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第四十九章
贾赦跟着甄应嘉逛着甄家的园子, 贾赦是越看越心惊,这园子修建下来,没有一个四五百万两银子怕是不能成, 不仅占地面积大, 而且一步一景, 真真是富贵至极。
“恩侯兄弟, 这边可以乘船去湖心洲。”甄应嘉邀请道。
贾赦笑着点了点头,上了船。
“娟儿, 你来给恩侯兄弟撑船。”甄应嘉道。
贾赦连忙拒绝, “这里这么多仆妇呢,怎好让一个小姑娘撑船。”
“无事,她们姐妹经常来这里玩,都已经熟练了。”甄应嘉笑道。
娟儿露出一个羞怯的笑容, 上了船, 拿着竹竿撑了起来。
贾赦坐在船上, 看着小船往湖心驶去,心里却是波澜不惊。
六月的江南,荷花已经开了,小船使出了一段距离, 便入了长满荷花和荷叶的水域, 此时, 撑船的娟儿唱道:“若耶溪边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岸上谁家游冶郎, 三三五五映垂杨;紫骝嘶入落花去, 见此踟蹰空断肠。”
唱的是李白的采莲曲,描写精心装扮的采莲少女们在阳光明媚的春日里快乐嬉戏的旖旎美景, 以及岸上的游冶少年们对采莲少女的爱慕,表达春日里,少年男女之间微妙萌动的爱情。
姑娘的声音婉转清丽,声音中带着绵绵情谊。
贾赦的目光并未落在正在歌唱的娟儿身上,而是摘着莲蓬,剥了皮放在嘴里吃着。
小船驶过那一片荷塘,便到了湖心洲。
下船的时候,贾赦手中还抓着几朵莲蓬。
甄应嘉看着贾赦手中的莲蓬有些惊讶,贾赦连忙道:“觉得湖中的莲蓬长得不错,便摘了几只尝尝味道,甄兄不介意吧。”
“当然不介意,没想到恩侯兄弟喜欢莲蓬,等晚些时候,我让下人摘上一些给送去府上。”甄应嘉连忙道。
“多谢,没想到甄家的园子里有这样一片荷塘,景色还真是美 ,可惜了,这样的好景色我家媳妇看不到,也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把荷花摘下保存,送去京城给我家夫人赏玩。”贾赦有些遗憾。
“恩侯兄弟和贵夫人感情真好。”甄应嘉笑道。
“新婚,她的年岁还比我小上许多,总想多照顾她一些。”提起自己的夫人,贾赦脸上露出一个笑容。
甄应嘉挑了挑眉头,他明白贾赦的意思了,他给自己的夫人使了一个眼神,接下来的时间里,贾赦再没看到那个娟儿姑娘。
甄家招待贾赦的酒席便是摆在湖心洲,贾赦看着甄家的酒席,也是格外的精细。
湖心洲的台子上,还有戏班过来表演,贾赦是突然上门拜访的,这些表演的戏班自然是甄家自己养的戏班了。
在湖心洲用完了膳食,又继续在园子里看着。
直到天色不早,甄家的园子还没看完,只不过贾赦却是要告辞了。
“恩侯兄弟不如用过晚膳再走。”甄应嘉邀请道。
“改日,我还要在金陵待上一段时日,日后多的是机会与甄兄一起喝酒,今日时辰不早了,我还得去给父亲上香。”贾赦道。
“那行,恩侯兄弟什么时候得空随时过来,我必扫榻欢迎。”
坐上回去的马车后,贾赦的脸色就沈了下来。
贾赦的深吸了一口气,对甄家的好感全无,这个甄家女眷可真多,那个娟儿姑娘应该就是甄家给他准备的,贾赦觉得他是有必要查查甄家在金陵的情况了。
去甄家拜访后,贾赦给王子胜和薛鹏发了帖子,请他们来府上喝酒。
贾赦相邀,王子胜和薛鹏自然要来赴约,两人收到帖子后,就带着礼物登门了。
“是约你们两个来喝酒的,怎么还带着礼物。”贾赦无奈道。
“我家妹夫说这算是他与你第一次正式拜访你,总不能空着手,他都这样讲礼,我这个当舅兄的不是也不能输给他。”王子胜笑道。
贾赦被逗笑了,“好了好了,酒已经备好,咱们进去吧。”
