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卡卡小说网 > 其他 > 科举文堂弟奋斗日常 > 分卷阅读217

们在梅香楼都能说得上话。不过,林振文把和梅香楼的交接问题全权交给了梅俏生,自己从不过问,第二个问题也因此迎刃而解。

除此之外,他们在村里采买青菜,猪肉,鸡蛋,这个决定方便了榆阳村村民,让他们不必到集市和县城就能把要卖的粮食卖出去,仨人因此收获了很多感谢,为后来他们在村里走动打下了善意基础。

这其实就可以算作第三方面的问题了,仨少年先前忙活了好一阵,不过蒲同贤听前听后,其主要作用的就是林振文。

这几日,梅溪学堂升班考,三个人都被拘在学堂,饭食摊子却没有出乱子,足可见他的能力,起码识人能力很是不错。

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能用人,能用合适的人,是必备能力。

蒲同贤想起之前他和林振文见面,对方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甚至直白的说出来“我就觉得我们仨配在一起是能做成一些事的。”

原以为那已经是出乎自己的意料了,却没想到这还有更加意料之外的。

蒲同贤自然早就知道榆阳村的沙参,因为品相不错,药材行每年都要走出去几批,上面盖的就是豚山县的牌子,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上回他们给京城送节礼,还专门备了几盒新鲜沙参。

之前,他只是高兴治下百姓有了养家糊口的活计,却没往深处想,不妨有人替他想出来了。

把豚山县变成“沙参县”,也亏得他敢想。

这要是做成了,可都算做是他这个县太爷的功绩,到那时候恐怕真不得了。

沙参这种作物,虽然两到三年成熟,但是价格高,产量也不低,总是比粮食要挣钱的。

蒲知县越想越激动,用晚膳的时候他罕见的问起林振文的情况。

蒲奕辰想了想,“振文家前段时间买了个山头,有几十亩地,听他说大致已经整理出来了,准备用来种沙参,葛根和果树。”

“前段时间我在他家,听他父亲说他家准备把山头脚边儿的老河沟垫起来,还说老河沿的土恐怕不够,想趁着这次豚水清淤,把那块地方填平呢。这样一来他家又能多出十几二十亩地。”

“振文他哥的意思好像是这些地不用来种粮食,说要整个围起来弄成个庄子,我瞧着有山有水的,环境还算不错。”

蒲同贤突然想起林振文文章中提了一嘴,说那些对策是他和兄长的日常讨论,便随口问了一句:“林振文的兄长是个什么样的人?”

蒲奕辰摇头,“还没见过呢,上回去振文家,他正好跟着药材行的季掌柜去了府城,中间回来了一趟,这又出去了。”

“如果不是和对方根本没见过面,我都要以为他是故意躲着我们呢。”

“父亲,奉叔,你们是不知道,振文经常把他哥挂在嘴边儿,对方是他的启蒙老师,寻常他有了疑惑,对方总能一针见血的给予意见。”

“我是真的很想见一见他的兄长。”蒲奕辰的语气有些羡慕,他是独生子,又因为身份的关系和族里兄弟姐妹都不亲近,瞧见林振文有个如此亲近的兄长,他都有些羡慕。

“这样说的话,林家长子也是个明理的人了,他可有在读书?”

蒲奕辰摇头,“听振文说似乎没有在读书了,刚开始是因为家中贫穷,恰逢振文拜师梅二爷后来了梅溪学堂,后来虽然很快家中就有了积蓄,他却不愿意去学堂。”

“还有啊,父亲,虽然是振文的哥哥,却算不得林家长子,他姓折名慈,是林家伯父伯母逃荒路上收养的孩子。”

蒲奕辰话音刚落,就见蒲同贤和奉杰同时抬头看向他,脸上是掩饰不住的震惊。

“你说林振文的哥哥叫折慈?”

蒲奕辰感受到了一些不寻常,“是啊,听振文说,折是他哥身上的印记,虽然不清楚是不是姓氏,但总归和他的身世息息相关,至于慈,振文倒没有多说。”

“是吗?”蒲同贤轻笑,“却是个贴切的名字。”

“父亲认识振文的兄长?”

蒲同贤给了个抹棱两可的反应,“算是吧。”不过,他认识的不是林振文的兄长,而是他的兄弟才对。————林振文一直等着刘夫子阅后,把文章还给他,谁知没有等到文章,却先等来了他哥。

听梅廿说他哥正在学堂门口等他,林振文吓了一跳,他转头就跟刘夫子告假走了出去。

离老远,林振文就看到了他哥,对方身着象灰色袍衫,头戴竹节发冠,背靠着墙壁,低垂着眼眸,不知道在想什么。

他小跑过去,“哥,你怎么过来了?”

林振文心虚的左右看看,幸亏这个点大家都在上课,并没有几人经过。

折慈看到好笑,伸手拍拍他的脑袋瓜儿,“做什么像做贼似的,你哥就这么见不得人?”

“哪是因为这个,你不是不想被瞧见,我是担心你呢。”林振文小声嘟哝。

折慈笑着打断他,“现在这些都没关系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