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人中,只有袁婉宜是一脸薄愁,因为她至今仍子然一人。
虽然她随父母在波斯国生活了三年,游遍了西域各国,幷与巴格达的三名爱徒——剑梅,格兰莎,雅丝丽三人义结金兰,但她仍极少有笑容现脸。
因为,铁梅她们三人均已成了波斯国三大贵族公子的妻子,而无人陪她聊天谈心。
更因为她一直无心上人蓝浪的消息。
虽然萧逸云嘱咐过中原武林人士,帮她寻找蓝浪。
但三年过去,蓝浪仍是音讯全无,这令她忧伤不已。
不过,最令她感到恼火的是西域各国的国王与王公贵族见她貌若天仙,齐不厌其烦向她求婚。
为了逃避那些无聊的应酬,她一再怂恿父母一起来中原。
因为她父母曾与沈令、西门冰几人约定今年春天去西蜀看一个人,这个人不是别人,他就是一生饱尝痛苦忧患的大魔头——秦深。
袁莺莺见女儿一路沉默寡言,悒悒不欢,心中大为不忍,便驱马靠近,柔声道:“婉儿,这次爹娘陪你一起再中原寻他,纵然天涯海角,爹娘也要为你找到他。”
另五人听了齐停止谈笑,朝袁婉宜看来,目光充满了同情。
袁婉宜看了一眼母亲,随即垂下浓密的睫毛,凄然一笑,道:“人海茫茫,如何去寻找?若他已不在人世,我们岂不要找一辈子。”
说着,眼圈一红,又要落泪了。
六人闻之,心中一阵恻然。
沈令驱马靠近她,安慰道:“婉宜,你不必悲伤,浪哥不是那种自暴自弃的人,我看他一定是躲在什么地方练剑。因为他与莫珊的父亲有三年在试剑大会上相见的约定,算起来,也该是时候了。我和月婵看望深哥之后也陪你去找他。”
袁婉宜感激地点了点头,却又不好意思地道:“那怎么能劳烦你们俩。“
王月婵驱马走来,娇笑道:“你看你,总要说些见外的话。咱们姐妹之间难道还分出个彼此么?再说,我们也有三年未到中原来,这次来了,一定要好好游玩个痛快。”
沈令听了嗔道:“你呀,别的不喜欢,就会知道游山玩水。”
王月婵白了他一眼,佯生气地道:“我又不是陪你玩,我是陪婉宜散心和寻找浪哥,这要你多什么心。你若看不顺眼就一个人回小仙岛吧。”
几句话逗得几个人开心地笑了起来。
袁婉宜嘴角边也露出了一丝难见的笑意。
笑声过后,萧逸云问道:“沈少侠,还有多久的时间才能见到秦深?”
沈令抬头看了看天,半晌才道:“若快马加鞭,只须二个时辰便可到达。否则,天断黑时夜到达不了。”
萧逸云道:“那我们就快马加鞭吧。”
他放慢马脚,靠近袁婉宜,温和地道:“婉儿,咱父女俩就先走吧。”
袁婉宜依言,在马屁股上抽了一鞭,与萧逸云一道向前飞驰而去。
袁莺莺见了脸上露出一丝愉悦的微笑,朝马抽了一鞭,和沈令四人一道向前驰去。
夕阳如,轻漫在四野时,沈令七人才赶到九羊村。
一路上,许多村民驻足相望,举帽凝视,他们眼中的惊叹与赞美之情令萧逸云七人有些不好意思,这也难怪,世居偏陋之地的人们,又几时见过这么多的俊男美女。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何况村里人们是一些没见过多少美貌人物的山野之人。
尤其是那名略带愁怨的绝色美女,更让一些大胆的年轻人争先恐后凝目观望,各自心情激动,暗生爱慕。
他们甚至连村西头的那位温雅秀美的江姓女子也没这个绝世美女的美得迷人。
“他们是一些什么人?来自何方?来此干什么?是找人吗?”
人们瞪着眼纷纷揣疑着。
在他们的惊讶、爱慕、赞叹、疑惑的目光中,沈令带着六人在村西头,重新走上三年前来过的那条小路。
因为小路的尽头便是江素素的家。
走着走着,忽然王月婵指着前面激动地叫道:“看那个抱小孩的人,是不是深哥?”
众人向前看去,果真一个人,正抱着小孩站在瑰丽的夕阳中,朝西观赏日落与彩霞,幷不时伸手指点,与小孩细语。
落日瑰丽迷人,更加壮观辉煌,在人们的眼中,也一直是象征这今日最美好的时光,及明日最美好的希翼。
沈令抑制不住心间的激动,他率先快马驰到那座熟悉的草屋前。
错镫翻身下马,朝那人急步走去,颤声叫道:“深哥!”
那人闻声转过身,奇怪地看着沈令,一声不吭。
众人一见,此人正是秦深,他们顿时露出了欣喜的神情,齐下马走向秦深。
这时,屋里的江素素与老石夫妇领着一个长相俊秀的小孩走了出来,见此情形,齐面色大变,不敢过来,只是远远站在台阶上,瞪大双目,惊惶失措地朝这边看来。
那躲在江素素身后的俊秀小孩沈令认得,他便是江素素的儿子叶飞扬。
很奇怪,尽管萧逸云七人十分激动地看着秦深,幷且沈令激动得热泪盈眶,但秦深仍呆呆在凝望着他们,一副素不相识的茫然神情。
良久,他才问:“你们是什么人?为何这样看我?”
他怀中的小孩长得十分俊美,那眉眼,那唇鼻,无一不极像他。
七人听了齐吃了一惊,疑惑地看着他。
沈令又上前一步,欢快激动地道:“深哥,你不认识我了?我是沈令,你的义弟啊。”
秦深迷惑不解地道:“沈令,哪个沈令?很抱歉,我不认识你。”
沈令听得心间一沉,神色立即黯然一片。
他认为秦深为了袁雪宜一直在怨恨他,之所以不肯认他。
王月婵见状,也走上前,焦急地道:“深哥,你不会不认识我吧?”
秦深摇头不语,双目仍疑惑不解地看着沈令七人。
七人相顾一视,心中顿生疑云。
忽然,秦深怀中的小孩朝王月婵娇声道:“阿姨,你真好看。”
王月婵心间一动,随即一阵欢喜,便不觉喜爱上这个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