“原本前两日就想请你们两个来府上一聚的,只不过先去了甄家给奉圣夫人请安,这才耽误了,我敬二位一杯。”说着贾赦举杯将酒一饮而尽。
王子胜和薛鹏也赶紧端起酒杯将酒喝下。
一杯酒下肚,三人的话匣子倒是打开了。
“奉圣夫人身体还好吧?”王子胜问道。
“看着还是很健康,耳聪目明的,还和我说了不少话。”
“那就好,奉圣夫人是甄家的定海神针,甄家的人把奉圣夫人供养得极好,外人轻易都见不到奉圣夫人的,我想去给奉圣夫人磕个头,甄家都婉拒了。”王子胜道。
“这也能够理解,毕竟奉圣夫人的年纪摆在那里呢。”贾赦笑道。
“对了,你去甄家,甄家没给你表示表示?”王子胜眨了眨眼,暧昧地看着贾赦。
“表示什么?”贾赦困惑,这话题也跳得忒快了。
“他们家的姑娘呀。”王子胜道。
“嗯?”贾赦依旧疑惑。
“不是吧,不应该呀。”王子胜也疑惑起来。
“王兄,你就别卖关子了。”贾赦道。
“甄家这些年收养了不少的漂亮姑娘,甄家培养这些姑娘琴棋书画丶礼仪谈吐,然后又把培养的姑娘收为义女,然后再嫁给其他人家,这金陵城的大大小小的官员,应该都有收到甄家送的女儿,恩侯可是荣国公世子,没理由没收到呀。”王子胜解释道。
“原来如此!我说甄家一直让那个娟儿服侍我是什么原因,原来是这个。”贾赦恍然大悟。
“恩侯,你不会拒绝了吧。”王子胜不可置信道。
“我这才娶妻,又还在父亲的孝期,我怎么能接受其他女人,这不是不孝吗?”贾赦道。
听到贾赦这么说,王子胜感叹道:“恩侯你可真是孝顺,你是不知道甄家培养的姑娘有多好,据说伺候男人特别有一手,可惜了,我这身份人家甄家看不上。”
贾赦笑道:“王兄可是县伯的后人,甄家还看你不上?”
王子胜叹了口气,“时移世易,父亲去了,又因为我不争气,在京城犯了事,把爵位也给弄丢了,灰溜溜地回了金陵,甄家怎么看得上我,如若是老二,甄家说不定还会高看一眼。”
“大舅兄莫要伤心了,那些也是意外,都过去了。”薛鹏安慰道。
“王兄莫要妄自菲薄,日后总会有机会的,再不济,还有孩子呢,王子腾如今在京营当差,已经是京营副大使节度使,有这样的叔父照顾着,王兄的儿子前途定然是不差的,王兄好好培养。”贾赦安慰道。
“是呀,好在我还有仁儿。”王子胜叹了口气。
“我去甄家的时候还在他们家的园子里逛了一圈,地方可真大,一步一景,半日时间,都还没走完整个园子。”贾赦感叹道。
“甄家的园子是真的很大,不仅占地面积大,花销也不菲,对吧,妹夫。”王子胜道。
“确实如大舅兄所说,造价不菲,当初我也去过甄家的园子,甄家占地面积大约有三百公顷,有幸替甄家物色了一些山石等物件,我们也小挣了一些。”
“三百公顷,那确实挺大的。”贾赦在心里换算了一下,一公顷为十五亩地,三百公顷为四千五百亩。
“也不怪有这么大,以前皇上下江南好几次都是甄家接待的,那些别院陛下走了也是空在那里,甄家就把别院一并扩在了一起,这才这么大。”
“原来如此!”贾赦了然。
“甄家这些年也做了不少好事,奉圣夫人是信佛,甄家也有修路建桥,初一十五还会给穷苦百姓施粥,是金陵鼎鼎有名的善心人家。”王子胜道。
贾赦的眼神暗了暗,善心人家,名声倒是经营得不错。
“算了,不说甄家了,王兄回了金陵,生活得可还好?”贾赦转移了话题。
王子胜叹了口气,“倒也还好,王家的名头在金陵还是响当当的,虽然身上没了爵位,好歹老二还在京城,我也算是托了老二的福。”
“那就好!咱们继续喝酒。”贾赦笑道。
三人共同举杯,之后又再聊了起来。
……
等贾赦送走王子胜和薛鹏后,贾赦的脸色立刻就冷了下来,心道:甄家未免也太大胆了一些,金陵城大大小小的官员都送了女儿,也就代表金陵城大大小小的官员都与甄家有牵扯,甄家在金陵不等于土皇帝吗?
