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卡卡小说网 > 其他 > 逐元 > 第一章 阿术的困境

第一章阿术的困境

大都城南。

忽必烈的仪仗充斥道路。

忽必烈骑在马上,阿术落后半个马身,忽必烈说道:“脱欢这个孩子,是个不成器的。希望你多多照顾,多加调教,将来能像个样子。”

阿术说道:“陛下,何出此言,镇南王天生贵胄,只是没有经验而已。只有经过几次战事,说不定,臣今后还要镇南王照顾的。”

阿术很清楚,整个大蒙古是孛儿只斤家族的天下。

很多宗王一出来就直接统率大军。

阿术能让皇子作为副帅,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至于忽必烈说,自己儿子不成器。不管是真不成器,还是假不成器。这都不是阿术能搭话的。

“大汗,臣这一次准备-----”阿术想将自己的作战计划告诉忽必烈。

忽必烈一摆手,说道:“不用告诉我,你怎么打。朕信得过你。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战场上的事情,哪里能提前预料好啊。”

“而且,我估计这一战,虞醒不会坐视不理的。会有大量火器参战。这种新打法,朕也没有经验,还要看你自己怎么打了。”

虽然话是这么说。

阿术心中也非常感动。

这一战,长江以南的人力物力全部归阿术节制,各路人马有几十万之多。海船更是上千艘。权力如此之大。简直可以割长江而治了。而忽必烈不加垂询。任阿术操持。

这里面固然有超然的自信。

忽必烈觉得,只要他活一天,阿术就翻不了天。

这天下就是孛儿只斤家的。

但其中信任,实在是非常人所能及。

“臣谢大汗。”

忽必烈点点头,说道:“脱欢。”

脱欢骑马从后面过来。“阿爸。”

忽必烈说道:“到了南边,老老实实听话,阿术就是的老师,他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如果让人知道,你不听话。我亲自抽你鞭子。”

脱欢听了这话,非但不惊恐,反而更是兴奋。甚至眼睛瞄了一旁的真金太子。

原因很简单,忽必烈这些话,就是要让脱欢与阿术连在一起。

阿术是什么人?如果脱欢是阿术的弟子,那么脱欢在军中,一下子就有了根基了。

“是。”脱欢立即行阿术行礼,说道:“弟子拜见老师。今后还请老师教我。”

阿术看看忽必烈,目光余光扫过,在后面面无表情的真金太子。一时间心绪混乱。面对虞醒,他虽然觉得头疼,但是他从来不觉得自己对付不了虞醒。平定不了云南。

但是此刻他实在是头大无比。

真金太子的地位,可不是那么容易挑战的。

更何况,阿术担心,忽必烈根本没有动摇真金太子的想法,仅仅是父子之间的一次斗法而已。

那他的处境可就尴尬极了。可以说里外不是人。

但此情此景,他能做什么?

“镇南王殿下多礼了。殿下想学什么,老臣自己倾囊而授,只是老师之名,臣实在担不得。”

阿术唯恐再闹出什么幺蛾子,立即行忽必烈行礼说道:“大汗送臣出城,臣已经不敢当了。请大汗止步。臣这就去了。”

随即翻身下马行礼。然后在上马,一拉缰绳就南下了。

阿术的卫队,脱欢等一众将领,也纷纷行礼过远去了。

这一番举动,虽然有些失礼,但说到底蒙古人不如汉人那样看重礼节。阿术更担心,再留下来,再说出一些要命的话,就实在难办了。

忽必烈看着阿术的举动,他自然知道阿术的心思。

不过,他不在意。而是看向真金,说道:“这才是我大蒙古肱股之臣。”

言下之意,汉人虽然可以重用。但不是大蒙古国的根基。

真金说道:“的确,速不台家族三代侍奉,忠心耿耿。如董家一样。都是忠臣。”

真金太子与忽必烈之间的矛盾。其实就是全面汉化,与内蒙古外诸族的问题。

在真金太子看来,孛儿只斤是皇族,是超越民族,可以是蒙古人,可以不是蒙古人。只要是忠臣,就能用。

而忽必烈始终秉承着蒙古核心统治天下,汉人仅仅是诸族之一。甚至因为汉人太强大了。人数太多了。要用,也要防。

忽必烈心中叹息一声,暗道:“太天真了。”

曾经,忽必烈也是这样想的。但是王文统之事,给了忽必烈极大的打击。

王文统是金末进士,山东人。曾经在山东李檀哪里任职,后来到了忽必烈身边,忽必烈对他很是信重。对王文统之信任,要比对阿合马之信任多太多了。

可以说王文统当时就是真丞相,总览军政大事。中统钞就是他发行的。

王文统也很能干,在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位,等事情上立有汗马功劳。但是栽在李檀谋反这一件事情上,李檀谋反之前与他书信来往。当查出来的事情,忽必烈根本不敢相信。

亲自审问王文统。

王文统只能承认。当时是缓兵之计。李檀谋反的时候,忽必烈大兵在草原上与阿里不哥对阵,他担心忽必烈腹背受敌,才虚以委蛇。

但是忽必烈只问了一句话:“为什么不禀报?”

