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皇宫,慈禧正坐在大殿中翻看下面官员送来的报告,报告显示江西的匪逆不仅极其凶悍把当地的清军一扫而空,甚至悍然在江西建立了伪政权。当看到这个什么伪政权叫什么共产主义代议国时,慈禧就知道定然是个狗日的赤匪穿越了过来!
是的,如今占据慈禧意识的也是个穿越者,这个穿越者原名叫杨子姗,是个标准的精神满族人。
同时她的穿越带有极大限制,她是魂穿,而且每次只能穿很短的一段时间,时间一到,她的意识又会回到她所处的现代世界中。这就代表她没有办法完全按照自已的意志来改变历史,只能时不时地通过各种精神暗示的方法来改变慈禧本尊的意识,只是这种改变往往类似于精神攻击,会使得慈禧有时候在外面的人看起来很像发疯。
本来杨子姗想着,按照自已的聪明才智,必能将大清打造成真正的世界一流帝国,到了那时,整个世界都要臣服在她的脚下!
但是自已穿越过来的这个世界十分奇怪,与历史上的记录有诸多不同,而直到今天这份报告被呈递上来,杨子姗才终于搞清楚了怎么回事。他妈的,她穿越过来的这个世界进了脏东西了!
可惜,自已如今虽然掌握了一个如此庞大的帝国,但手下的人却太不堪用了。
如今的八旗只是个空架子罢了,基层士兵只想着混吃等死,高层军官哪个不是家财万贯?八旗兵如此,绿营兵就更不堪了。
本来杨子姗想一口气把这些蛀虫全都裁撤掉的,但她从慈禧那获得的意识却在警告她不要这样做。封建统治者的权力并不是至高无上的,她也会受到手下官员贵族的牵制。八旗兵、绿营兵毕竟是国家百年来赖以依靠的武装力量,不知道多少王公贵族牵扯到其中,朝廷中不知道有多少官吏和这两个组织利益相关。
因此无奈的杨子姗也只得从长远考虑出发来改革国家的弊病,建立新式的军队,并以此稳固自已的政权。在对内方面,她主要采取的是裁撤弱军与增补强军的方式。绿营兵大多臃肿,地方汉员也支持裁撤,这方面比较好动手。全国六十万的绿营兵,杨子姗准备三年内就裁到三十万。
至于八旗兵就不好动手了,说白了有关系的太多了。诸多掣肘下,杨子姗也只能做出五年内裁五万人的决定。
而裁军只是一方面的,根本还是在于新式人才的培养,因此杨子姗准备了大规模的留学计划。
派出去留学的学员则从满人中地位较低,上进心较高的家庭中选取。被选上后,要先经过一段时间的西式教育,等到合格通过后再送往西洋留学。与此同时,杨子姗还大力聘请西洋的教官,用节约下来的军费组建新式的八旗军队。
杨子姗一开始也曾对汉人给予过希望,但沈葆桢和韩进春两个没用的东西不还是一败涂地?大量的汉人军队直接倒戈投奔共匪,倒是满人全都战死,一个投降的都没有。再说如今她在这个世界的身份是慈禧,就更需要一支强大的满人军队用来拱卫自已。
这样不出几年,新式军队练成,留学的学员归来,她就能立刻拥有一支样板的近代军队,靠着这支近代军队她将拥有绝对稳固的权力,即便各处叛乱她都不怕。到了那时她就有足够的力量一举扫清朝中的反对力量,按照自已的意愿开启大清近代化的进程。
只要给她个四五年积攒力量,她保证将境内的匪患一个一个全都扫除!
对于自已当初随口乱扯的话变为现实这一点,冯万难是丝毫没有预料到的,但这并不妨碍他意识到如今的清廷统治者并不好对付。清廷那边的消息他也知道点,什么派留学生,请洋教官,这些都是标准的落后国家进入近代化的流程。虽然历史上大清的洋务运动,但纵观清朝的历史来看,清朝确实是一个不断在变革的国家。甲午战败后,清朝灭亡的恐惧感不也刺激了清廷进行了进一步改革吗?
