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做了。”
林振文留下的时间毕竟有限,这些人主要还是和丁留娣来往。
“好,我知道了。”
出乎预料,却好像又在预料之中,丁留娣把秦掌柜摆在了掌柜的位置上。
“迂腐固执,这样的人虽然不好相处,在做事情方面却是一把好手。我为主事,以后可能要压他一头,他性格上的缺陷对我反而有好处。”丁留娣说的直白。
林振文当然没有啥意见。
次日,利群饭馆便以初步形成的管理层规模出现在了众人面前,打头的赫然是一个女子。
丁留娣在县城利群饭馆的时候都是以中性打扮,那时候她年纪尚小,尤其年少时候身体吃了亏了又瘦又小,女性特征并不明显。
这两年她日子顺遂,营养跟得上,越来越像一个姑娘家。
所以到省城之后,她虽然还是以稍微中性的扮相,衣裳很少有小姑娘喜欢的花红柳绿,头饰也是一根竹钗,却不能再掩饰女子的身份了。
都是年轻人,虽然有人看不惯此事,却没人主动说什么。
席面准备的是利群饭馆最擅长的八碗外加烤沙参,沙参鸡,一共十道菜,寓意十全十美。
今日掌勺的是县城利群饭馆的大师傅,他原先是梅香楼大师傅的学徒,学了个半拉,就到利群饭馆发光发热来了。短短几年到现在,他的徒弟不少都已经出师。
烤沙参的更是阿大。
烤沙参这道菜要费些功夫,索性阿大已经做了好几年。
利群饭馆原是最不需要担心沙参用的,也不看看林振文家是做啥的?
他说要新鲜沙参,阿大便带着货乘药材行的船直接来了府城。
与席众人是既惊讶又惊喜,“这道沙参鸡是复刻四海酒楼的沙参鸭?滋味真不错儿。”
“这你可猜错了,沙参鸡这道菜出自豚山县梅香楼,不过方子却是在振文手里。到现在梅香楼每卖出一道沙参鸡,他还能拿着分成呢。”梅俏生语气里充满骄傲。
“不过原本他能琢磨出这道菜只是想把自己家里的沙参卖出去,并未多想就是了。”蒲奕辰把话接过去。
“豚山县,蒲兄梅兄,你们说的该不会是榆阳沙参吧?这么有名的东西竟然也愁卖。”
“正是榆阳沙参了。它也就是近来名声才传出来,但其实沙参已经种了小十年。”
“我看你们那位兄弟也像是读书人,这回……”
“他比我们小上几岁,不过下一年八成要下场,明年是乡试年,兄台大可能和他遇上。”
“听蒲兄所言,似乎对他的学问很有信。”
“那是当然,振文学问是极好的。”梅俏生也凑过来。
因为打着“以文会友”的旗号,演习的下半阶段就是行诗令。
梅俏生不擅长这个,再加上他对自己院试时取得的成绩心虚,总觉得自己没有什么能力,只是运气好。
为了参加这次宴会,他在屋里苦读了两天书,但刚才和其他考生交流的时候还是露怯。
他现在感觉考中秀才,也不见得是个好事,他就非常担心自己被拆穿,想想就觉得丢人。
他把林振文拉来挡。
有人替补,其他人当然没意见。
另外他们才刚听蒲梅二人跨过林振文的学问,大家也想试试他。
事实证明,林振文的学问接受的住拷问。
这场宴会一直持续到子时,多数人选择回自己的客栈休息,也有几人直接睡在到了利群饭馆的五楼。
之后几天,利群饭碗口碑发酵。
第0146章 ? 第 146 章
◎府城行(九)◎不管是林振文还是其他人都以为利群饭馆的客人爆满盛况只有在豚山县那一次, 也就是蒲梅二人考过县试那回。
不过那时利群饭馆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厚度,虽然说是为讨个好彩头,但一家饭馆的受欢迎能持续下去, 归根究底还是它自身的实力。
万万没想到, 这样的盛况在府城, 利群饭馆初开张时再次出现了。
江安府文学盛行, 大昭朝建朝至今, 凡是以文出名的士人,过半数都是江安人。府城作为一府风气集中地, 从上到下自也是极其推崇德才兼备的文人。
而科举考试作为最能检验一个人才学的方式, 每年张贴红榜, 都能受到全城人的关注。蒲奕辰作为案首, 自然受到最多的关注, 仅放榜当日, 就有很多人知道了利群饭馆。
后来利群饭馆挑大梁举办文会,更是完满结束。
那日来的人里便有时下江安府最受推崇的风流才子, 林振文后来听说凡他出现之地, 必会引起追逐围观。
感觉和上辈子的追星差不多。
总之那位回去之后,连写三首诗来描述烤沙参和沙参鸡,用他的话讲, “回味无穷入心扉, 便有千金扭头推”, 意思就是这菜味道好呀,当是时给我千两银我都不换。
又说“鸡鸭味好美, 我先选前者”, 这就是拿沙参鸡和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