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修,把袁绍派人给吾下毒的事情传遍天下。”
“让天下人都看清楚袁绍的真面目。”
孔融对于袁绍非常的痛恨,直接对着王修命令起来。
“诺。”
王修点了点头,对着孔融恭敬的说道。
“主公,那孔忠如何处置?”
太史慈对着孔融询问的说道。
孔融心里也非常的痛恨孔忠。
毕竟若没有孔忠,袁绍想要给他下毒,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诺。”
太史慈点了点头,对着孔融恭敬的说道。
“千刀万剐,剁成肉泥。”
“王修,子义。”
“如今吾命不久矣。”
“你们觉得应该由谁来继承青州刺史之位?”
孔融对着王修和太史慈询问的说道,
太史慈和王修听到了这里,互相看了一眼。
“主公。”
“这件事应该由您来拿主意。”
“无论您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吾都支持。”
太史慈对着孔融恭敬的说道。
“没错。”
王修点了点头,对着孔融恭敬的说道。
“既然如此。”
“那就由吾来做决定。”
“王修,吾打算让你成为下一任的青州刺史。”
孔融对着王修一脸严肃的说道。
孔融有两个儿子,只是他的两个儿子年纪太小了,根本无法担当重任。
正因为如此,孔融才打算让王修继承青州刺史。
孔融了解王修的性格,他相信王修继承青州刺史,一定会照顾好他的两个儿子的。
王修听到了孔融的话,吓了一大跳。
王修实在是没有想到孔融会把青州刺史之位让给他。
王修直接对着孔融跪了下来。
“主公。”
“万万不可。”
“末将才疏学浅,无法担此重任,还请主公另选贤明。”
王修摇了摇头,急忙对着孔融说道。
“王修,如今吾命不久矣。”
“整个青州,没有人比你更加的合适了。”
“如今天下大乱,青州不可一日无主。”
“为了青州百姓的安危,还请你勉为其难,就接受吧。”
孔融对着王修一脸严肃的说道。
“主公。”
“末将无能,无法担此重任。”
“少主孔褒聪慧过人,乃青州刺史的不二人选。”
“还请主公三思。”
王修跪在孔融的面前,给孔融磕头。
孔融听到了这里,眉头紧锁。
“褒儿年纪太小,怎能成为青州刺史?”
孔融眉头紧锁,若不是孔褒的年纪太小了,他也不想让王修担当青州刺史。
“主公。”
“依末将看,由少主孔褒继承青州刺史之位,吾和子义辅佐少主治理青州。”
王修直接把他的看法告诉了孔融。
孔融听到了这里,顿时眉头紧锁,仔细的思考了起来。
“子义,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孔融有点儿心动了,开始询问太史慈的意见。
“主公,少主聪慧异常,由他担任青州刺史,再合适不过了。”
太史慈点了点头,对着孔融肯定的说道。
孔融听到了这里,权衡利弊。
“王修,子义。”
“既然如此,就由孔褒继承青州刺史之位。”
“你们两个来辅佐孔褒。”
“吾会让他拜你们两个为师。”
“以后孔褒就交给你们了。”
孔融对着王修和太史慈嘱咐的说道。
王修听到了这里,心里微微有些失落。
一开始的时候,王修对于青州刺史并没有什么想法。
可是孔融刚才的话,王修对于青州刺史有想法了。
只是孔融如今已经改变了心意,王修虽然心里有点儿不舒服,可是并没有站出来反对。
毕竟如今的青州刺史还是孔融,若是王修这个时候出来反对,孔融肯定会在临死前,让太史慈解决掉王修。
“主公放心。”
“吾等以后一定用心辅佐少主。”
王修和太史慈立刻对着孔融恭敬的说道。
“王修,去把孔褒找来。”
孔融对着王修一脸严肃的说道。
“诺。”
王修点了点头,对着孔融恭敬的说道。
王修说完这句话,就离开了这里。
“子义,召集青州大小官员。”
孔融打算在青州大小官员的面前,把青州刺史之位传给孔褒。
“诺。”
太史慈点了点头,对着孔融恭敬的说道。
……
青州,临淄县南几十里外。
树林中。
袁绍率领数百人,狼狈不堪的逃到了这里。
“数月的心血,毁之一旦。”
“青州没有了,冀州也不可能夺回。”
“既然如此,吾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袁绍经历这次打击,感觉前途一片黑暗,他已经不想活下去了。
袁绍直接拔出宝剑,准备自尽。
文丑一直待在袁绍的身边,保护袁绍的安危。
当文丑看到袁绍要自杀,立刻出手,夺下了袁绍手中的宝剑。
“主公。”
“您这是做什么?”
