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第119章
用完膳的时候, 贾宝玉不肯坐在男宾的席位上,非要挨着老太太坐,贾政火气来了, 只是贾母看着他年纪小, 想要和她亲热, 便拦住了贾政, 同意贾宝玉和她一起坐。
坐在贾母身边,贾宝玉放下心来, 他才不要和老爷坐一起, 指不定什么时候老爷就生气了,要教训他。
贾宝玉坐在贾母左边,右边则坐着林黛玉和贾敏。
贾宝玉看到林黛玉,目光不自觉的往林黛玉身上看。
“宝玉, 你不用膳怎么一直对着妹妹看? ”贾母问道。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贾宝玉道。
贾母被逗笑了, “可又胡说, 你什么地方见过?”
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认识的,今日只作远别重逢, 亦未为不可。”
贾母笑道:“那可好, 若如此你们兄妹更相和睦了。”
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 又细细打量一番,问道:“妹妹可曾读书?”
黛玉道:“不曾读,父亲说我年纪还太小, 不用这么早启蒙。”
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哪两个字?”
黛玉便说了名。
宝玉又问表字。
黛玉道:“父亲还未给我取。”
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个妙字, 莫若‘颦颦’二字极妙,《古今人物通考》上说, 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
宝玉此言一出,场上的人顿时变得安静。
贾敏的脸色有些难看,她向王氏看去,二嫂这是怎么教导孩子的。
“宝玉,不可胡说。”元春连忙开口阻止。
贾宝玉有些不太明白场上的气氛为何变得如此凝重,但是黛玉却懵懂的明白,自己好像被欺负了,眼睛一下红了,眼泪旺旺的,好不可怜。
“混账东西,你表妹头次来京城,就被你欺负,你现在给去祠堂跪着,我非要请家法打死你不可。”贾政暴怒。
王氏连忙开口,道:“宝玉还小,不懂这些事情,只想着学大人取表字好玩,没有欺负林姑娘的意思,老爷莫要生气。”
宝玉一脸的懵懂,如今倒也明白他闯祸了,他一头扎进贾母的怀中,十分惶恐。
贾母抱着贾宝玉叹了口气,开口道:“好好的日子闹什么,敏儿和玉儿才回府,闹成这个样子给谁看,小孩子开玩笑,不知道轻重,日后好好教导就是了,都坐下吃饭。”
贾母发话了,倒是没有人再说什么,只是场上的气氛依旧凝重。
贾母又转向贾敏,笑道:“宝玉还小呢,这傻孩子一直都是笨笨呆呆的,瞧着新上门的妹妹喜欢,便学着大人的模样取表字,这个做不得数的,敏儿莫怪。”
贾敏也露出一个笑容,道:“女儿知道,不过宝玉还是很有学习的天赋的,小小年纪就读过《古今人物通考》,日后好好培养,必定又和珠儿琏儿一样,这么一个好苗子,日后对他的教导可不能放松。”
贾母低头,敲了贾宝玉的脑袋一下,低头对怀中的贾宝玉道:“听到没有,你姑姑可在夸你,你日后念书可得用功,莫要让先生操心。”
贾宝玉惴惴不安的点头。
贾敏明白今日贾母把这事儿给糊弄过去了,并非是不看重她这个女儿,而是她才刚回府,就让府上的少爷受家法,外人知道了,只会觉得她这个嫁出去的姑奶奶不安分,影响她的名声,她的名声有损,自然也会连累黛玉,所以母亲把这事儿糊弄过去,其实本来也不算特别大的事情,宝玉和黛玉年纪还小,开个玩笑也就过去了,只是二哥反应太强烈了,虽然是要给她这个妹妹一个交代,但是这手段过激了。
“敏妹妹,你许久没回京城,尝尝这道茄鲞,味道可还正宗?老太太说您最喜欢这道茄鲞了。”桑梓给贾敏夹了一筷子茄鲞放在贾敏碗中。
贾敏尝了尝,惊喜道:“果然还是当初的味道。”
桑梓笑道:“这桌子上的菜是老太太特意吩咐厨房做的,她说敏妹妹最喜欢吃的便是这些菜,这可都是老太太的心意。”
贾敏笑着看向贾母,“还是母亲心疼女儿。”
“回来了就吃好喝好,缺了什么就和母亲说,快尝尝这道人参鸡汤,用的是十年以上的老参,又炖了小火慢炖了许久四个时辰,正好给你暖暖身子。”
“好!”
