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诏与睿曰: 朕以冲幼,纂承鸿绪,未能枭殄夷凶,奉迎梓宫,枕戈烦冤,肝胆抽裂。`晓/说^C′M\S· +唔*错~内.容`
前得魏浚表,知王帅先三军已据寿春,传檄诸侯,协齐威势,想已渐进将达洛阳。
今凉州刺史张轨乃心王室,连旗千里,兵已到陇,梁州守张光亦令巴汉之兵屯于骆谷,骁勇云集,将欲恢融六合,奈未有总摄,勿克奋举,筹思主之者,其在王也。
今拜王为东路统制,维持晋室,宜当追踪康光,以隆中兴可耶。
瑯琊王司马睿见诏,北向涕泣而哭。
即日具表,差使臣上长安贺帝,下令祖逖、周顗谨守边关,严备江淮。
晋愍帝得表,以为瑯琊王有经略中原之心,遂移檄各处,集兵积粮,以图恢复洛阳。
有人将此消息传上平阳,与北汉知道。
汉主刘聪乃召诸臣议曰:“晋立愍帝,欲图恢复。
知吾刘曜、石勒新下洛阳,尚在中州,恐其先事山右,亟宜备之。
且关家、呼延兄弟皆丧,必须召回曜、勒,免被晋侮。/2^叭+墈·书/王′ +庚.辛!最-全-
”姜发曰:“陛下所见亦是,彼虽未即动兵,吾亦取回始安王等,别有用处。
”汉主乃下诏宣召二人。
石勒上表,以为祖逖屯兵寿春,吾等未敢妄动,推故不赴。
又以书与刘曜,劝其西还,以备晋兵。
刘曜得诏,又见勒书,乃留赵固督兵一万镇洛阳,回书与石勒,留兵许邺共援赵固,自率大兵五万,径回平阳,入朝拜贺。
汉主慰劳已毕,乃赐坐,与众议曰:“朕父子并诸故旧大臣,用尽心力,历数十年争战,方能克取洛阳,意欲再平幽并,夺取关中,以成一统之业。
不期司马业又立,反檄各镇,要复晋家天下,倘一被其取转,则我汉兵半世辛苦,到此又成虚话矣。
诸卿有何战守良策,各宜陈之。
”姜发曰:“晋帝初立,虽举此意,兵亦未易卒合。
且江东有兵,又只惯于舟船,弓马非其所便。¨k`e/n`k′a*n*s+h·u′.¢c¢o^m/
河西幽并各大镇诸侯,各怀自霸之心,勤王赴难尚然趑趄,况调使征战,肯即至乎?但雍梁、关中、秦陇尚有强兵数十万,将为吾患,若使乘其初立,得一良将,帅兵径趋长安,捣其巢穴,倘获克取司马模,则西北悉皆宁矣。
”汉主曰:“石勒兵雄,见在许邺,镇压中州,不可轻调,以起南兵之瞰,王、关宿将,威能骇晋,又皆丧矣。
朕思英雄非昔,何可远出长安,而徼难建之功乎?”只见始安王刘曜大言曰:“旧将虽然亡过数十员,后进英雄亦不少,大兵全盛,锐气正强,何须过虑?臣虽不才,愿提一旅之师,直捣长安,保为复擒晋之君臣,以绝后患。
”后人看到此处,以为晋之君臣虑浅,庸才初立,即欲颁诏恢复,反先惹出祸苗,以致长安不得安宁。
有诗一首叹曰: 晋室君臣智欠深,一枝未稳妄征兵。
诏书才出先招祸,酿得关中不太平。
第九十七回 刘曜一打长安城
晋愍帝建兴元年,汉主刘聪嘉平三年,成主李雄建平十年,北汉主闻知长安再立晋帝,要图恢复,乃先议以兵挠攘长安,虚其根底。
当有龙骧大将军刘曜,愿将兵马侵晋,汉主大喜,即授曜为征西平晋大元帅,以姜发为行军谋主,姜飞、关山为前部,刘景、关心为中部,老将黄臣、黄命为后部,率领二十员新将靳文贵等,引兵十万,差世子刘灿为监军,刻日离平阳,直望长安而进,所过州县,望风归附。
飞檄报入长安,南阳王听言大惊,奏知愍帝,帝聚众官议曰:“朕今冲幼,蒙卿等推戴,立为晋君,以主宗社,坐犹未稳,汉寇又至,事将奈何?”司马模曰:“臣受先帝所托,聚兵关西,已得大将淳于定、淳于安、吕毅、胡崧、陈安、张春、王因,又有旧将糜晃、雍将梁综、梁纬,大兵数十万,足可以退贼,陛下不必忧虑。
”亲将长史都尉陈安曰:“今仆射索綝、治中鞠允、征西将军贾疋俱往各处招兵,趁贼未到,亟差使命四出,催其将兵分头犄角,以张声势。
可令一将把住峣关,汉兵虽有百万,亦不能飞过此处。
再着一兵守住蓝田,则长安稳如泰山矣。
”南阳王、愍帝听言大喜,问于陈安曰:“谁人可去把守峣关?”安曰:“诸将要在此处操兵备战,只须副将军王因,带人马五千前去,将各处小隘口叠断,足可守矣。
”南阳王重赏王因,令其连夜疾发,把住关津。
因至关,命采木石,将要处尽皆塞闭,只留关上大道,严设鹿角,以兵大张旗帜,列栅守住。
汉帅刘永明引兵连旗数十里,坦然而进,将至峣关,探子回报:“关上有兵守把,不容我过。
”刘曜听说,下令住扎,自与姜发带众将乘马去看。
只见山关峭壁嶒嶙,走兽亦难驰越,隘路上旌旗布满。
曜曰:“此关若是之险,守将如此之严,飞鸟亦不能过,况于兵马乎?”姜发曰:“且自打听关将智勇如何,又作道理。
若是勇夫,则以言激战,用奇计破之;若是智士,则以诡道绊而取之。
一面令人访拿土人,脱有能知小径者重加赐赏,使为向导,或可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