文丑急忙对着袁绍询问的说道。
“文丑。”
“如今吾已经成为丧家之犬。”
“并且用不了多久,吾给孔融下毒的事情就会传遍天下。”
“到了那个时候,吾就会声名狼藉。”
“吾如今要钱财,没有钱财。要兵力,没有兵力。要地盘,没有地盘。要名声,没有名声。”
“吾再也不能实现心中的理想。”
“吾活着还是有什么意思?”
“吾死了,你们还可以自谋生计。”
“快把宝剑给吾。”
袁绍内心受到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他已经没有活下去的想法了,只想自杀,来逃避这一切。
“主公。”
“您这次虽然没有得到青州,可是您还有吾等。”
“吾等还要继续追随您,您千万不可有这种想法。”
文丑急忙劝说袁绍,想要让袁绍打消自杀的想法。
“主公。”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只要吾等还活着,就有实现抱负的机会。”
审配急忙对着袁绍劝说。
“用不了多久,吾就会声名狼藉。”
“天下之大,已经没有吾的容身之处了。”
袁绍内心非常的绝望,他已经看不到任何希望。
“这。”
文丑听到了这里,顿时眉头紧锁,他也想不到袁绍如今可以去哪里。
审配思考了一下。
“主公,如今您还可以去一个地方。”
审配对着袁绍一脸严肃的说道。
“什么地方?”
袁绍眉头紧锁,对着审配询问的说道。
“汝南。”
审配直接把他的想法告诉袁绍。
“什么!”
“汝南?”
“吾不去。”
袁绍想都没想,直接否决。
袁绍心里非常的清楚,如今汝南,甚至整个豫州已经是袁术的地盘。
袁绍非常讨厌袁术,自然不想去袁术的地盘。
“主公。”
“如今只有去汝南,您才有实现抱负的可能。”
审配对着袁绍苦口婆心的劝说。
“为何这样说?”
袁绍眉头紧锁对着审配询问的说道。
“主公。”
“等那件事传遍天下。”
“其他诸侯恐怕不会收留吾等。”
“只要主公放低姿态,给袁术认错。”
“您和袁术毕竟是兄弟。”
“他应该会收留吾等。”
审配对着袁绍一脸严肃的说道。
袁绍听到了这里,脸色立刻变了。
袁绍最瞧不起的人就是袁术,他宁愿死,也不情愿给袁术低头认错。
“正南,吾宁愿死,也不向他低头认错。”
袁绍紧紧握住拳头,心里的怒火越来越强烈。
“主公。”
“向袁术低头认错,只是为了麻痹袁术。”
“等袁术放松警惕,寻找机会,杀了袁术,夺取豫州。”
“到了那个时候,主公就可以攻取青州、冀州,一雪前耻。”
“实现心中的抱负。”
审配对着袁绍劝说到。
“可是。”
袁绍眉头紧锁,他还是过不了心里那一关。
毕竟袁绍非常的瞧不起袁术。
“主公。”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韩信年轻时也承受过胯下之辱。”
“以如今的情况,想要成就大事,必须要忍耐。”
“这是主公实现心中抱负的唯一的机会。”
“主公,您是愿意这样死去,还是再拼一次?”