慢慢,场上的气氛又活跃了起来,这点小插曲都没有再提。
用过晚膳,贾敏的屋子也收拾出来了,下人们也将贾敏带回来的东西放进了西院。
虽然屋子收拾出来了,但是晚上就寝贾敏并未在西院睡,而是在贾母的主院,林黛玉放在了贾母的碧纱橱和元春一同睡,贾敏则和贾母一块睡,一晃又是几年不见,母女之间有太多的私密话要说。
“敏儿,今日让黛玉受委屈了,宝玉那小子性子跳脱,谁都没想到居然要给黛玉取表字。”贾母带着歉意道。
“都是小孩子,不懂事,等他长大了就知道了,表字可不是谁都能取的,不过宝玉性格跳脱,但是还是挺聪明的,得好好管管。”
“宝玉便是你的二嫂独自带的,珠儿和他父母的关系很僵,元春自幼便长在我这里,她便对宝玉有些骄纵。”
“惯子如杀子,二嫂太惯着宝玉也不好。”
“可不是,只是我也到底没那么多精力了,珠儿和元春都是我这里照顾着的,说起来,我对二房的帮扶比大房多得多,琏儿丶瑾儿丶瑜儿他们,从我这里得到的关注比珠儿和元春少太多了,宝玉我是实在管不动了。”
“母亲辛苦了。”
“儿女都是债。”贾母叹气。
虽然第一天的晚膳上闹了些不愉快,但是贾宝玉还真的挺喜欢刚来的这个妹妹,于是,跑梨香院跑得可勤快了,就想和这个妹妹玩。
林黛玉对宝玉的印象挺好的,虽然他感觉之前似乎被冒犯了,但是这个哥哥拿着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过来找她赔罪,之前的那一点小不愉快林黛玉也抛之脑后。
“宝玉,你不用去学堂吗?我瞧着珠大哥哥丶琏二哥哥他们都去学堂念书。”林黛玉问道。
“也是去的,只是我这几日不舒服,就不用去了。”
“不舒服,你哪里不舒服?”林黛玉担忧的问道。
“嘿嘿,不碍事的,妹妹这手帕不错,可能送我一个?”贾宝玉道。
“这都是丫鬟绣的,你喜欢,送你又又何妨?”说着就让小丫鬟再去娶一方手帕来。
“我看妹妹手中的就很好,你把你手中的给我就是了,何必再去取。”贾宝玉道。
林黛玉觉得这个哥哥好生奇怪,新手帕不用,非得用她手上的旧手帕,林黛玉并没有说什么,只将手上的手帕递给了贾宝玉。
元春从桑梓那里回来,就看到贾宝玉围绕着林黛玉逗笑,无奈道:“宝玉,你今日又没有去学堂,跑来这里玩了?”
“我今天有些不舒服,而且天气还这么冷,母亲特意给我请了假。”
“你哪里不舒坦了?现在不是精神得紧吗?你瞧瞧珠大哥哥和琏二哥哥,这么冷的天,不一样再刻苦学习,你如若再这样不认真,被父亲知道了,当心你的屁股。”元春教训道。
“我是真的不舒服,又没骗你,珠大哥哥和琏二哥哥刻苦念书,是想去参加科举,我以后可不和他们一样。”
“不和他们一样,你以后想做什么?”元春问道。
“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呀,比如我可以学画画,成为着名画家,我又可以学琴,成为举世闻名的琴师,能做的事情很多。”
”可是不管成为画家还是琴师,你都要先去学,你现在只顾着玩乐,又如何能成为画家丶琴师?”
