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卡卡小说网 > 历史 > 晚清大变革 > 第三十六章 无法实现

在工业革命的初期,制造机器的主要材料是木头,只有在特别关键的部位,比如机器的转轴才是用金属制造的。这就表示,此时的机器制造,主要靠的是手工以及简单的工具完成的。这就是表示,这时候制造的机器不是大家所理解的那种能画图、会计算的工程师专家,而是懂一点木工,会打铁的木匠师傅。

这些师傅,往往有着极好的手艺,可惜他们并不懂太多的数学物理知识,因此他们造出来的机器往往结构简陋,功能也很少。

而用手工制造的机器,往往还有着诸多的缺点,比如速度慢、精度差、质量低、价格却很贵。而且手工制造的机器没有统一标准,机器部件没有互换性,每次出了问题,都需要木工师傅重新打造对应的零件。现代人修个机器从柜子里拿个部件换上去就行,以前的人修机器还得自已打造部件,这他妈不是磨人吗?

更难搞的是,即便是这么垃圾的机器,产量依然不够。因为打造机器需要有着相当手艺的工人,没个十年八年根本出不了师。而现代工人,只需要动动手指,设置几个按钮参数,就能把对应的机器造出来。

所以工业化早期阶段,看起来是机器大发展,实际上都是些手工化的机器,靠手工化的机器怎么搞得好工业化?

就在这时,工作母机发明了,所谓的工作母机,顾名思义就是机器的母亲,是制造机器的机器,十九世纪则刚好就是工作母机大发展的阶段。比如车床、铣床、刨床、蒸汽锤等发明解决了金属的钻孔、切割、铣刨等问题。有了上述机器就可以按照设计要求加工平面、圆锥、球形、齿轮、螺旋等各种金属形状。更为奇妙的是,千分尺等测量工具创造出来,使得机器加工的精度大大上升,母机制造出来的机器及部件都拥有着统一的标准,相互之间可以互换部件。

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母机行业,那就是母机行业的发展,真正奠定了机械化的基础。

但是光从上面的介绍就可以看出来,搞出完整的母机行业,需要进行多么恐怖的投资。首先你需要各式型号的大量机器,因为每一台机器往往只能造出有限的部件,以及对零件进行有限的加工,没有配套的机器根本制造不出理想的零部件。

而且即便花了大价钱把这些机器买回了,也别期望短时间内能回本了,重工业是出了名的吞资源,要吞掉大量的钱、人力、物资。不仅是刚刚建设时吞资源,后续运作时还要吞掉更多的资源,搞重工业十年以上回本都不稀奇,搞轻工业却往往可以一年就回本。

这就是京城那位为什么优先选择发展轻工业的原因,因为人家对接上了国际市场,搞点什么小工厂,纺点纱,再转头做成衣服卖出去,就能赚到一大笔钱。这么大笔钱直接购买军火的零部件到自已这组装,立刻就能省下一大笔组装费,并且能造出一大堆的军火武装自已的部队。

而这样的做法冯万难却无法采用,毕竟制海权在人家手上,共盟国又处于被经济封锁的困境中,根本打不通国内市场。

一想到要搞重工业所花的投资,冯万难就感到一阵肉痛,这下不仅要砸锅卖铁地凑钱,恐怕还得想办法借一些钱,可怜自已作为一国的最高领袖,生活待遇却差的惊人,恐怕连清朝一个普通的县令都不如。

而除了机器制造业难搞以外,另一个麻烦就在于,如今共盟国缺乏足够的铁。如果说煤是工业的血液,那么铁就是工业的食物了。没有食物,工业是不可能有所产出的。

而江西恰好又不是一个产铁大省,产铁大省在他妈河北啊!一想到这,冯万难又开始恨起来,恨不得立刻挥师北伐,到河北省来,当一个钢铁大王!

好吧,冯万难自已也知道这是做梦。他不得不在糟糕的环境下,尽量开发江西的铁矿资源。而一旦有了铁矿,那就立刻会引出炼钢业,冶钢业,轧钢业,这又他妈要求一大堆煤,还有一大堆机器,看着这近乎无限增加的投资,冯万难的脑袋都要炸掉了。我踏马哪来这么多钱啊!

“看来还是得想想办法搞些外汇,出口些低技术含量又能赚钱的商品,比如瓷器茶叶啥的,这些商品虽然一直在造,但产量实在是太低了,根本满足不了世界商场的庞大需要啊!”

