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千万两银子,也许能撑三到五年。
而且这还仅是一次性的买卖!
如果能自产这样的物品,岂不是赚麻了?
这个世界上,不乏世家闺秀和豪门阔太们。
对她们来说,一两百两银子,简直微不足道。
也就是说,一旦生产出来,销路肯定不成问题。
喷洒后能散发香气,同时避免蚊虫侵扰。
这样的物品,哪位贵女会拒绝呢?
“查查看,这生意是谁在做?”
在介入这块市场前,方誉自然要弄清楚竞争对手的情况。
“你们去准备些高度酒,再找来薄荷和金银花。”
“殿下,您这是?”
“当然是要制作花露水,不对,是玉菊金露。”
“殿下也知道怎么做玉菊金露吗?”
两位侍女带着崇拜的眼神看着方誉。
当然,方誉并不会制作这个。
但他对这个过程还是有大致的了解。
下一步就是通过不断的实验和技术改进。
有时候,技术只是一层薄薄的窗户纸。
只需掌握正确的方法并愿意投入努力去验证。
那么自然就能取得成果。
两位女侍通过各种渠道,联系丐帮的人员来打探消息。
丐帮在这段时间内已逐步扩展并形成了规模。
打听这类几乎是公开的信息并不需要太多时间。
不到两个时辰,喻莺和邱嫦就已经将信息带回。
从事这种交易的不是他们魏朝的世家,而是来自遥远的大平。
传言大平有位能人能从花中提取百花精华,将这些精华用清晨的露水稀释后,便成了所谓的玉菊金露。
从一葫芦提炼的百花精华可以制作出1000葫芦玉菊金露。
玉菊金露的公开市价为160两银子。
由于各地物价差异,玉菊金露的零售价格也有所不同。
在魏朝京城的售价则为190两。
单独售卖的一葫芦百花精华价格则昂贵得多。
小小一葫芦百花精华据说价值达10万两。
且唯一的购买地点是大平!
许多能干的商人都是从大平购买百花精华,然后自行调制玉菊金露。
即便扣除旅途中的各种费用,其利润仍然非常惊人。
为确保途中安全,商人们甚至不惜花费巨资聘请八品武者护航。
听完她们的介绍后,方誉心中已有了计划。
显然,这个世界的玉菊金露与他所知的花露水的制作过程大不相同。
尽管他不了解具体的制作技术,
但他大致记得花露水的主要原料包括薄荷、金银花和除蚊草。
其余成分则是高浓度酒精。
酒精主要作用是挥发,起到辅助作用。
主要成分是薄荷、金银花和除蚊草。这三种材料干燥后与酒精混合...
具体工艺需要通过实验来确定。
但掌握了过程,制作起来就不是难事。
当然,还有一种更简单的方法。
将金银花和切成小段的薄荷放入罐中,再倒入高度酒精。
密封罐子后,将其放置在阴凉处。
大约七天后,罐中会形成绿色浆液。
过滤这绿色浆液即可得到花露水。
方誉在前世曾见过别人制作,虽然只看过一次,但他记忆犹新。
花露水的制作过程必须保密。
在王府的院子中,他设立了一个专门的作坊,由金锋侍卫守护。
只有两人负责具体操作。
这两人就是喻莺和邱嫦。
即使玉菊金露的价格再低,普通百姓也难以承担。
因此,只能定位于高端市场。
高端市场的特性决定了生产数量必须有限。
因此,最初的生产量两个女仆完全可以应对。
如有需要,还可以让江、林、海三个人协助。
实力决定了地位。
在不知不觉中,方誉对林秋枫的态度也悄然改变。
这类小事根本不需要林秋枫亲自处理。
一旦花露水生产完毕,如何进行销售呢?
方誉又一次想到了利用庆富元。
在明界郡,他自己缺乏销售渠道。
但庆富元的情况则完全不同。
这位通过二十余年,边境贸易积累了数千万财富的商业巨头,掌握的渠道本身就是一笔珍贵的资源。
方誉并没有选择杀鸡取卵的做法。
一方面,出于他的个性,他无法做出这样的事。
另一方面,他重视庆富元的商业才能,特别是其建立的商业网络。
庆富元虽是四品武者,但其实力是靠各种补药堆砌而成。
在三国边境能如鱼得水,显示了他非凡的商业智慧。
当然,
这一切都需等到花露水成功制作之后再详谈。
目前,方誉主要将精力投入到府衙的修建和市场的筹备中。
他打算建立一个贸易市场,不仅便利商人交易,也有助于他借此发展明界郡的经济。
只有当经济得到发展,他才能掌握更多的资金。
南辰郡土地肥沃,远离边境,百姓基本能实现自给自足。
然而明界郡的情况则不同。
明界郡靠近万岳峰,大部分土地实际上是山地。
这里的平均亩产甚至不到南辰郡的一半。
发展这里,使百姓安居乐业的目标,通过农业是难以实现的。
必须寻找其他方法。
“蒙大人已经返回!”
“琼大人也回来了!”
正当方誉忙于这些事务时,他的两位好友满载而归。
“快,备好酒菜,本王要为卧龙凤雏接风洗尘。”
秦王府内,灯火通明,宴席盛大。
方誉坐于主位,其下依次为宗师郑义林,八品金锋侍卫队长银十三,卧龙蒙齐,凤雏朱怀和小太监首领林秋枫。
下方还坐着他的几位亲信,但他们与上面的座次不同,坐在另一张桌子。
“老大,一切都已安排好。朱家答应出兵,威胁周围的郡县。一旦我们出兵,他们就会全力支援,与我们内外联动。”
朱怀兴奋地说。
旁边的蒙齐不甘示弱地接话。
“鹰眼山的首领已接受了王爷的封赏,同意成为我们的前锋。只需王爷一声令下,立刻便能动用上万兵力。”
这所谓的上万雄兵,其实并不真实。
鹰眼山实际上有5000多名山贼,再加上他们的下属。
虽然总数达到一万多人,但宣称有三万也并非难事。
坐在方誉下方的郑义林,此时真希望自己能堵住耳朵。
这些话,真的是他能听吗?
谁能想到,在京城里低调的秦王殿下,
一到自己的领地,就仿佛变了一个人。
你决定就这么做了,还要当着郑义林的面把一切都说出来。
这合适吗?
如果皇帝陛下询问,郑义林该如何回答?
是说还是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