那么如今自已打出了这一顿逆天操作,国内四处又是动荡不安,家奴可比友邦危险啊!友邦最多一次吞掉自已一两块地,家奴可是能把自已一口吞掉,在这种危局下,大清完全有可能被迫地提前开启近代化进程,就如同历史上的沙俄一样。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共盟国如今的处境就相当不妙了。不管名义上叫什么共产主义,实际上的共盟国占据的只是多山地、少人口的江西,这种条件下发展工业是相当困难的。若是打打封建化的大清还有些胜算,打一个实现近代化的帝国主义大清呢?
除了这些长远考虑外,共盟国如今的情况也可以说极其糟糕。正所谓地盘越大,麻烦越大,原先的人口只有一百万时,各地的麻烦冯万难还能勉强处理过来。人口扩张到一千万后,再靠冯万难直接处理就不现实了,他必须要学会搭建各级政府机构。
更为麻烦的还是在于经济问题,江西全境解放后,江西全境的经济遗留问题就都需要冯万难来解决了。这是怎样一个烂摊子啊!到处都是抛荒的土地,荒芜的城镇。破损的道路桥梁,崩塌的堤坝,这些全都要冯万难来去修复。
更为麻烦的还是人口问题,江西解放后,人口暴涨,直接从1200万飙升到1700万。除了清查出一些藏匿起来的黑户外,人口最大的流入因素还是从外省的流入,保守估计这些流入人口都有3、400万人。之所以流入这么多人口,倒不是说百姓们对共盟国多么向往,而是因为他们是被赶进来的。
自从共盟国立国后,清廷虽然没有进攻共盟国,但却从四面对共盟国进行了封锁,毕竟共盟国占据的只是江西这一块地盘,这地盘东面是福建、浙江,北面是安徽、湖北,西面是湖南、广西,典型的四战之地,敌人可以从四面八方向你发起进攻。
也就是说,如今的共盟国刚好处于清廷的军事包围之中。更为麻烦的是,清廷还对整个共盟国进行了经济封锁,重要的物资,人员都不允许流入共盟国。在这种情况下流入的几百万人口是从哪来的?是清廷故意赶过来的。被赶过来的几百万人口中,几乎全是老弱病残,很少看到壮劳力在其中。
典型的游牧民族战术是掠夺最重要的男性壮劳力,然后把其他一切不重要的人口全都屠杀掉。因为男性劳动力立刻就可以拿去干活,产生收益,老人小孩妇女这些都属于没法干重活的行列,养着也是白吃粮食。反正掠夺女性的目的也只是在于生育劳动力而已,我直接抢劳动力就可以跳过生育这个环节了,如此何乐而不为?
说白了,清廷故意把一大堆人口负担当做包袱一样甩给了共盟国,这些人口留在他们土地上是个祸患,只会白吃粮,吃不饱又会闹事。不如丢给共盟国,让他们来照顾这些人口,你不是自诩人民的政权吗?这些老弱不是人民吗?照顾不好他们不就刚好说明你们政权的虚伪吗?
这一招可谓极其阴毒,若是冯万难拒绝接收这些难民,那么在政治上自已就陷入极大的被动中,不仅是清廷会大造舆论,就连自已国家内的人都会对他产生怀疑。但若是接受的话,凭空增加了三分之一的嘴啊,那得多吃多少粮食?像小孩这种,不养个十年根本不能成为劳动力,这得是多么恐怖的先期投入?
面对这种困境,冯万难还是选择咬咬牙把这些人接受下来了,这倒不是说他圣母,而是他认为他有能力克服这样的困难。
对于人,往往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只是把人当做好用的工具罢了,既然是工具,那自然是越好用越好,不合格的工具只配淘汰点。对于这种人来说,妇女老人小孩都只是弱劳动力,是不合格的工具,是必然要被抛弃掉的存在。
第二种观点则认为,人不是工具,人是劳动的主体,人可以创造工具,人可以使用工具,人可以按照自已的意愿改变劳动的形式,从而彻底发挥人身上存在的潜力,冯万难则持第二种观点。
妇女老人小孩这些弱劳力,看似无用,实际上他们的弱主要体现在力量不足而已,如果安排一些对力量较轻的活给他们,他们未必不可胜任。
只是接收完这批人后,共盟国的粮食压力,将达到一个惊人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