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户人家,全都是二榜进士的出身。
而就算是在进士行列里,他们也都是佼佼者。
家世普通或者说寒门子弟在京城有多难出头呢?
大昭朝建朝短短几十年,不过基本制度直接承袭前朝,等于是在站在巨人肩膀上做文章,自然是很快就适应了下来。选拔人才方面,更是发展了科举考试。
但是,一个人拼命苦读,最后考到状元,起点也不过六品官。往后就只看你的办事能力和协调更方关系的能力,若是拼不过别人,你还是爬不上去,顶多只能熬年限。
对比世家子弟蒙恩荫入仕,动辄五品四品,简直不值一提。
更直白一点,大昭朝每三年一位状元,算上恩科,大昭朝至今出过十余位状元,现在他们都在哪儿呢?
入仕之后,如果你平步青云,一步一步爬到更高的地方,状元这个身份绝对锦上添花。
但是没有足够的家世和能力支撑,谁在乎你是不是状元。
“我们初来乍到,你备两样特产,去邻居家拜访一下好了,其他不必强求。”林振文和梅廿说。
以他现在的举人身份,要想和人相交有些不自量力,倒不如平淡着来。
“好。”
只是没想到林振文考虑的多,邻居们反而都十分热情。
林振文和施彩华正在用膳,一边商量着回施家的事情。
成亲之后女方再回娘家叫回门,而不是回家,不过施彩华现在已经不在乎这个了。她只是想回去看望祖父,也让祖父看看他孙女婿。
正在这时候,梅廿突然领着人进来了,身后还抬着一大筐东西。
“怎么回事儿?”林振文不明所以。
“主子,这些都是邻居送过来的,”梅廿也有些诧异,到现在还有点儿回不过神来。
“什么?”
林振文放下手里的碗筷,走过去看,大都是当下能吃得上的时蔬,另外还有一些干菜,和他们各自老家的特产,他就看到了半条金华火腿。
京城这个地方因为气候原因,冬天根本见不到绿叶菜。
他们这一路上从南到北,虽然节气也是原因,毕竟他们在路上花费了不短时间,但是气温确实降了好多。
在江安府城的时候他们还只着单衣,到保定就直接换上了夹衣,现在也就是正午出太阳的时候暖和点,早晚都很很凉。
这些菜应该是他们在自家的棚子里种出来的,长得不咋好看,但想也知道是精心种植出来的,真要算起来,这份回礼不算小气了。
“这……”
林振文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他们送来的这些东西,要说贵重那也确实贵重的,但这明显是熟人之间的来往。大家对突然搬过来的邻居,原来这么客气的吗?
“既然如此,把我们昨日在保定买的点心小吃整理出来,攒几个食盒,给三家送去吧。”
礼尚往来,若是双方都客客气气的互送礼物,就比如他之前吩咐梅廿送去的特产礼盒,那也算是全了面子。
但现在另外三家明显表示出了善意,林振文便不吝于回应。
吃过早膳,趁着梅廿收拾去施家要带的礼,这是新女婿第一次上门,自是要备重礼。
全部弄下来,一辆马车都打不住。
里面有一部分是直接从豚山县带过来的,例如那枚玉佩和绿如意,就是何氏专门给他准备,让他走施家亲戚的的时候带上。
另外还有沙参,腌梅,其他还有在江安府淘来的字画,孤本和采购的特产,另外一部分则是在保定府置办的,大都是当地特色吃食。
林振文和施彩华则去参观院子。
“这个宅院的布局和家里有些相似,”走着走着,施彩华突然说道。
同样都是中路前院正院后院,然后东西各两个跨院。就算林家人全部进京也住的开,并且全部人都能互不打扰。
“发现了?”林振文笑着说道,“只不过地方要比家里小些。”
施彩华笑着看向她,“林振文,请不要得了便宜还卖乖,知不知道要是把咱们家搬到京城里来,单单是地皮没有几万两银子就下不来。”何况这个地段,也不是拿出银子就能置办下来的。
林家庄子在建造和设计上真的很不错的,只是很多时候都体现不了它的特色,哪一间青砖绿瓦的院子里晒满苞米麦子大豆,都雅不起来啊。
刚去的时候施彩华也很不适应,但是很快她就接受了。那时候她已经明白普通百姓的生活里,实用永远大于欣赏价值。
他们现在住的这个宅院的布局,非常方正,占地面积也大,在施彩华看来,恐怕当初只寻找就费了不小的功夫。
林振文,还真是一个让人羡慕的人。
“怎么了,”察觉到施彩华用陌生的眼神看着他,林振文有些疑惑。
施彩华摇摇头。
这边了,梅廿终于准备好了。
林振文和施彩华没有再耽误,坐上马车立刻出发。
他们此去施家,最主要的目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