贾宝玉陷入沈思。
“好了,你今日的任务就是写二十个大字,在用晚膳之前,必须把二十个大字写完。”
“大姐姐!”宝玉不依。
可是元春不为所动,贾宝玉已经在她面前装了太多次可怜了,她可不会心软。
一旁的黛玉被逗笑了。
贾宝玉看到黛玉笑了,眼睛一转,道:“ 林妹妹,我教你写字吧。”
说着就将林黛玉拉到书桌前,就开始手把手的教林黛玉写字。
元春想着贾宝玉自己就才写大字没多久,这时候就想着教人了,有些无语,但是看着贾宝玉兴致勃勃的模样,元春把话咽下去了,或许让贾宝玉这样也好,孩子们吗,想着要教导别人,自己念书时就更有动力。
林黛玉也兴致勃勃的跟着贾宝玉一起学。
在扬州,林黛玉虽然在府上特别受宠,墨玉也十分疼爱这个妹妹,可是却是没有玩伴的,墨玉比黛玉年纪大不少,墨玉还得念书,根本就没多少时间陪着黛玉,黛玉还是很孤单的,来到荣国府后,这么多哥哥姐姐妹妹,她是真的挺高兴的。
见黛玉还挺喜欢有人陪着玩的,贾宝玉还将惜春也给带来了梨香院,陪着黛玉一起玩。
有人陪着玩,林黛玉每天都开开心心的,气色都红润了不少。
对于林黛玉的变化,贾敏是最高兴的,她其实也知道,自家黛玉是有些孤单的,家中就四个人,老爷要出去处理公务,整日都还挺忙的,墨玉要去念书,而她有要管家,确实没办法更多的陪着她玩闹,如今有朋友一起玩,她的眼睛里已经不见愁绪了。
很快到了过年,今年过年,东府决定和西府一起过年,这样也更热闹。
安排年宴的就是桑梓和胡氏,原本东府应该让小胡氏来安排的,只是小胡氏的身体一直都不怎么样,状态好能起身一次都算是谢天谢地,此次年宴,小胡氏又病倒了。
“珍儿媳妇又病了?”桑梓道。
“是呀!总是不见好,她现在也就强撑着身体等蓉儿成亲,蓉儿成亲后,人估计怕就不行了。”胡氏叹了口气。
桑梓看过小胡氏的身体,确实亏空得厉害,那么多名贵药材也只是堪堪吊住她的命,她现在的执念就是看到贾蓉成亲,等贾蓉成了亲,尚了公主,唯一吊着的一口气怕就没了。
“年纪轻轻,怎么就生了病?”桑梓也很是可惜。
“也是她命数如此,别人家,我这个年纪都已经含饴弄孙了,如今还得管着宁国府的内务。”
“马上蓉儿媳妇就嫁进来了,到时候给她去管,您就只管享福吧。”
“想到蓉儿的婚事,我是做梦都会笑醒,蓉儿不比你们家的几个孩子喜欢念书,他尚了公主,也不用担心他日后了,还得多谢赦弟。”
“这是蓉儿的造化,咱们都是一个贾家,只希望贾家更好。”
“这是!”
此次除夕,因为贾敏回京,贾赦再次向皇帝告假,不去宫中参加年宴了,他要陪陪十多年不见的妹妹,皇帝能理解,自然许了。
此次除夕年宴,太上皇特意回京参加了,明珠公主马上要出嫁了,太上皇希望明珠公主在宫中出嫁,离出嫁的日子也没多少天了,太上皇就带着明珠公主住了回来。
不过此次回来只太上皇带着明珠公主和甄太妃回来,其他的太妃们都留在了行宫,皇帝如今后宫的人也多,太妃们都回京也住不下。
年宴上,太上皇四周看了去,并未看到贾赦,问道:“贾恩侯怎么没入宫参加年宴?”
“回禀父皇,恩侯的妹妹林贾氏回京了,他们兄妹十多年没见,今年特意告了假,陪妹妹过年。”皇帝解释道。
“原来如此!我说怎么没看到这小子呢,过几日,让这小子去太极宫见朕。”
“是!”皇帝应下。
“听说这小子你给升了官?如今是户部侍郎了。”
“父皇,那都是几年前的事情了。”
“之前瞧着他做事特别不着调,现在调去了户部,可还得用?”
“父皇,人家贾恩侯都已经四十多岁了,早就沈稳了下来,不是您印象中的毛头小子了,之前他在应天府做得就很好,应天府的治安的案件少了一半多,都是恩侯的功绩。”
“他虽然不着调,但是能力还是有的。”
“陛下!咱们家老六也挺不错的。”甄太妃适时插话。
“他还不错?听说他最近喜欢上养戏子?”
甄太妃脸色有些不好看,解释道:“那都是误会,都是那些戏子不好,蓄意勾引,咱们小六性格单纯,陛下又不是不知道。”
甄太妃替忠顺亲王辩解的话让皇帝一下没忍住,呛到了茶水,“都那么大了还性格单纯?明明是他色心起了故意的,如今倒成了戏子蓄意勾引。”
“皇帝,没事儿吧?”太上皇问道。
“儿臣无事,只是茶水喝急了,呛到了。”
“日后注意,你是皇帝,不能急躁。”
“是!”
这么一个插曲,直接将忠顺亲王的话题揭过,太上皇后开口道:“明珠公主的喜事将近,明珠公主可准备好了?”
“都是礼部准备,她用准备什么?”太上皇不解。
“是怕明珠公主紧张。”
“不就成亲吗?有什么好紧张的,贾蓉还敢欺负明珠不成?”