你既然想稳住李檀,为什么不立即上报?

真以为他忽必烈是傻子吗?

王文统随即满门被杀。

也让忽必烈对用汉人产生阴影。

忽必烈此人宽仁大度,知人善用。很少有看走眼的时候,王文统就是其中之一。当时的情况,幸好李檀胆怯,不敢舟师从海路直奔大都。否则,在王文统里应外合之下,大都都要丢了。

这才让忽必烈明白。汉人聪明。但也狡诈。

汉人与蒙古人之间的矛盾,不是说,你不在意,别人就不在意的。

孛儿只斤家族永远是蒙古人。

这也是忽必烈对真金的复杂的态度。

看见真金,忽必烈就好像看到当初走弯路的自己。

自然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想要让真金改了这些臭毛病。但仅仅如此,各种敲打,都是为了这一件事情,从来没有要废真金的意思。忽必烈对阿术说脱欢不成器。

阿术觉得是忽必烈自谦,就类似于犬子的话。

但,知子莫若父。忽必烈是真觉得脱欢不成器。

只是真金心思已定,简直又臭又硬。让忽必烈很是烦恼。

与现在家长对孩子一样,觉得脑瓜子嗡嗡的。

却毫无办法。

“陛下。”阿合马忽然说道:“臣以为,云南到底是南宋余孽。让文天祥去招降。或许有些用处。”

“怎么可能?”忽必烈说道:“此南人真宰相。心如铁石。”

人群之中,留梦炎脸色如火。觉得很多人在看他。却也不敢多看。只当自己不存在。

“陛下。那此刻留着文天祥也没有什么用了。”阿合马说道:“臣可是听说,很多人都想见文天祥。这些人的心思,臣不知道。但想来对我大元,没有什么好心思。文天祥能降,早就降了。现在不降,还留着,反而让天下人以为我们软弱。”

“臣以为,当断则断。”

“父皇,”真金太子说道:“真如父皇所言,此人乃南人真宰相。如果能说服他投降。对天下安稳大有好处。杀人,何其易,一刀即可。”

“可人头落地,就长不出来了。将来有事用得上,文某的时候,可就不好办了。”

真金太子对文天祥有好感。

因为真金太子几乎是完全汉人价值观的。在他看来,文天祥这样的忠臣,不该受刑戮。而且秉承这样想法的人,还有很多。都是汉人。

毕竟宣扬忠孝之道。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纵然是前朝忠臣,也要捧得高高的。文天祥此刻已经成为忠臣的代表了。文天祥死活并不重要。但是让朝廷明正典刑杀了。却又太多的负面效果了。

忽必烈说道:“那真金你去劝劝文天祥,文天祥愿意归来,我以丞相之位待之。如果不愿意-----”

忽必烈眼睛中闪过一丝杀机。

不为我用。纵然再好厉害的人物,在忽必烈看来,仅仅是威胁。

汉人的学说,忽必烈仅仅拿来用而已。

********

文天祥已经不知道自己这斗室中待了几年了。

每天只看见,光影在潮湿的墙壁上缓缓的爬行,从最西边爬到最东边,然后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牢房中没有灯。

只有文天祥一双眼睛在黑夜之中闪耀着光芒。

这些年在牢房中,夏热冬冷。他的身子骨越发不好了。身形越发消瘦了。好似一把枯骨。再也不是当年花满临安城的状元郎,伟丈夫。

而且身体上各种病痛都找上门来。双腿每年都在疼。

文天祥也不在乎。

事已如此。

文天祥无思无虑,唯欠一死。

生死之间,就如此之坦然。身体上一点小小的折磨,又算得了什么?

“文丞相,有人来看你。”

文天祥心中好奇,暗道:“谁要来见我?”

文天祥刚刚来大都之后,有很多人来劝降他的。那时候,往来如织,很是热闹。来得最多的是留梦炎。

大抵是,人人都将文天祥与留梦炎放在一起,他受不了了。希望文天祥也投降才好。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