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核动力纳米机甲
从外形上看,图纸内容的确就是喷气引擎。_x,s+h!a¨n+j~u-e^./c¢o/m!
然而白杨却给予了否认回答。
“赵将军,你也太小瞧咱们国家现在的科学技术,拥有核聚变技术,咱们应该把眼界放得长远一点,单兵喷气引擎对别的国家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军事科技,可对咱们来说,这东西已经落后了。”
白杨自信的说道:“我们要做就做可控核聚变引擎。”
“可控核聚变引擎?!”
赵卫国手中图纸掉落在地,脚步踉踉跄跄的向后退了几步。
能够搞出单兵喷气式飞行引擎,已经算是举世震惊。
白杨竟然要制作可控核聚变飞行引擎。
莫非外骨骼机甲,将会由核聚变充当能量来源。
果不其然。
白杨后面的话,印证了赵卫国的猜想。
白杨将这台外骨骼机甲,暂时命名为和平守卫者。
内部使用核聚变充当能量来源。
如此一来,能源会达到循环不断的程度,无须再安装储存能量的电池。
制造龙城号核动力航母时,白杨使用了一定数量的纳米技术。
接下来的和平守卫者机甲,也将使用纳米材料,充当机体主要材料。25′[?4?}?看·?书?* §)更?新D最)??全¢
“等等,白杨同志你先等等,你说的这些,我听完脑子都快炸了。”
赵卫国大脑嗡嗡作响。
可控核聚变装置有多大,赵卫国亲眼见到过。
不夸张的说,比白杨居住的这间船舱还要大。
如此大的可控核聚变装置,安装在外骨骼机甲内部,未来的外骨骼机甲体型要有多大?
起码也要有十几米高吧?
这还是单兵外骨骼机甲吗?
怎么看都是高达。
白杨耐心解释道:“以咱们国家现在的材料和人员,暂时制作不出高达十几米或者是二十米的大型战争机甲,运用在外骨骼机甲内部的核聚变装置,属于缩小版。”
“整体大小……”
白杨将两手握成拳头并拢在一起,说道:“整体大小,差不多有两只拳头这么大。”
“才这么大!”
赵卫国眼睛都快瞪出来了。
两只拳头并拢在一起,大小还没有电动单车的电池大。
这么小的核聚变装置,能够供应外骨骼机甲长时间飞行作战?
理解不了,完全理解不了。
白杨继续说道:“这种缩小版核聚变装置,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已经没有什么难度了,只要给我研发场地,材料,人手,大概一个星期之内,我就能把它搞出来。a%精a¥武+小<说t;{网1? ?免?费!ˉ阅|{;读#”
“一个星期,搞出一套缩小版可控核聚变装置……”
赵卫国瞳孔瞬间收缩,一度怀疑自己听错。
为了大型核聚变装置,白杨带领十多万科研人员,动用了大量的储备材料。
国家方面更是要钱给钱,要人结合。
大型可控核聚变装置,可说是倾举国之力,方才制造出来的顶尖科技。
现在,白杨只需一周的时间,就能将小型可控核聚变装置搞出来。
天才的想法果然与众不同。
绝不是他这种凡夫俗子所能够理解。
等到赵卫国情绪稍微稳定一些,白杨笑道:“赵将军,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要是没有什么问题,麻烦你打电话,我要与上级首长亲自对话。”
“我现在就给上级领导打电话。”
赵卫国走在外边,从警卫员手里接过移动保密电话,拨通了三军总长王安东的号码。
几小时后,国家各高等级研究中心的院长,所长,主要负责人,全部接到来自军方的电话。
放下手头一切的工作,带领团队核心人员赶往海军总部。
第一批赶往海军总部的科研人员,分别来自核子研究所,粒子对撞研究院。
两个部门的先期工作,是配合白杨进行小型核聚变装置的制造。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来自纳米材料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
和平守卫者机甲,将以纳米材料为机体主要材料。
相关纳米行业的专家,无一例外全部被派到海军总部。
稍晚一些,停泊核动力航母上的一架军用直升机,搭载着白杨和赵卫国,连夜返回海军总部。
仅仅对樱花家进行军事威慑,还远远不够,最起码断其一指。
夏国进行连番海上军事演习,未必能够打消樱花家的野心。
要让樱花家知道收敛,就必须让他们付出惨痛的代价。
这是白杨说的,上帝都改变不了。
晚上十一点钟,白杨风尘仆仆的进入海军总部一间办公室。
办公室里坐满了来自各个研究机构的首席科学家。
众人不约同的看向门口。
白杨拍了拍手,说道:“大家有认识我的,也有不认识我的,不认识我的人,就和认识我的人打听一下,好了,咱们现在开会。”
话音落下,白杨快走两步来到会议室前方,冲着一位老者说道:“李院士,这次的研究,你们纳米研究中心身上担子不轻,开会之前,你这里有什么问题吗?”
李院长说道:“白总,我冒昧问一声,您这次打算用纳米材料,进行什么领域的研究?”
白杨不答反问道:“在说这件事情之前,我需要全方位了解一下,你们纳米研究中心的纳米技术,现在进展到了什么程度?”
“我记得上次和你见面时,你告诉我,纳米研究中心的纳米材料研究,已经到达了原子级。”
“隔了这么久,研究有没有取得新的突破。”
“还没有。”
纳米研究中心花了近二十年的时间,一步步的从无到有,从有到强。
凝聚了无数人心血,将纳米材料的等级推进到的原子级。
而到了原子级,相关研究相陷入一个巨大的瓶颈里。
要么灵感乍现,瞬间突破。
要么会在这个领域困上很长一段时间。
“与之相对应的原子构建机呢?”
想到几个月前,纳米研究中心才取得了原子级这项成就,几个月后希望他们更进一步,的确有些不现实。
全世界几十亿人,只有白杨一个人拥有黑科技系统。
闻言,会议室里的众人中,一大半人露出了尴尬和复杂的表情。
这些人全部来自纳米研究中心。
和白杨一个人的成绩比起来,这些人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