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卡卡小说网 > 都市 > 重生八十年代当村长 > 第200章 道歉有用,要警察干什么?

报道假新闻的媒体是一个地方的都市报,经常会登一些未经核查的小道消息来吸引人的眼球,赵放没想到对方会拿着榕发来做文章。

报纸一经销售出去,立马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波澜。榕发的零食如今在各个地方都有经销,短时间内在当地的销售额已经受到了影响。

最关键的是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在当地百姓中流传的假消息会慢慢在周边扩散,最后被南来北往的人带到全国内地。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没有闹到人尽皆知的时候,让对方把嘴巴闭起来,为以前所发的消息进行道歉。

“法务部的人,盯着这家报社,一旦对方不道歉,直接发律师函。”

赵放的愤怒的声音让法务部的人连忙点头,但是告报纸这种事情,目前也只有赵总敢这么想了。但他此时不敢反驳,生怕赵放将矛头直接对准他。

散会之后,赵放单独向张平叮嘱道:“到了当地,立马跟当地的派出所交涉,让他们出一份具体的案件声明以正视听,记住一定要尽快拿到,我们对谣言的反击全靠这个了。”

张平明白事情的严重性,听到赵放的话点了点头,表示一定会把事情给办好。

两个人谈完话之后,赵方亲自把张平送上了南下的火车,提醒他我万事注意安全。

榕发营销部的公关负责人找到赵放忐忑地说道:“赵总,我跟报社联系了,对方说不能保证咱们说的就是事实,甚至说已经采访过当事人,就是这么个情况,拒绝发道歉声明,并且表示还会继续报道。对方的态度很强硬,很不一般。”

人在气极的情况下,真的会笑出声。

赵放冷笑道:“告诉法务部,直接寄律师函,同时写诉状,直接起诉,让法院把诉状以最快的速度传到对方的单位,不信他们不怕。上面的赔偿金写的高高的,先让他们心里害怕。”

对方嚣张是对方料定赵放对他们没有办法,所以才会如此。

张平到的第二天已经把所有的情况都搞明白了,窜货的经销商是麻城的,而且还顺利拿到了警方出局的案情通报。

第一时间榕发出具声明,解除与麻城经销商的经销合同,对于窜货的行为零容忍,出现一起打击一起,绝不姑息。

县里面为了配合榕发的公关行动,大江报和省里的电视台都通了气,将事情的真相给报道了出去。赵放为了增加传播面,还把这件事情编成了故事发表在了媒体上。

既然没办法阻挡谣言的传播,那就让真实的情况增加传播面,彻底压制住谣言。

在传播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做沉默的螺旋,一方的声势越大,会造成另一方声音的沉默,这一方的人就会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声音,继续传播,再次造成另一方的沉默,最终形成了一个螺旋。

劣势意见会沉默,优势意见将会大声疾呼。

如果仅仅是澄清声明的话,传播的范围势必没有谣言传播的广,那就根本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赵放将事情编成一个个故事在媒体上发表,迎合了人们的好奇心理,增加了传播的广度。

黄县长因为这件事情还专门找了赵放,了解真实的情况,问到底是不是产品出了问题。

这件事情可把他吓坏了,如果榕发真的因为食品问题出了事情,对于他来说,这么长时间做的工作,如一江春水向东流了。

“赵放,放心,假的成不了真的,县里面会全面的帮助你们,也该治一治这些媒体上的歪风邪气。什么都没有学会,反而学会了香江花边新闻那套了。”

等到法院的传票送到造谣媒体的手中的时候,他们傻眼了,没想到榕发竟然来真的。关键是临津法院,这不是直接相当于宣判了他们死刑吗?

这几天的舆论风向已经让他们明白过来,只要去应诉,败诉是肯定的。湘省那边的媒体也对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做了一次深度的报道。

“社长,怎么办?榕发索赔一百万的损失,这一百万,咱们怎么可能拿的出来?”他们本来就是小报,想通过吸人眼球提高一下销量,以往屡试不爽,没想到这次玩脱了。

“你给榕发打电话,就说咱们同意道歉,希望能私下解决。这点事情就不用闹到法院上了,这样对双方都不好。”社长看到上面的数字都觉得头痛欲裂,100万,榕发可真敢开口啊。

“社长,估计对方不会同意。”

“那你有什么办法?先道歉,我就不信榕发会把事情给做绝了。”社长无力说道,这些话连他自己都不相信。

当初榕发的那个什么公关负责人打电话过来的时候,自己还把对方给骂了一顿,挂断了电话。如今对方已然胜券在握,空口白牙一句放过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这件事情得让下属去做,到时候不成功倒是可以让对方背锅。

等到报社将电话打到榕发的时候,对此榕发的回应非常简单:“法庭上见,有什么话,跟我们法务部说去。道歉有用的话,还要警察干什么?”

说完就挂断了电话,好好将上次的气出了。

赵放听到对方想鞠个躬就把事情给结束了,自己都被对方的单纯给气笑了,不知道对方是真的单纯还是纯。

为了公关这件事情,赵放除了本省的报社和电视台没怎么花钱之外,其余可都是花了钱的,光公关费都花了5万左右,销售上面的损失加起来最起码在10万以上。

这么多的损失,上嘴皮碰一下下嘴皮就完事儿了?

