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陈卓无精打采的站在唐门的训练场上。
倒不是他昨天的药劲还没过,主要是没睡够。
就算是他平时有早起练功的习惯,但是也没到风雨无阻雷打不动的那个地步。
昨天劳累了一天,今天想要休息一下也是正常。
结果当他清早被生物钟叫醒,准备睡个回笼觉的时候,房门就被人敲响了。
睡眼惺忪的他打开门一看,又是陶桃。
见到面无表情的陶桃,陈卓已经知道后面要发生什么了。
然后,他就被逮到了这个训练场。
发现这训练场的人数,陈卓有些绝望。
上次在唐门分校的时候,马龙陶桃他们一共才五个人就给他榨干了。
虽然当时有他留手的原因在里面,但是现在这么多人,怎么看也不是能够轻易放过他的样子。
而且,陈卓还看到了张旺和唐明也在现场。
一方面,出于安全的考虑,切磋的时候也最好要有个长辈在场看着。
免得打出真火来,下手没轻没重的。
另一方面,张旺也是想见识见识,陈卓到底有多少本事。
一开始上场的还是马龙。
不过有些让张旺意外的是,马龙并没有像他预料的那样拿出两根手刺,而是拿出了两把匕首。
好奇之下,张旺还细细的打量了下马龙手里匕首,发现刀身还刻着‘哪都通’的字样。
张旺心中满是好奇,刚准备找一旁的陶桃问一下,就听到场中的陈卓率先开口了。
“龙哥,你真准备拿匕首跟我切磋。这我才教你几天啊,你就准备用这个对付我了?”
马龙听到陈卓这有点挑衅意味的话并没有什么情绪波动,反而是一脸平静的回复道,
“之前用唐门的手段跟你切磋,结果已经很明显了。才过去没几天,再来一次估计结果也不会发生什么变化。还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好好的向你请教一下匕首的功夫。”
听到马龙的话,陈卓暗自点了点头。
除了是个“小兔子杀手”之外,这马龙的心性也真没的说。
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清楚的意识到自己不足的。
就比如说邓有才,喝酒没赢过,叫嚣没输过。
于是陈卓走向陶桃,特意找陶桃借了两根手刺,准备好好跟马龙玩一玩。
旁边的张旺见到了几人的举动不禁有些好奇,这怎么情况跟他想象的一点都不一样呢。
他原本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就是陈卓上来把这些门人都收拾的落花流水的。
那样的话虽然有点丢人,但是他也算是有点心理准备。
可是谁能给他解释解释现在是什么情况。
马龙不打算用唐门的本门功夫,连最为熟悉的手刺都不用了,反倒是拿出了两个匕首。
这马龙用匕首也就算了,唐门作为一个杀手组织自然是有用匕首的人,也有此传承。
可看马龙的话,这匕首好像还是跟着陈卓学的。
反倒是陈卓用起了手刺。
最关键的是,这俩人切磋起来还真像是那么一回事,兵器耍起来都有模有样的。
两人交手了几十个回合之后依然没有分出胜负。
结果在一次兵器碰撞马龙借机脱身之后。
双手放下兵器,一抱拳说自己不打了。
在场的其他唐门弟子看起来有点发懵,但是张旺看出了一点门道。
如果他自己的眼力没出现问题的话,应该是两个人中有一个一直没出全力,而且这人八成是陈卓。
见到马龙带着沉思的走下场来,张旺觉得自己八成是猜对了。
紧接着上场的就是陶桃,但是陶桃的举动更让他惊讶。
如果说马龙刚才用匕首好歹还能算是唐门的常见兵器的话,那陶桃拿的这横刀就怎么都不像是一个杀手用的武器了吧。
唐门是有刀剑类兵器传承不假,可在外常见的这两样武器在唐门内就变成冷门的了。
而且主要的传承都是当年的唐世英留下来的,现在门里还在用这两样的基本上是没有了。
尤其是,张旺在陶桃手中的兵器上边,同样看到了“哪都通”字样。
此时他终于忍不住自己心里的吐槽的欲望,对着刚刚下场的马龙问道,
“你们几个小子是什么情况,把人家哪都通的武器库给洗劫了吗?”
主要是,从别人那里拿武器,也不符合他唐门的作风啊。
确实,拿人家手短这种事情确实不是唐门的作风,但是是陈卓的作风啊。
用陈卓的话说,“你们几个这段时间帮着公司操心费力的,用他们几把武器怎么了?而且等你们回到唐门按照自己的要求锻造武器还得一段时间,难道这段时间就不练了?”
马龙几人一想,这话确实有理,当然主要是后半句。
于是他们就把哪都通的兵器给随身带了回来。
张旺听完马龙的回答,只能感叹一句这几个小子真是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啊。
不过他心里还有更好奇的问题,
“你们这些兵器的用法,都是陈卓教的?”
张旺一边说着,一边指着场中挥刀砍人的陶桃。
虽然他对刀法不甚了解,但是怎么看陶桃的刀法都跟陈卓现在用的是一个路数。
“你们为什么要去跟他学兵器,是看不上咱们门里面的本事吗?”
说到这的时候,张旺的话里带着些许酸溜溜的味道。
虽然异人间的切磋是常有的事情,但是马龙陶桃都是他亲手调教出来的,他也一直把这俩人当做他的弟子看待。
结果这两个好徒弟现在去学别人的本事了,而且那人还是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他心里自然是有点别扭。
马龙也大概知道张旺的想法,于是赶忙把于慧中搬出来,说是于慧中让陶桃跟着陈卓学一点正常的兵器。
然后他跟韩寅从陶桃那里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才想着一起凑个热闹的。
马龙说完之后,张旺立马陷入了沉思当中。
他也出现了跟唐妙兴同样的情况,那就是总会去想于姑所做的每个举动背后的意图。
“难道是于姑也觉得,唐门到了不得不求变的地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