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8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党中央正式宣布“文化大革命”结束。
汪枫也结束了流放的生涯,回到了哈尔滨。上级也为他平了反,不过图书馆的工作已经没有了。汪枫回到了佳木斯,在堂弟秋林的食堂帮厨。
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两年中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中国人民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冲破了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许多旧观念,摆脱了思想上的枷锁和禁锢,振奋起革新创造精神、开拓进取精神、实干兴邦精神,激发人民空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后的几十年,中国人民创造出一系列领世界惊叹,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时间来到了八十年代。
汪枫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凭借人生的阅历,加上自已通晓中、日、俄文的便利,与秋林一起做起了边贸生意。一方面从中国南方和东北收购小麦、稻米、布料、小家电等生活物资,销往粮食等物资紧缺的苏联,一方面从苏联进口便宜许多的动物皮货,运往广东、江浙销售,差价达到几倍、甚至几十倍。尤其是1989年开始,苏联解体,经济崩溃物资紧缺,汪枫的生意越做越大,赚取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后来,汪氏集团成立,汪枫任董事长,汪秋林任总经理,汪秋雅任财务总监。集团业务宽泛,涉及对外贸易、农资销售、家电进出口、电子配件、手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房地产等等。成为了当地纳税大户,知名的民营企业。
有一年,汪枫到香港出差,下榻香格里拉酒店。这天下午,汪枫正在一楼喝咖啡,有一个身着深色西装的年轻人来到了他的对面,掏出一张名片,恭敬地双手奉上,说道:您好,汪先生!我们董事长请您过府一叙。汪枫接过名片,立时动容。原来名片上清楚地印着:寰亚集团总裁 孟凡彪。时隔几十载,对方竟然找到了自已。看来,不管是不是鸿门宴、威虎山,都要剪一剪,闯一闯了。
汪枫跟随黑衣人坐上了加长林肯车。车子在铜锣湾地一处别墅区停了下来,门口早有管家和保镖迎候。进入大厅,在门口被保镖搜了身,然后汪枫被领入了一间内室。室内光线昏暗,墙上挂着壁灯,仅能依稀辨认周围地事物。
一人端坐房屋正中,手持念珠正在念经礼佛,面前供奉着佛祖塑像。
听到来人了,那人停下诵经,悠悠扭转头,似笑非笑地看着汪枫。汪枫仔细观察,终于看清了对方地容貌。除了头发几乎全白,看样貌不是佳木斯军统站地孟站长还能有谁,有这样地笑脸?
孟凡彪撑住地慢慢站了起来。看出来,他也苍老了不少,毕竟也是年过古稀地老年人了。孟凡彪说:自从东北一别,我一直在牵挂着你。也曾找过你,收集与你有关地信息。最近,才从香港商会了解到你地讯息,这不,一有空隙,我就赶来了,一是确认是不是你。二来,也验证一下你这些年地变化和真伪。
汪枫首先感谢站长地栽培,然后说:我被抛弃了近二十年,连基本地生活都没有保障,生如丧家之犬,死若飘渺浮萍,都是天涯沦落人,何必又相残?
孟凡彪接着说道:汪老弟,都过去几十年了,你怎么还对我耿耿于怀呢?不是我不想,形势变化出人意料,谁想得到从哈尔滨一别,就再难以回去了啊!不过,我对你可是一直关注着呢。从各方反馈的信息看,你是一个优秀而信念意志坚定的特工。那么多年,受了那么多苦,即使面对严格审查,也只字不漏、严守秘密,我没看错你。我代表情报局感谢你的坚守。
汪枫表情不变,直视着孟凡彪。孟凡彪接着说:现在,你的生活应该是没有问题了。你放心,生意方面我这里会全力支持。另外,我还负责情报局在香港的一些外围事务,如果有需要,还可能会麻烦你。你看,如何?
这才是对方约见的真正目的。汪枫心里非常清楚。在台湾当局看来,当初留下的基本上都属于弃子。如果现在没有利用价值,鬼才信他们会找到你,帮助你做生意。想了一想,汪枫平淡的说:老孟啊,您也看到了,我也是接近六十岁的人了,只是做点小生意,养活公司一帮人罢了,也没有其他的想法。再者说吧,您看我也没有什么能力了。恐怕也帮不上什么了。
孟凡彪仿佛早有预料,像是以前在佳木斯一样,给你谈话之前早已将所有的处境应变了然于胸,主动权始终掌握在他的手中:汪老弟啊,不是哥哥说你,干咱们这一行,一入行就脱不干净了。虽然大陆给你免除了处罚,但是如果这边再露出一些消息过去,你想会怎样?
威胁。赤裸裸的威胁。威逼利诱,逼你就范。
汪枫岂能让他唬住,呵呵笑了起来:老哥哥呀,你看看,这把老骨头了,也没什么可怕的了。可孟凡彪的下一句话,让汪枫一下愣住了。孟凡彪淡淡的说道:你那未婚妻可是在大洋那边呢?你不想知道她的近况吗?
汪枫猛地抬眼,不可置信的望着对方:你,你们知道她的下落?
孟凡彪笑了笑,说:不仅知道,而且一直知道。这下,你明白了吧。
汪枫呆住了,许久没有回答,长长嘘了一口气,仿佛吐出了长久淤积的心思,反而清爽了许多,这是那么多年,第一次听到叶芸的消息。不管怎样,平安、健在就好!
接下来,毋庸多叙。双方约定了下次见面及联络的方式后,就分道扬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