“怎么样?恩侯的性格是不是不错,比京城那些高高在上用鼻孔看人的勋贵子弟好多了,你多来和恩侯交往,他还要在金陵一段时间,你多和他培养培养感情。”说着,王子胜就咳嗽了几声。
“大舅兄没事儿吧?”薛鹏关切道。
“老毛病了。”王子胜努力平覆呼吸。
“多谢大舅兄为我筹谋。”薛鹏道。
“老二已经传信过来了,荣国公去了,恩侯继承爵位是板上钉钉了,封爵的旨意都已经给了礼部,只等恩侯回去京城,就会正式受封,你想把生意开去京城,和他合作是最好的,听老二说,恩侯和四皇子的关系还处得不错。”
“大舅兄放心,我知道取舍。”
“这金陵城甄家最大,咱们的日子都不好过,现在有这个机会,就好好把握,没看到人家甄家都在拉拢他。”
说着,王子胜又咳嗽起来。
京城中,桑梓收到了贾赦记回的信件,他告诉了桑梓金陵账目有多混乱,他还要在金陵待上一段时间,把金陵的账目整理清楚,回京估计要到下半年了。
从信中得知贾赦平安,桑梓倒是松了口气,提笔回信让贾赦注意身体,回来不用着急,京城有她在呢,他在金陵忙完之后再回来也没关系,顺便将贾母让贾政夫妻住荣禧堂的事情说了,不过她也说了,这事儿他会处理好,让他不必糟心。
刚给贾赦回信,贾母身边的丫头过来请桑梓,说贾母找她有事。
桑梓没有耽搁,去了贾母的院子。
桑梓一进院子,就看到贾母和王氏喜气洋洋的,桑梓挑眉,这是有喜事发生呀。
“给母亲请安!”一如往昔,桑梓行礼后,直接起身坐下。
贾母已经习惯,懒得说桑梓,直接开门见山道:“政儿要升官了,府上要大办一场,到时候让王氏来安排,你在一旁帮助就行。”
“大办?”桑梓有些怀疑自己的耳朵,虽然她是南疆人,但是也是学过大庆的礼仪,她如若记得没错,公公才死了半年,棺椁虽然被自家相公送去了金陵,不代表人没死,如若她记得没错,他们家正在热孝期间。
“大嫂,我知道你可能有些不开心,只是升官的是我家爷,我来安排是最好的。”
“你们认真的?”桑梓看傻子一样看着两人。
“大嫂,你是不是还因为我们住了荣禧堂不高兴呀,我们住荣禧堂是为了更好地照顾太太,并非像嫂嫂想的那样,一定要占据荣禧堂的。”王氏无辜道。
“容我提醒一句,老爷才走了半年,我们府还在热孝期间,你确定大办?”桑梓不耐烦道。
贾母和王氏一楞,她们两个忘记了,只是觉得贾政要升官了,太高兴了,忘记府上还在热孝期间。
贾母瞪了王氏一眼,“我年纪大了糊涂,你也糊涂了吗?”
王氏低下头解释道:“儿媳一时忘记了,还望太太责罚。”
桑梓叹了口气,有些不耐烦道:“太太没有其他的事情的话,我就先走了。”
贾母看着桑梓不耐烦的态度心里十分的不悦,但是确实是她们理亏。
桑梓见贾母不说话,起身就打算离开,不过走之前,桑梓还是道:“弟妹,做人可不能太得意忘形,你的手段太幼稚了。”
说完,桑梓还看了贾母一眼,明显也是在敲打贾母。
等桑梓一走,贾母就捂住自己的胸口,“孽障丶孽障,怎么就娶了这么一个孽障。”
出了荣庆堂,桑梓的脸更冷了,“去打听一下,贾政怎么要升官了?”
“好!”夏荷连忙去办了。
很快贾政要升官的原因就告知了桑梓,原来是因为是贾代善,到底是救驾而亡,贾代善就两个儿子,虽然皇帝不满贾政没有送贾代善回金陵,但是也不希望他的儿子官职太低,就想升贾政的官。
桑梓看着这个原因,冷笑了一声,不是要大办吗?她要是让贾政的官位能升上去,她还当什么南疆的圣女。
桑梓将吴嬷嬷叫来,道:“你把贾政升官,太太和二奶奶要大办事情告诉你背后的主子,再着重强调,是大奶奶阻拦了下来。”
吴嬷嬷楞住了,她是真的没想到桑梓这样直接。
桑梓看着吴嬷嬷的表情,笑了,“很奇怪吗?你们不都是探子吗?我相信,只要我们荣国府没做什么不好的事情,你背后的主子也不会要对我们做什么不是吗?虽然你们是探子,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但活着总比死了要好吧,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是!”吴嬷嬷不再犹疑,直接应下。
让吴嬷嬷透露给她背后的主子后,桑梓又借着贾赦的名义给陈飞扬和马穹去了信。
告知了贾政如今住在荣禧堂的事情,还告知了贾政要升官了府上还准备大办,不过她提醒了太太府上还在热孝期,不能大办,这才阻止了下去,信的末尾是一个妻子对丈夫的担忧,自己的相公本来就与二房不和,回来之后也不知道会不会伤心,请他们两个到时候务必要好好劝劝自家相公。
陈飞扬和马穹看到桑梓给他们的信件后,两人都快气死了。
“去打听一下,贾存周是不是真的住在荣禧堂?”陈飞扬怒道。
很快,消息就打听到了,毕竟贾政想让自己当荣国府的当家人,入住荣禧堂也不算是秘密,稍微一打听就能打听到。
陈飞扬和马穹确定消息属实后,两人马不停蹄地去了四皇子府。
两人直接将这事儿告诉了四皇子,并且哭诉道:“恩侯多可怜,明明自己才是爵位继承人,如今连荣禧堂都住不得了,天底下哪有这样的事情。”
“可不是,如若恩侯纨絝不堪大任,那贾政确实优秀,这么办倒也能解释两分,可是恩侯明明就很优秀,为人处世十分有章法,那贾政办事的能力,想必四皇子也领教过,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吗?”
