,男丁岁出谷一斗,女口只一半,有疾者又半之,每户绸绢不过数丈,棉花数斤,赋款既少,役又轻。
故此民多富实,新附者给复除免,年谷屡登。
乡无盗贼,鸡犬罕惊,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矢是朝无威仪,爵位滥溢;吏无禄秩,取给于民;军无统摄,纪律不严,此其所以短也。
晋之梁州界于成国,成人并无侵凌,民甚相和。
自前张光与杨难敌战死之后,晋以任愔为梁州刺史,愔念光忠,乃与应詹言于王敦曰:“张光在汉中,能兴微继绝,威震巴汉,蜀寇不敢犯。
后值中原倾覆,外无救援,被贼所扼,厉节不挠。
宜加追赠,以慰忠魂,其子张迈合赐荫袭。
”王敦具表于朝,元帝准奏,谥光为关内侯,以其长子张迈复为梁州刺史,代回任愔。_d.i.n/g.d`i-a_n/s¢h!u.k¨u\.?c.o/m?
迈至梁州数月,军事未整,仇池寇杨难敌之侄杨留侵郡。
张迈欲报父仇,乃举兵亲往征剿,反被杨留伏于山隘射死,没者五百馀人。
州中僚佐权推光侄张咸以职掌迈兵。
咸即起兵,出其不意,袭杨留杀之,以报迈仇。
杨难敌知之,统苗兵五万,与杨留报仇,直趋梁州。
咸以新立兵微,思难与敌,求救于晋,又虑远不济应,欲借兵于邻郡。
恐无人肯来,正将徙避贼锋,其嫂迈妻王氏曰:“州人以张氏德泽深厚,故乃立叔,冀与共保终始。
今贼已近,将欲徙去,不惟轻弃国土,且恐被其追获,亡宗负民,恐非善策也。
”咸曰:“嫂甚是良言。
但今众寡强弱之势立见,若不如此,进退两难矣。
”呻吟半晌,乃曰:“嫂归,吾有所谋,可以守保也。
”乃致书遣人归款于成主李雄。
使入川,至成都送上书币。
成主见咸以梁州投降,心中大喜,即差大将徐举将兵五万,北救梁州。
杨难敌围城十日,不能成功,反伤兵士数千。
探得成兵来救,乃撤兵退回仇池而去。
张咸遂亲自入蜀拜谢成主,成主复命张咸为梁州太守,不题。
北汉始安王在长安,闻道张咸以梁州归成求救,乃怒恨曰:“这厮不来求救于我大国,反又归投小邦。
吾当征而取之!”即日具表上平阳请旨。
汉主见奏,聚文武共议下诏,尚书范隆曰:“关中兵马虽有梁地崎险,密迩于成,彼必来援,一致构怨,恐为仇敌,脱有不如,须动大兵前去。
且朝中自诸老臣去后,少人谋议,故此日前刘畅攻取汝阴,反致挫衄,至今未得报恨。
此诏未可即下。
闻知石勒、曹嶷俱有异心,思欲自霸,勒有张孟孙、徐普明为助,必不可召。
宜发诏往青州宣曹嶷入朝为太傅,使兼司马,以总兵柄,还可制服邻国。
”汉主曰:“朕亦知其久怀不臣之心,召回者是也。
”乃降诏至青州征嶷。
曹嶷见诏,请夔安至广固,集众计议曰:“吾因靳准、王沉弄权,曾暗归江东,奉表纳款于晋,受封广饶侯之职。
今汉主又召吾为太傅,去则失信于晋,不去则失礼于汉。
朝东暮西,非大夫之所为。
君等以为何如?”参谋夏国臣曰:“东西皆不易可去者。
今若西回,则有韩信鸟尽弓藏、兽亡狗烹之叹;设若东就,亦恐有李斯牵黄耳游上蔡之嗟。
且今三齐全属君侯,若临河置守,阻海设险,退可以自守,进可以争并。
昔人所谓百二山河之地,自姜至田,据守八百馀年,将军坐此,岂不世享富贵乎?今且上表,虚言有疾,不能拜赴大恩,容痊之日,即便入朝,以效犬马之劳。
”曹嶷从之,修表上平阳谢职。
使至朝中,汉主谓众臣宰曰:“曹嶷坐镇全齐,睥睨觊觎,不奉朕诏,如何处之?”范隆曰:“今当再行诏书,责其违诏之过,言既有疾不能入朝,宜先付粮银各十万,以赴皇京,应给征讨军需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