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宴(一)重修
转眼间,半月过去。?*天/禧|\小·=说§@网$ ,;追-\最?新%章?-节§#3永安帝与皇后,未再对顾冉施惩,以示警告。日子难得风平浪静,却又因一场暮秋家宴,波澜再起。筵席摆设在暮秋山的秋苑中。红枫是这里唯一的景象。漫山红遍,层林尽染1。顾冉一出马车,便为眼前的艳丽景象惊叹,不由得向前踏出半步,就被沈宁紧紧抓住手臂。“跟着我,不要乱走。”闻言,顾冉挽起沈宁的手臂,大庭广众,不畏人言,浅笑着问他:“这样可以吗,夫君?”“甚好。”沈宁扬唇,带顾冉走上铺满红叶的石子路。***说是家宴,顾冉却在宴厅外看到了薛瑞安。薛瑞安仿佛特意等在此处,见二人走近,率先与沈宁寒暄:“王爷,近来可好?”说来也怪,薛瑞安此人,无论是点头,亦或是躬身,都难掩其温雅。音色淡淡,好似春煦。他与沈宁同处一处,更显两人一温一寒。“清闲无事。薛大人如何?”沈宁简单道。薛瑞安笑笑,转眸看向顾冉,发现她的衣袖,竟比普同的稍长一些。他道:“下官近来一样清闲无事。王爷,请。”见薛瑞安侧身相让,沈宁便不再客气,带顾冉走入宴厅。皇亲贵戚的园林殿堂,向来金碧辉煌。这秋苑,却别有一番景象。似是将江南秋色搬了进来,枫叶千枝复万枝2,江桥掩映2,秋意绵绵。三人穿过蜿蜒的玉石子路,走过枫桥,终于到了苑中相思亭。亭内传出阵阵女声,悦耳清脆,莺莺动听。顾冉驻足,女声也戛然而止。迎面,是一位俏丽灵动的红衣女子。“这位是骠骑大将军于鸿天。°比?^)奇?中μ文±网! 于鸿天闻声转眸,还未开口,就被一道如莺歌般的女声抢了言:“你就是那位年轻的宁安王爷吗?”沈宁看向于芷苓:“见过于小姐。”“听说你在徐北一战,直取敌人首级,没想到如此骁勇之人,竟生得这样好看。”于芷苓的直言,丝毫未让人觉得失礼。一旁的于鸿天却严声道:“芷苓,不得无礼!”闻言,于芷苓乖巧福身:“芷苓参见王爷。”许是感受到顾冉频频投来的目光,于芷苓这才面向眼前这位,与自己着装甚似的女子。看到她挽着沈宁的手臂时,于芷苓的眉间,落下一丝失望。殊不知,如此一个微不可察的表情,也被顾冉收于眼底。抽出手来,顾冉先福身道:“相思见过于将军、于小姐。”“相思?”似是想到什么,于芷苓一笑,“这亭子,将好叫做相思亭。”顾冉也是一笑,再次挽回沈宁的手臂。薛瑞安瞧着几人寒暄完毕,正欲请沈宁入亭内,不远处响起一道意含讥讽的男声——“十弟当真是无论走到哪一处,都要带着沈侧妃。”萧梓霁自后方摇扇走来,看到顾冉的衣袖时,便要收扇去挑。沈宁眼疾手快,挡了他的动作:“皇兄。”余光瞥见于芷苓后,萧梓霁撤身,意味深长地道:“沈侧妃这手,行事不便,十弟可要好好照顾着才是。”沈宁道:“臣弟定会。”萧梓霁弯唇:“如此甚好。”薛瑞安本就好奇顾冉衣袖下的葱葱玉指,如此一听,更想去看个究竟。但因此次家宴,由他一人负责,不能出任何差错,见人到齐了,遂唤宫人去请永安帝。`7*k′a¢n-s¨h!u*w,u+.!c¢o.m¨不多时,永安帝携皇后到了亭外。抚琴声起,清冽空灵,暮秋家宴也随之开始。***不知是偶然,亦或是刻意,顾冉与于芷苓相邻而坐。红衣映枫,成了这亭中的如画美景。永安帝不禁出言赞叹:“于将军,你这女儿,倒是生的灵巧动人。疑是人间精灵物,大抵也就是这样了。”肤如白雪,眸若星辰,灵动尽显。于鸿天自知女儿相貌如何,半是承认半是苦恼:“只是这性子,太过好动。” 永安帝道:“芷苓年纪尚轻,性子好动开朗,也很招人喜爱。”皇后也道:“听说芷苓还善音律,琴艺超绝。这样的姑娘,怎能让人不喜。”萧梓霁却不以为然:“母后,这话就不对了。百姓家有句话叫:青菜萝卜,各有所爱。看咱们的宁安王,不就只钟情他身边那一位。”话到此处,众人也忍不住向顾冉看去。若说于芷苓是“动”,那顾冉则更偏向于“静”。非是娴静,而是安静。如果非要将两人的样貌做比较,其实于芷苓更惹人爱。皇后眸光掠过顾冉:“此言不差。