就在冯万难苦恼如何推进工业化时,共盟国新上任的工业部部长,英国人威尔科特斯.摩顿推开了冯万难办公室的大门走了进来,而见到工业专家到来的冯万难当即大喜,热情地邀请威尔科特斯坐下,威尔科特斯也不谦让,优雅地施了一礼后就坐了下来。

说起这威尔科特斯,他的到来还有些传奇色彩。前些日子共盟国与英国政府谈判时,恰好得知英国政府内部竟然存在一支亲太平天国,或者说亲中国百姓的势力。这支势力原本很弱小,但自从共盟国成功俘虏了那三千英军后,这支势力就开始极度扩大起来。这倒不是说英国人有多么文明,而纯粹是因为他们不喜欢做赔本生意罢了。

如果敌人是弱小的大肥羊,那他们无论如何都要冲上去咬上一口的。如果敌人是强大的猛犬,那他们就要掂量自已的斤两了,万一上去肉没吃到,自已反而被咬了一口那就吃亏了。也即正是因为与共盟国作战的风险太大了,所以英国内部的反清力量才开始增长起来,因为继续帮助清廷作战已经成为一笔很不划算的生意了。

在了解到英国内部存在这样一支亲中国的派别后,冯万难立刻就派人前去联络了这支势力的首领——赛克斯上校。赛克斯上校虽然是军人出身,但却是个标准的英伦绅士,很反感野蛮的屠杀,富有同情心及人道主义精神。

当赛克斯上校听说共盟国派人来找他时,几乎是跳着从沙发上跑来迎接的,他对共盟国实在是太好奇了!

在很久以前,赛克斯上校就经常为太平天国的活动辩护,在那个时期赛克斯往往是孤立的,因为太多人,太多证据,证明太平天国并不是一支擅长建设的力量,而是一支注重毁坏的力量。不仅在中国的西方人恐惧太平天国,就连许多中国本地的农民都恐惧太平天国。

毕竟旧式的农民政权,注重的依然是榨取民力,而不是发展生产力。太平军所过的地方,往往要捐钱,捐粮,乃至人都要捐走。如果说在和平时期,太平天国恐怕还会采取比较平和的税收政策,但在战争时期,尽可能掠夺一切资源并将其转化为军事力量,这样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

但正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这种掠夺本身又会促使百姓转而敌对太平天国,最起码也会选择中立,这就使得太平天国的民众支持度在不断下降,同时又变相增加了西方人的恶感。对于强盗的厌恶,这些有钱人的感受往往比穷鬼更为深刻。

但共盟国却给人一种完全不同的感觉,共盟国所过之处,除了对富户进行捐税外,从不对任何穷苦百姓征税,甚至许多时候还给百姓偷偷分粮。而且即便是对富户征税,共盟国也往往给富户一条活路,这就使得富户并非十分敌视共盟国。

共盟国的文明行径,不仅引得了百姓的一致好评,就连西方人对其的评价都相当之高。尤其是那被俘虏的三千英军,他们在被俘虏期间,不仅自身财物得以保存,每日的食品供应也相当不错。生病了还会得到及时的医治,红军士兵也并不对他们进行任何侮辱性的惩罚。

这些士兵回国后,立刻就对英国全方面地进行了对红军的宣传,毕竟如此文明的军队,他们可能一生都没见到。平等友善和蔼地对待战俘,这可是连最文明的英军也做不到的事啊!

这样文明的国家,这样奇特的军队,自然立刻引起了英国社会从上至下一致的好奇。当来访者提出希望赛克斯帮忙多多介绍优秀的工业人才支援共盟国建设时,赛克斯几乎是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更为难得的是,从那以后冯万难就与赛克斯之间建立了一个联络站,关于共盟国的消息介绍几乎日益不绝地传到赛克斯那,再由赛克斯投稿到英国的著名报纸中。这些报纸不仅担负着介绍宣传共盟国的任务,也将共盟国的纲领、思想等一并宣传出去,而这一下子就引起了英国许多著名思想家以及活动家的好奇心。

威尔科特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来到共盟国的,作为有名的贵族后代,从小威尔科特斯就异常聪明伶俐,异于常人。其长大后,更是考入了剑桥大学,作为其荣誉学生光荣毕业。

毕业后,威尔科特斯更是受聘于多家工厂,享有极高的待遇。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生活富足快乐,这就是威尔科特斯的一切。

但威尔科特斯却对自已取得的这一切并不满意,身处工厂第一线的他,自然理解工人们平常所遭受的那一切触目惊心的待遇。极长的工作时间,危险工作带来身体的伤残,微薄的薪水,麻木的精神与肉体。这一切的一切,都在不断地冲击着威尔科特斯的心灵。

威尔科特斯本想忽略这一切,因为他毕竟是个普通人,他没有能力去改变这危险的一切,对他来说,只有不想这些灰暗的事,他才能够去感受快乐。但是当看到一本名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小册子后,威尔科特斯决定停止欺骗自已了,他决心要做些什么,就在这时,威尔科特斯看到了共盟国的介绍,他立刻就选择抛下一切,赶往他梦中所期望的国度。

经济落后,人民愚昧?这不正好是他大展身手的好地方吗?只要给他五到十年,他完全有把握把这里变成真正的人间天堂,一个工业发展为了人民,而不是反过来伤害人民的天堂。

然而即便是这样的威尔科特斯,这样有才能的威尔科特斯,在听到冯万难的计划后,也只得无奈地说道。

“我很抱歉,冯万难阁下,但您的计划,恐怕无法实现。”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