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您想卖多少银两?”
老太太道:“我不想要那么高,再讲价,太麻烦,就卖六百五十两。-p′f·w^x¨w`._n?e/t\”
“嗯,这个价格不贵,你这宅子装修确实不错。”
说到装修,老太太有话说,“每一件都是我自己看的,用的都是好东西,自己住,也不能糊弄,谁看都能相中,实话说,我们还有别的宅子,岁数大了,就要搬去和儿子一起住,这才忍痛卖,提到卖,我还舍不得呢。”
“嗯。”她放下茶盏,问道:“那奶奶这宅子的房契地契都是谁的名字?”
“是我家老头的名字,他上值去了,我们家里都同意卖,你们放心吧。”
“那我能看一眼吗?”
“行,我拿给你。”老太太去正房取,她俩便跟过去,看看正房。
老太太在柜子里翻出契约,递给她。
她浏览了一遍,房契地契都是真的,老太太还给她看了户籍,产权没有任何问题。
“奶奶,您家具都留下吗?”
“不留,一样不留,我这些东西价格都不便宜,如果买主要留家具,可以加钱。_三·叶,屋, ,更¢新!最¨快?”
这宅子之所以打眼,就是因为家具,家具都不留,肯定会影响成交。
“奶奶,您要是家具一样不留,可能就卖不上你要的那个银两。”
“你先卖着,降多少价格到时候再说。”
这样说的房主最后都很难讲价,作为房牙,并不是要压房主的价格,只是需要知道房主成交的区间,才能在带客户的时候做好铺垫。
如果房主能议得多,那么可以铺垫客户,相中可以谈,是好的谈价时候,如果是议得少,可以铺垫客户房主不讲价,只能尽力谈,这样客户心理预期不一样,才能提高成交,“那您能破六百两吗?”
81 第81章 独家协议
◎包括你自己也不能卖◎
老太太听后,声音都大了,“破六百两,那不可能,差太多了,最多三十两,再多我就不卖了。*x/s~h·b-o?o!k/.\c?o-m′”
沈意问出的价格也不是随便问的,身为房牙,评估价是最难的,需要对大量房源,户型,房龄,装修等等综合评出,因为二手每一套现状都不一样,要做到贴合市场成交价及其不容易,这些都是需要本身超多经验的积累。
她虽然从业多年,也不能保证没有看走眼的时候。
问出的价格预估比成交价低一点点,初步试探老太太的心里价位,从老太太的反应来看,还能有议价空间,不过不多。
“嗯,那我知道了,奶奶您这里一般什么时间看宅子方便?”
老太太道:“随时都可以,我天天在家,敲门就可以,不过我卖宅子不想周围邻居们知道,敲门时别说来看宅子。”
“行,没问题。”
沈意把需要记的信息都做好记录,便从老太太家离开。
出来以后,汪蓉蓉道:“她价格还可以,要不要签独家?不签独家容易像大业坊一样,就白忙了。”
“还不是时候,和房主熟悉度不够,得取得房主的信任才好谈独家的问题,另外需要带真实客户来踢一踢,家具没有,只剩空屋子,这个价格还是略高了一点,并不是很优质。”她给出自己的意见。
“听你的,那老太太我可拿不下,一看就不好打交道。”
两个人一上午一个里坊也没走完,房源不是一时半会能统计完的,就回牙行吃午饭了。
灶房大娘今日包的香菇猪肉馅的包子,搭配海米萝卜丝汤,最近因为卖得不好,家园居中午也没有两个人,灶房大娘预估不足,一个人分一个包子都不够。
大娘急得一头汗,饭也没有,面也没有,菜也没有,后来实在没辙,出去买的馒头,凑着咸菜和汤,让大家对付一口。
下午两个人接着跑盘。
这个时候,才加深了沈意对这个社会的了解,什么样的宅子都有,怎么盖的都有,二手才是真正见证了城市的发展。
快走完里坊的时候,恰好看到一个中年男子在门口贴出卖。
沈意走过去问道:“大哥,您宅子要卖啊?”
中年男子停下动作,转身看过来:“卖,你要买?”
“不是。”她解释着:“我们是牙行的房牙,看到您贴出卖就过来问问,您这宅子,我们牙行能卖吗?”
中年男子思考了一瞬,“能,只要卖了就行,谁卖都能卖。”
“那我们能进去看看吗?”
“进。”中间男子打开大门。
是一个小宅院,没有客座,西边是敞棚,估计之前应该是有马或者驴之类的,拴在敞棚里。
东边是灶房,打开门以后,随着门的震动,便有灰尘掉落,目之所及灶台上,锅盖上,积了厚厚的油垢,橱柜的门子也掉下来一半。
窗户和门边的墙上,可能是炒菜的时候通风,油烟随着风出去,油渍落了灰尘已经变成黑色,上面还挂着灰嘟噜,能闻到浓郁的类似麻辣烫之类使用的佐料的味道。
出来进入正房,两间屋,串糖葫芦户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