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大人,慎言!”
身后。^k¨a·n?s¢h.u·h_e,z_i_.+c·o*m·
黄门侍郎荀攸快步来到丁管身边,低声提醒道。
“公达!”
“如今董卓专权,祸乱朝纲,天子蒙尘,百官明哲保身,汉室将亡矣!”
丁管看着自己的女婿,神情悲愤。
“泰山大人之言,攸倒是有不一样的看法。”
黄门侍郎。
隶属少府,
为皇帝近臣,负责公文转达,引王入座,能够自由的进出禁内。
今日的朝会,
荀攸就站在刘辩的身边,暗中观察着刘辩的一举一动。
“哦?”
“公达有何见解,说来听听?”
丁管收敛起悲恸之心,询问起荀攸的看法。
荀攸,荀公达。
出身颖川荀氏一族,祖父荀昙,官至广陵太守。
父亲荀彝,任州从事之职。
世人皆道荀氏一族出了一个王佐之才的荀彧,却鲜有人知道荀公达的才智不输荀彧。
丁管作为荀攸的岳父,自然清楚女婿的智慧。
眼下荀攸对于今日的朝会有不同的看法,丁管自然是洗耳恭听。
“泰山大人以为,董卓何许人也?”
“董卓一介西凉匹夫,却是狼子野心,乃国贼也!”
“不错。”
“董卓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他以武力把持朝政,文武百官皆是敢怒而不敢言,明哲保身。!搜+嗖_暁`说¢网_ ¢毋,错^内-容¢”
“但是,今日泰山大人却是当众向陛下弹劾董卓,无疑是将陛下架在了火上,令陛下进退两难!”
“若非陛下随机应变,用相国之位转移了董卓的注意力,只怕泰山大人己经身首异处。”
“什么?”
“陛下竟然是为了救我,才不得己将董卓封为相国?我…我有罪啊!”
听完荀攸的分析,丁管只感觉羞愧万分,无地自容。
“泰山大人不必介怀。”
“以董卓的狼子野心,即便今日不封相国,他日也会自请为相国的。”
荀攸这话倒不是为了宽慰丁管,而是基于帝都的形势和董卓的野心作出的判断。
“公达。”
“那依你来看,陛下纳妃又有什么深意?”丁管继续问道。
“泰山大人。”
“对于陛下纳妃这件事,我也有些看不透,或许是为了藏拙?”
荀攸有些不确定。
荀攸再聪明也是身在棋局中,不可能像刘辩一样,知晓未来的历史走向,自然猜不透刘辩的心思。
不过。
荀攸通过这一件事情,却是看到了刘辩的城府与智慧。
或许。
汉室的气运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s·h`u*w-u-k+a*n¢.`c?o?m!
-------------------------------------
长秋宫。
皇后的寝宫。
刘辩在结束了朝会之后,就迫不及待的来找皇后唐姬。
一来是给所有人一个错觉,让人以为刘辩为生色所累,继续迷惑董卓。
二来是为了向唐姬解释纳妃之事,以免唐姬因此而心生不满,从而影响到自己的全盘计划。
“皇后。”
“如今董卓把持朝政,朕想要拨乱反正,唯有出此下策。”
现在唐姬己经是名正言顺的皇后,刘辩将朝会之事如实相告。
“妾身晓得。”
“只恨舅舅他引狼入室,要不陛下何至于此?”
唐姬明白刘辩的良苦用心,
想到这一切都是大将军何进导致的,不由得悲从心来。
但凡何进这个大将军靠谱一点,刘辩都不会沦落于此。
“无妨。”
“天要欲其亡,必先任其狂!”
“暂且先让董卓得意一阵,等朕积蓄好力量,便是董卓的死期!”
刘辩顺势将唐姬抱在怀里安慰。
“天要欲其亡,必先任其狂!”
唐姬却是低声的呢喃一句,抬头看着这个与天子长的一模一样的假皇帝,竟是觉得假皇帝要比真皇帝更适合眼下的乱局。
“皇后。”
忽然。
刘辩贴在唐姬耳边说了一句,一根长长的暗器顶在了唐姬的身后。
“呀!”
“陛下,房事虽好,还是要节制啊。”
唐姬惊呼一声,娇羞迎合刘辩同时,还是温声提醒道。
“别脱。”
“朕要的就是皇后!”
唐姬本欲脱去身上的凤袍,却是被刘辩给拦了下来。
-------------------------------------
相国府。
董卓在回到自己府邸第一时间,就让人把早早准备好的相国匾额给挂了起来。
看着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相国”二字,董卓忍不住大笑起来。
如今。
朝堂的局势己经基本被他掌控,他如愿以偿的被天子拜为相国,统率百官。
按照这个趋势下去。
他董卓未尝没有机会,尝一尝坐龙椅的滋味。
“相国。”
“我听说陛下想要纳吕布之女为妃,你却拒绝了?”
这边。
得知朝会全过程的李儒,马不停蹄的来找董卓。
“不错。”
“奉先有万夫不当之勇,手中又握有并州兵马大权,前翻才刚刚投靠本相,本相自然不能让他跟皇帝走的太近。”
董卓对于李儒这个谋士女婿,还是相当的信任,首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唉。”
“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吕布本就是新降之将,心中难免会有些顾忌,相国又当众否了吕布,只怕吕布会因此而心生间隙。”
李儒同样不担心刘辩这个假皇帝。
因为一旦刘辩的假身份曝光,最先遭殃的就是刘辩。
所以。
李儒也不认为刘辩还能掀起什么风浪。
但是。
吕布的勇猛可谓是天下第一,这样一员猛将决不能让其倒戈。
“他敢!”
听到吕布可能会因此心生嫌隙,董卓顿时怒目丛生。
“相国。”
“窃以为,当提拔吕布为右中郎将,加封都亭侯,以示相国对他的器重与信任。”
李儒见董卓面色不悦,连忙将劝谏的话收回来,改为对吕布的封赏。
“哼!”
“一个新降之将罢了,谅他也不敢造次。”
董卓先是冷哼一声,到底还是默许了李儒的提议。
“等等。”
“文忧,今日朝堂上杨彪突然谏言,谏言某孙女为天子妃嫔,此间可有诈乎?”
“相国勿虑!”
李儒只是淡淡一笑,颔首道:“以在下观之,杨彪应该是担心相国再行废立之事,想要以此来稳住帝位。”
顿了顿,
李儒接着躬身一拜道:“杨彪此番虽是无奈之举,却是天助相国,只要董妃怀有龙嗣,相国就可兵不血刃的取缔汉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