太上皇后被怼的沈默了,她也就是关心一下明珠,大姑娘成亲第一次,即使身份高贵,也是初次,怎么可能不紧张呢。
见太上皇后被怼,甄太妃努力压着上翘的嘴角,道:“太上皇后也是关心明珠公主,陛下无需介意,如若那贾蓉真的敢欺负明珠,我家小六必定上门为明珠撑腰。”
太上皇的神情缓和了一些。
皇帝见状道:“父皇,明珠还没出嫁呢,怎么就开始吓唬未来驸马了,贾蓉可是贾家的人,这个年纪了,房中还干干净净的,怎么可能会欺负明珠呢?明珠成亲,自然是要夫妻和睦才好,怎么打打杀杀的。”
“夫妻和睦自然好,如若敢欺负明珠,那朕也是不肯的。”
“贾家您还担心呀,这话让贾恩侯知道了,怕是要来您面前闹了。”
听皇帝提起贾恩侯,太上皇下意识露出一个笑容来,“这小子今日不在,朕也就今日编排,那小子如若不依,可是会抱着你的腿撒野的,难哄得很。”
太上皇笑了,这个插曲也就算过去了,场上的大臣们再次意识到贾恩侯在两位皇帝面前的恩宠。
年会散了之后,皇帝并未去后宫,直接回了养心殿。
“杨成,过几日贾赦入宫的时候,先带他来见朕。”皇帝道。
“是!”
除夕不在宫中参加年宴,而是陪着自己的夫人孩子过,贾赦很是放松。
“如若每年都能在府上过年就好了,那年宴上,饭菜都是冷的,还各种勾心斗角,真够累的,还是在府上放松些。”贾赦半躺在塌上烤火,十分悠闲。
“谁说不是呢。”桑梓也不爱去宫中。
桑梓和贾赦一同靠在塌上,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正聊着的时候,夏荷掀开门帘,带着元春走了进来。
“见过大伯丶大伯母!”元春行礼。
“快起来,坐下烤烤火,昨日闹那么晚,这大冷天的,你怎么来了?”桑梓关心道。
“醒了便过来看看,顺便把最近的账本送来。”元春道。
“你这孩子,今日初一,休息休息也好,这些东西,过几日送来也成,不急在一时。”桑梓道。
“都已经习惯初一过来送账本了,大伯母得空看看,我就先回去了。”
“喝杯热茶再走。”桑梓道。
“不了,刚刚一路走来还挺热的,我不耽搁了,快些回去,也陪陪林妹妹。”
见元春要走,桑梓也不再拦,只让夏荷把汤婆子给元春带上,别冻到了。
元春走后,贾赦才道:“不注意,元春都已经是大姑娘了,时间过得可真快。”
“可不是。”
“元春的婚事定下来了吗?都这么大的年纪了,也要成亲了吧。”贾赦问道。
“还没有呢,正在物色,元春的婚事不好物色,元春是国公府的女儿,可是贾政的官职有点低,如今就有些搞不成低不就的,一些高门的只想给自家次子求取,门第低的,嫁过去也有落差,而且京城的好男儿也不多,各家溺爱得紧,房里早早的就放了人,有些正妻还未进门,庶长子就已经出生了。”桑梓无奈。
“这些年大庆稳定,边关也没有大的战役,虽然各地有灾荒,到底是稳得住,京城中也日益奢靡,那些公子哥们也被娇宠太过,家风严谨的倒是不多了。”
“可不是,老太太说实在找不到好的,就让元春嫁去史家。”
“倒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去处,史家是老太太的娘家,元春嫁过去了总不会受欺负,只是史家除了大房都在边疆,元春嫁过去了,肯定也是要跟去边疆的,元春可能习惯?”
“先看看吧,说不定能物色一个更好的。”桑梓叹了口气。
这是贾赦也插不上手,想着他私下去找人打听打听,谁家还有好男儿,他家瑜儿的年纪也大了,到时候他可要好好看看才行。
贾赦和桑梓聊着,夏荷又进来了,道:“老爷,宫中来人了。”
贾赦一脸的懵,今日才初一呢,宫中怎么就来人了?
宫中的人总是不能怠慢的,贾赦让桑梓好好休息,他去去就回。
贾赦来到前院,就看到皇帝身边的小太监来了,贾赦走了过去,小太监连忙给贾赦行了一礼,道:“荣国侯,陛下让您过几日入宫一趟,太上皇想见您。”
贾赦听到后,心里腹议,这才初几里,就让他入宫,他在休息呢。
虽然腹议,但是宫中下了旨意,贾赦还是要接的。“多谢公公,过几日我便入宫,多谢公公跑这一趟。”
说完,贾赦给一旁的管事一个眼神,管事会意,从怀中掏出一个荷包递给小太监。
“这冰天雪地的,劳烦公公跑一趟,这点心意算是给公公喝茶的。”
小太监接过荷包,捏了捏荷包的分量,脸上露出一个开兴的笑容,果然这一趟跑得值。
“多谢荣国侯赏赐,那杂家就告辞了。”
“公公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