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它看上去……挺新,不像古籍。
翻开首页,又不小心被其——‘狂放豪迈’的字迹惊到。好不容易才控制住自己,不露出嫌弃的神色……
而后,林荣强迫自己抛开各种杂念,凝了凝神,认真看起了内容。
不想这一看,就是近半个时辰……
几个族老愣愣看着,林荣翻页速度愈来愈快,脸上的笑容愈来愈大,仿佛一下年轻了好几岁。要不是知道族长身子好好的,他们只怕会以为这是在回光返照……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看得入神了,林荣不由轻念出声。
“族长,您觉得此书何如?”见时机差不多了,林知意猝然问道。
林荣心神顿时被她从书中拉出。抬起头,便是满面欣喜地连声赞叹,“好好好!真是好!”
又忙问,“意姐儿,这书可是用于稚子启蒙?”
林知意扬唇轻笑,“族长看出来了。”
“哈哈哈!”见自己说对了,林荣更是高兴,又道,“方才我就在想,要是我孩童时候能读到这本书,该有多好。”
就不会……抱着长辈好不容易为自己买来的书,一头雾水。
不知然,更不知所以然。
许多道理,也是长大以后,才能知晓……
“此书通俗易懂,内容丰富,读起来更是朗朗上口,便于记忆。真是一本极好的启蒙书。”林荣珍重抚着手里的《三字经》,将自己阅后所感一一道出。
“更妙的是,其文句皆被利落分解,以小符隔开,又不影响文意,越易通读了。”林荣连连点头,叹赏不已。“意姐儿,这小符可是你想出……”
“非是晚辈。”林知意果断道。“创始者乃是先儒——王炳耀。”
“王炳……”林荣竭力思索着自己知晓的名士。
半晌,却一无所获。
又自然而然地,想到这本《三字经》的来源,复看向手里的书。封面上一个名字当即映入眼帘,“王应麟。”
“意姐儿,恕我孤陋寡闻,这两位……我似乎从未听说。他们皆是在野的隐士吗?”林荣问道。
林知意眸子坠了坠:“算是吧。”
“那这本《三字经》……”林荣心里隐隐有了猜测。亦抱着期待……
“眼下,世上只此一本。”林知意一字一句道。
“所以,族长,你觉得此书是否有机会,取代东沧如今的启蒙书?”
听得此问,林荣怔了片刻。
然而随后,面上便是陡然迸发的大喜过望,立时重重点头,
“然!”
他还以为,意姐儿是想用此书为族中少儿开蒙,却没想到……
果然是他老了,就是不及这些意气少年。
敢想,亦敢行。
而且,此话并非异想天开。只因……当今书文对他们这些庶民而言,实在是太难读懂了……
“听到您这么说,晚辈就放心了。”林知意笑道。
其实她对这个答案并不意外。
因为在读过《东沧律》和《东沧纪实》后,她又略略翻过阿爹的其他书籍。发现大多经籍乃是承自澧朝,文句基本都晦涩难懂,式杂意繁,非底蕴深厚的人家不能通读详解。
哪怕是景羽他们的启蒙书,她都读得分外辛苦……
反倒是,她前世看过的那些古文,在此处却是更简单易懂。所以她才能钻这个空子。
她该感谢洛惊鹤,感谢他原本是一个画家。又或者……该感谢他可能跟自己不是来自同一时空。
否则,这条路,她便走不了。
“所以,如果我没想岔的话,意姐儿你是想使《三字经》从我们林氏传出。此书兴起,林氏亦能借势兴起。是吗?”
“差不多。”林知意淡声道。
林荣瞬间捏紧了手里的《三字经》,声音隐颤地问,“那……具体该如何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