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白杨是在卖车,还是做慈善?
孙海洋之所以迫切希望得到青山农机厂的技术升级,装备供应。~x!t¨x′x-s′.~c^o,m*
与不久之后的全军军事演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这场集合了各大战区的军演,属于军方近十年来,规模最大的军事演习。
演习采取实弹实战,力求模拟风云变幻的现代战场。
参加演习的四大战区,孙海洋最头疼的是老对手南方战区。
上个世纪,北方战区属于当之无愧的军中骄子。
无论什么样的新式装备,一定会率先供应给北方战区。
想当年,夏国和毛熊因为种种原因决裂。
两国在边境陈兵百万。
北方战区担负着保家卫国,阻挡毛熊大军的重要使命。
时过境迁,毛熊分家。
边境军事对峙全面和解。
北方战区重要性开始逐步降低。
防御国土的重任转移到了南方战区身上。
南方有着广阔的海疆。
本世纪初期。
丑国与它的盟国,时不时在海上搅风搅雨,严重威胁夏国国防安全。
南方战区肩负着重要使命,各种新式武器装备,开始率先供应给他们。
之前的多次军演。
北方战区次次被南方战区击败。
“当当当……”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人敲响。?{零*点>看?1\书|¥ `,?无@错#§内1容2
白杨顺手将门打开。
门外站着一名穿着军服,佩戴四颗银星的大校。
“装备部部长黄刚,奉命向首长报到。”
“我刚在青山农机厂买了一辆重型装甲车,你代表军方结算一下费用。”
黄刚闻言一愣。
首长跟自己说什么了?
他在农机厂买了一辆重型装甲车?
开玩笑吧……
这是农机厂,不是军工厂。
况且,北方战区别地不多,装甲车和坦克多的数都数不过来。
首长来这买装甲车,到底是什么意思?
孙海洋不用猜也知道,黄刚在想些什么,苦笑道:“具体情况我一会再和你介绍,先把钱付了。”
“是!”
黄刚再次敬了个军礼。
“首长,我应该找谁付款?”
“找他。”
孙海洋指向白杨。
“我给您开票。”
关系归关系,生意归生意。
孙海洋既然要付款,白杨自然没有不收的道理。
来到办公桌前,白杨掏出合同以及相应票据。
拿起笔,“刷刷刷”在上面写了起来。
黄刚接过白杨递来的交易合同,看着一眼上面的金额。°$完:?¢本×神3¥}站¨|! $已¢发~,£布3>=最[?新#章÷?节?
整个人不知道该说什么。
交易合同上的金额是十万。
花十万买装甲车,到底是自己看错了,还是白杨写错了?
又或者,首长在和自己开玩笑。
见黄刚迟迟没有动静,孙海洋过去看了一眼合同。
下一秒,孙海洋和黄刚一眼呆若木鸡。
“小白,你们厂的重型装甲车,只要……只要十万一台?”
当了近二十年北方战区总指挥,喜怒不形于色的孙海洋,今天已经不知道第几次受到震撼。
十万能买到一辆蕴含各种领先科技的重型装甲车?
白杨是在卖车,还是做慈善?
“孙爷爷,价格有什么问题吗?”
白杨抬头问道。
孙海洋将合同正面对着白杨,用手指着上面的价格,愕然道:“你确定,你们厂生产的重型装甲车,只要十万一辆?”
白杨纠正道:“孙爷爷,它虽然长得像装甲车,但其实只是拖拉机。”
“拖拉机再怎么先进,也不可能卖出天价。”
“你们厂的无人机,老头子,也就是那种带着后斗的电动车,价格又是多少?”
来之前,孙海洋详细了解了青山农机厂的主要产品。
以及青山农机厂与安德烈所做的各种交易。
农机厂账户收到大笔款项。
金额从几千万,到几个亿不等。
这么大的交易,单辆重型装甲车的价格,起码也要在几百万左右。
也是因此,孙海洋才会将负责装备采购的装备部长叫来。
做梦都没想到。
白杨给出的价格,竟然是十万一辆!
“我们厂生产的老头乐,对内价格是五万元,对外价格也是五万,不过是五万美刀。”
闻言,孙海洋和黄刚倒吸一口凉气。
不是惊讶白杨对内和对外价格有这么大差距。
而是惊讶,白杨卖得太便宜了!
老头乐被西方公约组织,当做特种突击车。
这种全地形,防御超强的新式突击车。
如果放在国际军火市场,价格起码不会低于几十万美刀。
要是放在黑市,这个价格恐怕还要再翻一倍。
除了老头乐。
白杨供应给大毛的四叶螺旋桨军用无人机,才卖四万美刀。
简直就是在扶贫!
小型军用无人机,已经开始主导毛熊战场。
丑国提供的无人机干扰枪奈何不了它。
为了对付无人机,西方世界向二毛提供了大量毒刺对空导弹。
毒刺导弹多少钱,小型无人机的价格又是多少。
用毒刺导弹打小型无人机。
等于是用大炮打蚊子。
亏也能亏死西方世界。
孙海洋心头狂喜,这回真是捡到宝了。
更让孙海洋激动的还在后面。
感慨重型装甲车,老头乐,无人机售价低廉之际。
留在车间和仓库进行检测的军工专家,相继传回消息。
经过对重型装甲车的切割检测。
碳钢装甲里边的主要成分为碳纤维。
剩余成分属于高强度合金。
无论碳纤维还是高强度合金,都是常见的材料。
白杨用这两种常见材料,合成了一种防御力堪比妖孽的碳钢装甲。
碳钢装甲拥有着极强的动能吸收能力。
将重型装甲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音,降低到一种很难察觉的程度。
厂区办公楼,走廊。
孙海洋满脸笑容地听着军工专家汇报。
一旁的黄刚,整个人都不好了。
身为北方战区装备部部长,黄刚也算是半个军工专家。
王骁博士所说的这些数据,黄刚十分清楚它们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这间小小的农机厂,研究出一种世界顶尖的全新装甲。
除了碳纤维装甲,白杨另外一项世界顶尖技术,是运用在各种车辆和无人机里的小型化固态电池。
“我们已经进行了无数次碳纤维装甲测试,取得的数据各不相同。”
“但有一点是相同的。”
“无论我们进行什么样的试验合成,都无法像这种装甲一样,达到动能全部吸收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