沈侧妃也的确是位有才情之人。琴棋书画当中,尤数琴艺最佳。”这种“欲加之罪”一般的夸赞,让顾冉陡生无奈。她何时在外人面前演奏过曲目?这个最佳,又是从何而来?只听永安帝朗声道:“想不到这一方相思亭内,竟坐着两位音律佳人。朕倒想听听看了,你二人的琴,究竟谁的更胜一筹。”对这突如其来的难题,顾冉本不愿接,哪知于芷苓会欣然答应:“芷苓便为大家献一曲秋思,不做比较,只为应今日秋景。”语落,宫人将琴架好。素手拨弦,琴音袅袅,似流水潺潺,也似秋日高阳。轻快自如,暖意融融。指尖下倾斜而出的秋思,不是绵绵不绝的思念,更像分别已久后,再见时的喜悦。琴声如人,婉转的音律,似也染上灵气。看着永安帝频频点头,于鸿天心生自满,余光向沈宁与顾冉看去,发现他们二人未在听琴。沈宁正在顾冉耳边低语,顾冉也听得颇为认真。冷哼一声,于鸿天收了目光,暗怒两人不知尊重。***一曲毕,于芷苓起身回座。永安帝赞声:“满庭诗境飘红叶,绕砌琴声滴暗泉3。芷苓的琴,果真一绝。”于芷苓谦虚道:“是皇上为芷苓准备的琴好。芷苓不过是借着好琴寄秋思罢了。”永安帝擡眉,饶有兴致地问:“你如何判断这是好琴?”于芷苓道:“琴为梧桐木所制,琴弦由乌丝所做,龟纹密集,且琴尾留有焦痕,其音又如昆山玉碎,芷苓认为,这应该是天下名琴——焦桐。4”永安帝展颜:“不错,这正是焦桐。这张琴的制法尤为独特,是由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奇异的梧桐木所做,其音色悦耳不凡,因此闻名四海。你既识得这琴,朕便赠与你了。”“芷苓谢皇上赏赐。”永安帝颔首:“你该谢的,还有一位薛大人。这可是薛大人千辛万苦寻来的。”于芷苓道谢,落落大方:“谢薛大人赠予芷苓这份琴缘。”薛瑞安风度翩翩:“好物赠与有缘人,能为于小姐寻得此琴,下官甚感荣幸。”看着于芷苓被众星捧月,顾冉静观不语,只盼这场突如其来的比试,能就此作罢。怎料皇后很快便将话引到她身上:“芷苓抚琴寄秋思,轻快但不忧愁。不知沈侧妃的琴,又是怎样一种风情?”顾冉心下轻叹,看来是躲不过了。她道:“回皇后娘娘,相思不善抚琴。”一语出,相思亭内冷了下来。皇后脸色不霁。萧梓霁瞧着二人,一边用扇骨轻点桌面,一边意有所指:“是不善抚琴,还是不能抚琴?”顾冉道:“相思今日确实不便抚琴。但传音寄情,不止于丝竹。望一唱相思曲,以助秋宴之兴。”“可父皇想听的是,谁的琴更胜一筹。”萧梓霁看着顾冉,不想错过她的任何一个反应,“你唱一曲,那谁来抚琴?又如何判断,谁才是琴艺超凡?”于芷苓听出这位太子有意为难,故而忍不住问:“太子殿下,您可知‘强人所难’四个字怎么写?”忽然间,空气凝结成冰。于鸿天早已察觉这场筵席非比寻常。暮秋家宴,他这个外人竟可携女儿前来,皇上分明是有意让芷苓嫁入帝王家。坐于桌前的几位贵人,谁都不能得罪,尤其这位当朝太子。谁不愿自己的女儿成为凤凰。他也一样,盼着芷苓嫁入东宫。看到女儿为顾冉出面,帝后二人已然变了脸色,于鸿天担心不已:“芷苓!”萧梓霁转眸,看了于芷苓半晌,才笑得颇为愉悦:“芷苓姑娘这性子,倒是可爱。”见此,于鸿天才松口气。然而,气氛缓和,并非意味着顾冉可以以唱代琴。就在又一番为难到她身上之前,沈宁已然起身,为她解围——“父皇,相思手伤未愈,确实不能抚琴,儿臣愿代相思为之。”永安帝似是知他会这么做,故意问道:“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5。你如何用自己的琴,表述沈侧妃的情之所感?”沈宁道:“如父皇所说,音之起,由心生,但还有一词,音心共鸣。儿臣所奏之曲,正是由相思所谱。父皇何不借着儿臣的音,来听相思的心声?”音心共鸣,亦是心意相通,鹣鲽情深。永安帝再次露出笑容:“好一个音心共鸣!朕便听听你们二人的共鸣。你来抚琴,沈侧妃唱词。”语落,宫人迅速重新架好一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