审配对着袁绍一脸严肃的说道。
“这。”
袁绍听到了这里,眉头紧锁,开始思考了起来。
审配见袁绍正在思考,并没有催促袁绍。
毕竟这种事情,要袁绍自己想清楚。
很快,袁绍就考虑清楚了。
“那好啊。”
“既然如此,那就再拼一次。”
“去汝南。”
袁绍咬咬牙,对着审配和文丑一脸严肃的说道。
审配和文丑听到这里,明白袁绍已经放弃自杀的想法,心里都松了一口气。
“主公,见到了袁术。”
“无论他说出什么难听的话,你都要忍耐。”
“只有忍住,才能实现心中的抱负。”
审配对着袁绍提醒到。
“吾明白。”
袁绍点了点头,对着审配肯定的说道。
随你,袁绍一行人向着豫州出发。
……
青州,临淄县。
刺史府。
大堂。
过了一会儿。
孔褒来到了这里。
此时的孔褒才五岁。
孔融让孔褒拜王修和太史慈为师。
孔褒如今年纪太小,根本没有自己的主见。
孔融怎样说,他就怎样做。
在孔褒拜王修和太史慈为师之后。
临淄县内的大小官员都来到了刺史府。
孔融在大小官员的面前,把青州刺史的位置让给孔褒。
在孔褒继承青州刺史之后。
孔融直接昏迷过去了。
……
晚上。
临淄县的城门被潜入城内的暗卫打开。
关羽率领大军直接攻入城内。
刺史府。
孔融的卧室。
孔融如今虽然醒了,可是身体更加的虚弱了。
“主公,不好了。”
王修一脸慌张的跑到了这里,急忙对着孔融说道。
“王修,怎么了?”
“外面怎么那么吵?”
孔融眉头紧锁,对着王修询问的说道。
孔融听着远处的厮杀声,心里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主公,炎黄军已经攻入城内。”
“先锋大将正是关羽。”
王修内心恐惧不已,急忙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融。
之前王修随孔融参加过讨牧联盟,对于关羽的实力,王修非常的清楚。
“什么,炎黄军攻入城内?”
“这怎么可能?”
孔融震惊不已,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主公。”
“此时千真万确。”
王修对着孔融肯定的说道。
“炎黄军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炎黄军就算再精锐,也不可能这么快打开城门?”
孔融眉头紧锁,他的心里有太多的疑惑了。
“主公,吾等之前的注意力一直放在袁绍的身上。”
“炎黄军应该是趁着这个机会,潜伏到了临淄县附近。”
“并且他们派内应打开了城门,放炎黄大军进城。”
王修把他的猜测告诉了孔融。
“炎黄军也太可恶了,竟然趁人之危。”
孔融紧紧握住拳头,内心非常气愤。
“主公。”
“关羽的实力太强大了,将士们抵挡不了多久。”
“依末将看,为了您的安全,还是赶紧离开刺史府。”
王修急忙对着孔融劝说。
王修对于孔融忠心耿耿,他不想看到孔融被刘牧所杀。
孔融听到了这里,仔细的思考了一下。
“王修,炎黄大军有多少人?”
孔融对着王修询问的说道。
“暂时还不清楚。”
“不过人数肯定不少。”
王修眉头紧锁,对着孔融一脸严肃的说道。
孔融听到了这里,想到如今的身体状况。
“罢了。”
“王修,子义,传吾命令。”
“让所有将士放弃抵抗,投降。”
孔融见识过炎黄军的实力,他明白以青州军如今的情况,绝对不可能是炎黄军的对手。
并且孔褒的免礼太小了,就算成为青州刺史,孔融也不敢肯定他可以活到成年。
为了给孔褒寻找一条生路,他打算投降刘牧。
“主公。”
“就算刘牧攻占领临淄,青州还有很多城池。”
“此时投降,为时尚早。”
王修眉头紧锁,对着孔融劝说。
“王修,你随吾见识过炎黄军的实力。”
“你觉得青州军有几成的几率战胜炎黄军?”
孔融对着王修有气无力的询问。
“三成。”
王修眉头紧锁,把他的看法告诉了孔融。
“王修,在吾看来,一成的几率都没有。”
孔融对着王修一脸严肃的说道。
“这不可能。”
王修听到了这里,摇了摇头,他不相信这一点儿。
“王修,你没有考虑罡气境武将的差距,炎黄军内罡气境强者众多,根本不是青州军可比。”
孔融对着王修解释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