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会结束之后,
董卓指使司隶校尉宣璠以灾异为由,策免了太尉黄琬、司徒杨彪的三公职位。′咸,鱼/看¨书- ?追!最~芯′璋_踕?
令卫尉王允进为司徒,荀爽仍为司空,董卓自领太尉一职。
自此,
迁都长安一事无人再敢反对,背地里却是骂声一片。
皇宫。
虎贲将军王越、黄门侍郎荀攸齐聚在却非殿,静静的等候着刘辩的诏令。
“董卓为了迁都长安,连三公都废了两个,可见董卓迁都的决心。”
“现在雒阳城内人心惶惶、百官敢怒而不敢言,公达,是时候联络朝中的有志之士了。”
顿了顿,
刘辩若有所思道:“侍中种辑素来与董承、杨定来往亲近,公达先不接触此人,以免泄露行踪。”
刘辩口中说的‘有志之士’,就是荀攸之前举荐的议郎郑泰、长史何颙、侍中种辑、城门校尉伍琼。
历史上的荀攸与几人合谋诛杀董卓,计划才刚刚制定完善,转头就因为有人告密而被抓。
黄门侍郎荀攸锒铛入狱,长史何颙畏罪自杀,议郎郑泰出逃袁术,侍中种辑却安然无恙。
显然。
侍中种辑极有可能是告密之人,董卓才能洞悉荀攸的全盘计划!
刘辩为了确保计划万无一失,自然是要防备一二。.求′书+帮, ~追′嶵,鑫~璋-结.
“喏。”
荀攸虽然不明白刘辩为什么单单要将侍中种辑排除在外,但还是明智的选择了不问。
“等等。”
“司徒王允素有名望,又是王婕妤的父亲,公达可以去探一探此人的口风。”
“司徒,王允?”
此话一出,王越脸色大变,急切道:“陛下,此人乃是董卓的心腹之臣,断不可信啊!”
就连荀攸也是沉吟片刻,拱手道:“陛下,臣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
“王婕妤并非是司徒王允的嫡女,而是王允的养女,此人深得董卓的信任,委以重用。”
“先前陛下让臣不要接触侍中种辑,以防计划有漏;可陛下让臣去试探王允,难道就不担心他会泄密吗?”
王婕妤。
司徒王允对外宣称是自己养在乡下的嫡女,可这层身份根本就不值得推敲。
其实王婵根本就是王允收养的义女貂蝉,用来代替自己的女儿入宫为妃。
只因为王允是董卓的亲信,百官迫于董卓的淫威,无人敢捅破这一层关系。
眼看陛下如此看重王允这个外戚,荀攸这才斗胆道破这一层关系,以免影响了天子的判断。
“哈哈哈哈...”
“公达多虑了,王婕妤的身份朕早就知晓。,小?税_宅^ ¨最!欣*漳*结+哽^芯?快`”
“朕之所以让你去探王允的口风,并非因为他是朕的外戚,而是因为他是太原王氏。”
流水的皇帝,铁打的世家。
刘辩从来都不奢望王允这些人能够为国尽忠,但刘辩赌他们一定会为了自身的利益,推翻董卓的暴政。
这就是人性!
刘辩让王越在雒阳街头散布童谣,就是为了让董卓有借口迁都,继而将董卓推到世家的对立面。
如此一来,
有自己这个天子高举正义的旗帜,这些世家必定会倾囊相助!
“嘶!”
饶是智计百出的荀攸,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天子下的每一步棋,都恰到好处!
更是有着洞彻人心的眼光和城府,将世家与董卓玩弄于股掌之间,当真恐怖如斯!
“额...”
“公达,你听懂了吗?给我讲讲。”
王越看着荀攸惊愕的表情,显然是明白了天子的计划,只有他听得云里雾里,一脸懵逼。
“王师日后便知。”
荀攸对着王越淡淡一笑,随即向刘辩一拜,转身离开了大殿。
-------------------------------------
司徒府。
灯火通明。
王允作为三公之一的司徒,又是董卓最为倚重的心腹,迁都的事宜自然落在了他的头上。
各种繁杂的事宜让王允心烦意乱,弹劾西凉兵肆虐京师的奏疏更是让他头疼欲裂。
“老爷。”
“黄门侍郎荀攸送来拜帖,正在府外等候召见。”
“黄门侍郎,荀攸?”
“他来做什么?”
王允从堆积如山的案几上抬起头来,布满血丝的眼中闪过一丝狐疑。
荀攸向来与他没有来往,怎么会在深夜上门造访?
“请他进来。”
王允有些烦躁的挥了挥手,继续俯首于案前。
少顷。
荀攸就在下人的带领下来到了王允的面前,拱手作揖道:“下官黄门侍郎荀攸,拜见王司徒。”
“荀侍郎。”
“你深夜突然造访,可是得了陛下的旨意?”
听到荀攸的声音,王允搁下手中的朱笔,笔尖悬在未写完的奏牍之上,语气中带着几分疏离。
荀攸笑而不语,王允暗自蹙眉。
“你们先下去。”
王允先是挥手让左右的近侍退出去,继而转入到内室,沉吟道:“此地只有你我二人,荀侍郎不妨有话首说。”
“素问王公博学多才,满腹经纶,下官今日读《战国策》奇策一篇,对王母倚门而望的典故有所困惑,特来向请王公赐教?”
王允一怔。
荀攸素来与他没有交集,就算有疑惑之处也该询问司空荀爽才对,为何会找他解惑?
问的还是与儒家思想背离的《战国策》?
等等!
王母倚门而望的典故?
王允仔细的回忆了一下这则典故。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派乐毅讨伐齐国,很快攻下了齐国都城临淄。
齐王仓惶逃走,逃到了营城。
王孙贾身为齐王的近臣,因找不到齐王而回家。
家中母亲质问王孙贾:“燕兵来了,你为什么不保护齐王?”
王孙贾答曰:“我不知道大王在什么地方。”
母亲非常生气,说:“你每天回来晚了,我都会在家门口等。你身为大王的近臣,却找不到自己的君主,你还有什么颜面回家?”
王孙贾羞愧不己。
于是,
得知齐王死于楚将淖齿之手,王孙贾在齐国街市上振臂一呼,率领众人杀死了楚将淖齿。
荀攸看似在询问典故的意思,实则是以典喻人。
“王孙贾为齐湣王侍臣,食君之禄,为君尽忠,此为一段佳话,公达有何不解?”
王允深深地看了一眼荀攸,试探性的回了一句。
“好一个食君之禄,为君尽忠,不知王公可愿效仿王孙贾,为国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