赵放叫来法务部的经理:“告诉他们,不接受,如果想要和解的话,拿出足够的诚意,赔偿是必须的,除了赔偿外,还必须道歉。”

赵放也知道一家小报社要拿出来100万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就算是把整个报社的人给卖了,估计也凑不齐那么多。

“明白,赵总。”

事情处理完之后,赵放把电话给黄县长打了一个电话表示感谢,对方没说什么客气的话,只是告诉赵放,不管什么时候一定要保证食品安全,只要身子正了,就不怕影子斜。

如果这次真的是榕发的产品出了问题,不管就算是县里面想帮忙都没有办法。

赵放为了稳固宣传阵地,邀请了电视台来将榕发厂子里面的生产场景都给拍了下来,干净的车间,训练有素的员工给这个时代的老百姓带来了强烈的冲击。

不少做食品的企业看到后,也不得不惊叹榕发车间的整洁程度之高。有食品行业的专家称,在整个食品领域,榕发的生产环境在全国都是最严格的。

随着宣传,让榕发健康零食的观念深入人心。

......

大榕树村,村里面的自来水已经通水,现在家家户户都不用去村东头的水井里面挑水了,轻轻打开水龙头,水就汩汩的往外流。

很多村民没有见过自来水,在通水的那一天,就蹲在水龙头旁边,开开关上,关上再拧开,十分好奇。

想知道为什么一打开水龙头,水就能从河旁边的井里流出来。过了几天后,大家便都习惯了,没有了之前的好奇心。

路灯接上电之后,晚上的大榕树村也亮如白昼,每到晚上,便有不少人围坐在路灯下面聊着天。秋高气爽,晚上在外面待会儿非常舒服。

有的村民提着手里面的收音机,听着戏曲和预报天气,收音机里面放的最多的就是《朝阳沟》。

“老叔,我最近又得出门一趟,村里面的事情你们商量着来,遇到解决不了的给我打电话就行。”

赵放再次找到老村长,老村长仿佛早就知道他想要干什么,在家里面待了没多久,就又要出去了。

“小放,唉,你也别太累了,你不能总是一个人背着村子往前走,该休息就休息。咱们村子从去年开始,一年多的时间发展到现在这个样子已经很了不起了,你不要总是绷着一根弦。”

老村长看着赵放,感慨地说道。这些话不是场面话,而是出自他的肺腑。一年前的赵放看起来还十分青涩,砖厂刚建立起来的时候还时不时的偷个懒,现在不是在外面跑,就是在往外面跑的路上。

他心里面开始心疼起来这个后辈小子,也暗暗为村里面有这么一个后辈而自豪。

“放心,老叔,你突然煽情,我还挺想流泪的。算了算了,都是大老爷们的,咱爷俩就别在这里煽情了。”

赵放扭了一下脑袋,擦了擦眼角,转过身子,没心没肺的笑着说道。

“你呀你呀,真是拿你没办法,永远就没有一副正行,明天参加完小山子的婚礼再走吧,你这个证婚人总不能先跑了。”

老村长吧嗒了一口烟锅,无奈地说道。

“行,那是肯定的。”

既然答应了做证婚人,那自然得做到底。

赵放又跟着老村长去见了见上次采青石受伤的二小子,大顺,有福三个人。三人恢复的都不错,现在已经可以像正常人一样了。

到了二小子家,二小子还告诉赵放,自己要去砖厂上班,被四婶儿用手打了一下才消停了下来。

“好好恢复,身体恢复好了,想干活随时能干!”

生活条件好了,村民也都没有沾上什么好逸恶劳的习惯,反而把劳动当作生活的一部分,赵放还挺感慨的。

穷人乍富,不是什么人都能把握住的。君不见后世多少拆迁户,手握巨款,没有多少年便闹得妻离子散。

第二天,赵放准时参加了婚礼,参加了多少次的开业仪式,倒也没什么紧张的,拿出许攸宁给自己准备的好的稿子,直接念就行。

许攸宁在下面一个劲儿的鼓掌,旁边坐着赵母和外公外婆,搞得赵放还挺尴尬的,总有一种自吹自擂的感觉。

赵放下去之后,老村长手里拿着红包上台,笑着说道:“我受村长所托,代表村委,向结婚的新人赠送礼金。以后咱们大榕树村的婚丧嫁娶,村里面都给大家拿礼金。”

村民听到后,激动地鼓起了掌,外村来这里参加婚礼的人都羡慕坏了,伸长脖子,想要知道红包里面有多少钱。

不过因为外面是红色的皮,看不出来多少,只能看到厚厚的一摞。

“我要是能投胎到大榕树村就好了。”

“咦,一年前你可不会说这种话。”有大榕树村的村民笑着接话道。

一年前村里的男娃媳妇儿都娶不起,现在只要想娶,总能找到合适的。

“在这里我有几句话想说,去年赵放选村长的时候,告诉大家说,以后让村里的男娃都能娶上媳妇儿,当时大家跟我一样都还不信。现在呢,大家都信了吧!”

“信了信了!”

“这老头,这是又给你捧臭脚嘞!”外公听到后,调侃起了赵放:“不过捧也是应该的,没有你,哪有村子里的现在。”

“话不多说,我只想告诉大家以后一定要听小放的话,有钱的时候不要忘了穷的时候,人不能忘本。做生意不像种庄稼,撒下一把种子,几个月后就长出一片庄稼。做生意有风险,我希望未来不管村里面遇到什么问题,大家都能共同面对,团结一心。”

“这话是我给他说的,倒让他给用上了。”外公气得吹胡子瞪眼,引用也不说一下出处。

“你话少点吧!”外婆瞪了一眼外公,生气地说道。

“行行行,我不说还不行,来,小放,陪我喝一杯。”说着不管外婆杀人的目光,自顾自的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也不管赵放喝不喝,自己先过了酒瘾。

“爹,你少喝点吧!”赵母在旁边劝道。

赵放当天也喝了不少,许攸宁把他带回到了厂里,用她的话说是幸好赵放没有发酒疯,乱吐的习惯,要不然直接把他丢在厂子中间不管他了。

第二天,两个人又坐上火车,开始前往了湘省的平湖市。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