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树木上的树叶已经全都枯黄,掉落一地,京城的冬天来的出奇的快。
很快,林振文就体会到了京城冬天的风,刻骨刺痛。真的很冷。
林振文和施彩华决定提前烧炕,果然一下子就暖和起来了,写字作画也不用缩着受了。
不禁冻的林振文也开始裹狐裘,不过只在马车上用。
折慈这段时间恢复的还算不错,明大夫劝他继续歇歇,但是有些事情不是劝就能解决的。慈亲王身上的担子重,在其位谋其政,他需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来。
林振文在折慈能够自由行动之后,隔着时间长点又去了蓝府两趟。
现在没有人知道他哥在蓝府疗伤,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反正他是去和堂兄讨教学问的,和慈亲王有什么关系。
时间过得飞快,冬月之后就是腊月。
初六的早上,林振文接到了他爹娘送来的节礼。
林振文和施彩华并排站在影壁墙旁边,看着一辆辆马车走进门,他问旁边的梅廿,“我爹娘到底送了多少东西来?”
“不多不少,正好半船。”梅廿已经核对了礼单,确定没有错误,才让他们往家里搬。
“啊?”这都赶上进京时所有人以及行李加一块的量了。
接过梅廿递过来的信,拆开看,林振文才知道不只是家里准备的,还有梅先生也赞助了一些。
不仅仅是腊八节,包括过年,年节里走礼,上元节,林振文他们该用的表礼都给准备好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即使远在千里之外,也得为儿子操心这些事情。
第0191章 ? 第 191 章
◎过年◎接到来自豚山县的物资之后, 府上着实忙了好一段时间才把东西整理出来。
其中一部分吃喝用,又分出两份给梅府和蓝府送去。
能在京城吃到家乡的味道,实在很难得。其实这些东西在豚山县好些都不值钱, 但是一路运到京城, 花销可真是不小了。
行船只能走一段路, 剩下的全都要陆运, 镖局收费标准可不低。
就连林振文都那么认为, 足以说明这笔银子真的相当可观。
师祖和师伯那边,林振文也当心意, 以他家先生的名义送过去了一些, 这样两边压力都小点。
自从来到京城之后, 师门都对他十分照顾, 他清楚这种照顾其实不是对自己, 而是对梅雪臣。
林振文本办法感觉的出来, 不过人在异地他乡,能有两三朋友, 遇事求助有门就已经超越大部分人了, 他也不能多奢求什么。
至于他哥,那肯定是没有这个口福的。
来到京城之后,他们的消息网闭塞了很多。
这里有权有势的人太多, 尽然他们各自被很多人盯着, 想要隐瞒一件事情也并不容易, 林振文他们也辗转知道一些情报。
在这之中,慈亲王最近朝六部开刀的消息尤其突出。
林振文看着这个情报, 久久不语, 转身去了书房。
对他来说, 当务之急是会试。
京城的十二月, 泼水结冰,林振文和施彩华每日早晚会在院子里跑两刻钟,为了锻炼身体,也为了适应相对艰苦的环境。
当然后一项是针对林振文而言。
他没想到京城会这么冷,根据前世的经验,应该还在绝大多数人能适应的区间内。
不过每个历史阶段都有对应的气候变化,并不完全一样。
现在的京城比往后是要冷一些的,或许其实按照豚山县的地理位置,比较而言也没有后世暖和。
散完步,两个人会去书房待一个时辰,正院就住他们夫妻两个人,索性便把东厢房变成了两间书房,两人各占一边,互不干扰。
林振文看书制文,施彩华看书作画,有时候看看家里的账本,算算花销。
转眼就到了除夕,今年对他们来说是尤其特殊的一年,院子里全都是背井离乡跟着他们到京城来的,作为主家,林振文和施彩华当然不会吝啬。
赏银一早就发下去了,是豚山县时的两倍。
林振文亲自写了一副春联,两人一起贴在堂屋门旁,剩下的就由梅廿去安排。
噼里啪啦鞭炮起,午饭吃饺子,晚上团圆饭。
林振文倒是没有因为家里人不在身边感到伤感,一来他爹娘年纪不大,身体健康,再加上姐姐就在他们身边,这让他无比安心。
施彩华也尽量打起了精神,她十分想念爹娘,还记得他们刚走的那年,她快把眼睛哭瞎了,却也明白已经走了的人就不会再回来。
她现在唯一的执念就是有朝一日要替爹娘讨回公道,这并不简单,毕竟幕后之人就连祖父都不敢提,所有知情人都集体装了哑巴。
她以前把念想放在林振文身上,但连着被拒绝两次,头一次他们刚认识,后面一次是对方察觉到她还惦记着这件事。
那时候他们的感情还不太深,给出的建议客观而冷静。
随着时间流逝,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