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卡卡小说网 > 其他 > 我为纣王正了名 > 第32章 秦赵联盟魏国遭殃,张仪定计须贾受辱

新商十年秋,宋国发生刺杀事件之时,有斥候传报,秦国与赵国合流,对魏国发起了进攻,秦赵两国各自占领了魏国的一些城池,并不断向魏境推进。

我立即召集御前会议商议对策。张仪对外交事务向来驾轻就熟:“秦国与赵国进攻魏国,轻则能促进魏国回归军事一体化战略,重则使魏国走向秦魏合作的反面。因此,不能使秦赵两国对魏国的打击过于激烈。”

苏秦接着说:“秦国现在的战略目标不太清晰。当今我们可能左右不了秦国的内政外交政策,但我们可以推动秦国对魏边打边谈。范雎到秦国后,并未立即拜相,改名为张禄,做了昭襄王的顾问。魏冉显然感觉到了威胁。我们可在张禄与魏冉之间的关系上面再做一些文章。”

张仪有个习惯,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总是边走边转圈。转了两圈之后,张仪坚定地说:“从张禄那里打开缺口,让张禄影响秦王。”

我知道张仪有了具体的思路。果然,张仪接着说:“张禄在魏国受到屈辱,但只是对魏相魏齐和中大夫须贾怀恨在心,对魏国并无恶意,毕竟魏国是他的故国。魏冉一向激进,主张消灭魏国,这与秦王的思路并不相符。我们可以赴魏说服魏王,让他派须贾出使秦国,给范雎找须贾出气的机会。只要范雎出了这口恶气,就能打开秦魏和谈的大门。而那位魏冉大人,充当了攻魏的急先锋。这就叫边打边谈,以打促谈。”

按照张仪的思路,先去说服魏王派须贾赴秦和谈,再去秦国说服范雎规劝秦王,缓攻魏国,一切以回到军事一体化为目标,在南方的楚国和北方的赵国之间构筑了一道金城汤池,把新城打造成坚不可摧的东出根据地,分别从南北两个方向消耗楚赵两国。这样,天下统一的框架就初具雏形了。

苏秦要请命赴魏,但我考虑到苏秦的安全,还是决定由张仪赴魏。魏国是张仪的母国,魏王幼时得到过张仪的教导,有一定的感情基础,更容易接近。

秦建议让惠昭去一趟齐国,把姜吕复国同盟在宋国的一系列活动与齐襄王进行一次交流,促成宋齐两国建立起国际打击恐怖组织统一战线,以共同应对姜吕组织的恐怖活动。

苏秦的提议非常好,于是我决定派惠昭赴齐国拜见齐襄王。惠昭出发之前,我召来了墨家巨子墨秦,让他派一些可靠的墨家高手与特军战士组成联合调查小组,以惠昭卫士的名义奔赴齐国,调查秦松的去向和吕雁行的复国行动,适时抓捕秦松归案。

惠昭赴齐暂且按下不提。且说张仪赶到魏国,拜见了魏王。张仪是魏王的老师,魏王见到张仪激动得好似找到了救星似的。

魏王正为秦国与赵国联合攻打魏国而发愁。张仪对魏王说道:“大王总在秦国与楚赵等国之间走钢丝,首鼠两端。这无疑是屡遭进犯的重要原因。以魏国今天的国力,根本挡不住秦赵等国的铁蹄。在合纵抗秦和联合秦国之间,大王不能抱有绥靖心理。要么合作,要么对抗,两者只能选其一。”

由于诸国之间难以形成坚不可摧的同盟,以魏国今天的实力,只有与秦国合作才是出路,大势不可逆。

魏王哭丧着脸说道:“祖宗一百多年的基业,难道就要葬送在寡人手中了吗?”

张仪拱手道:“君上,商王帝辛,何其神武,基业不也是丢了吗?与秦合作,如果最终能保住祖宗的基业,那是万幸;如果天下统一,那是大势。如果不合作,祸事就在眼前。”

魏王沮丧地说道:“请先生教寡人该如何合作。”

张仪故作深沉地说道:“从今天的局势来看,秦国眼前并非要吞掉魏国,只是为了打通东出的通道,截断楚赵两国合纵的可能性。”

张仪停顿一下,继续说道:“魏国处于秦国连横与楚赵合纵的中心交叉点,战略地位非常重要。魏国因此首当其冲成为诸国争夺的重心。”

张仪用手在空中划了一个十字,清了一下嗓子,说道:“魏国必须在合纵与连横之中做一项选择,从而打破这个十字交叉点,要么与秦合作,要么与诸国合纵抗秦。”

张仪的右手向右下方甩了一下道:“如何选择,那就得看大王的实力了。”

魏王的心猛地沉了下去,现在还有选择的机会吗?他走下座位,向张仪拱手道:“请先生赐教。”

张仪一看时机到了,这才朗声说道:“君上可能听说过一个叫范雎的人,原来是须贾的门客。因为曾遭到须贾和魏齐的陷害,负气出走秦国,改名张禄。张禄现在担任秦王的客卿,秦王对之言听计从,有取代魏冉任秦相的可能。”

张仪尽量把事情说清楚一些:“现在范雎只是对须贾和魏齐怀有恨意,对魏国没有任何敌意,毕竟魏国是范雎的故国。君上只须把须贾派到秦国去做说客,争取秦停止进攻。秦国对与魏合作有着浓厚的兴趣,那是秦国的本意,根本不用争取。派须贾去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范雎出一口气而已。”

张仪手指向北方道:“赵国那里需要信陵君去解开,平原君对信陵君有一定的信任度。只需派一人向信陵君陈明利害,让他顾念故国,信陵君必能化解赵对魏的威胁。”

魏王一听,恍然大悟。派须贾赴秦,只是须贾忍受一番羞辱,魏国得以安全,个人的荣辱算不得什么。所谓牺牲我一个,幸福百万人。对须贾来说,这可是幸福的屈辱。

张仪故作神秘地告诉魏王,在须贾出使之前事先可不能向他讲明范雎在秦国,只需让须贾带着光荣使命出使秦国,必能圆满完成任务。

张仪的一番话,让魏王豁然开朗,心情顿时变得好起来了。他召集了御前会议,下令须贾一刻也不要耽误,马上启程去秦国议和。魏王要须贾去秦国之前,多带一些金银财宝。范雎可是贪得无厌的家伙,一生没见过太多的财宝,一定要多送一些。听说秦昭襄王的爱妃喜欢狐裘大衣,一定要多带几件。当年孟尝君就是靠着狐裘大衣,才逃出秦国的。

须贾其实并不清楚,魏王为何选择自己这个草包去赴秦议和,难道自己不是草包了吗?并且魏王很有把握地对须贾说道:“卿只要赴秦,就必能成功。”一句话让须贾找到了自己不是草包的依据。

须贾哪里知道,此次赴秦,等待他的将是一场泼天的奇耻大辱,别人去还真的消除不了范雎的滔天怒火。

人称“草包相国”的魏齐向来没有主张,作为混官场的高手,一切按照魏王的意见办事。魏王一般并不征求魏齐的意见,因为这个相国从来不发表与魏王不一致的意见。

我们明天接着说。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