“恩侯现在还在金陵给荣国公守孝,这么孝顺的一个人,他去金陵的这段时日,就被欺负成这样了。”
……
“真有这事儿? ”四皇子眉头皱了起来。
“我们哪里敢欺骗四皇子,您找人去随便去打听一下就知道。”陈飞扬道。
四皇子的脸冷了下来,想着父皇说给贾政升官的事,如若陈飞扬和马穹说的是真的,那这个贾政配升官吗?
“这事儿我知道了,如若是真的,定不会让恩侯受委屈。”四皇子道。
“多谢四皇子!”
从四皇子府出来后,陈飞扬凑在一起又商量了一番,“这事儿交给四皇子就成了吗?”
“展鹏的意思是?”
“你这几日不是结识了两个御史吗?御史的职责可是弹劾百官。”陈飞扬道。
马穹会意,“放心!”
“恭喜二爷,贺喜二爷,而二爷这么快就要升官了,二爷果然在仕途天赋异禀。”两个门客拍着贾政的马屁。
贾政得意地摸了摸自己的胡子,笑道:“都是陛下圣明,我等当差是为陛下分忧。”
“二爷自谦了,如若不是二爷自身优秀,陛下又怎么会看中二爷呢。”
贾政更开心了,道:“二位先生最近可有作诗?”
“最近没有作诗。”
“那咱们今日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如何?”贾政提议道。
两个门客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神里的无奈,什么作诗,不过为了作诗夸扬他罢了。
门客笑着答应:“这自然好。”
酒过半酣,贾政去上茅房了,其中一个门客开口了,“钱兄,你刚刚听到二爷做的诗了吗?”
另一个门客苦笑一声,“有什么办法呢?我们是荣国府请来辅佐二爷的,二爷想要怎么做怎么做吧。”
“可我们是谋士呀,整日在这里不务正业,就为了捧他,这并不是我们的志向呀。”
“再怎么有志向,咱们也得为了五斗米折腰,且忍着些吧。”
“唉,如若大爷需要谋士该多好呀!”
“谁说不是呢。”
两人聊着,并未注意门口一闪而过的衣角。
两人久不见贾政回来,正打算去寻,贾珍身边的小厮过来了,道:“二爷有些不大舒服了,如今回去休息了,两位先生今日先去休息吧。”
贾政去休息了,两个门客自然不会再留下。
第二日,朝中就有御史参奏贾政了,说他窃居正堂,一个次子,不是世子,居然还敢住荣禧堂,趁着兄长去金陵扶灵,窃居兄长的院子,欺压长嫂,实在品行不佳,甚至,世子都给荣国公扶灵回了金陵,贾政却没有,可想而知,贾政也不孝顺。
“什么窃居正堂?”皇帝眉头皱了起来。
“这事儿臣昨日也得知了,去打听了一下,据说是因为是荣国公夫人生病,为了更好地让贾政夫妻侍疾,所以贾政夫妻便搬去了离荣庆堂最近的荣禧堂,荣禧堂是荣国府的正院,是当家人的住所,当然,贾政也没住荣禧堂的正厅,而是住在后堂。”司徒琛解释道。
“即使是照顾荣国公夫人,那也不应该居住荣禧堂呀。”皇帝的脸色有些难看。
“儿臣也是这样以为的,准备今日下朝之后去提醒一二。”司徒琛道。
“荣国公夫人生病,恩侯的夫人没有去侍疾吗?怎么让贾政夫妻去伺候? ”皇帝问道。
“据说,是荣国公夫人体恤世子夫人,不让她去侍疾,说她还要管着府上大大小小的事情,这种事情,贾政夫妻做就行。”
皇帝脸色更加的难看了,他差不多知道为何会这样了,大抵是荣国公夫人偏心造成的。
“老四,你下朝之后去提点一下贾政。”皇帝道。
“是!”司徒琛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