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卡卡小说网 > 历史 > 勇动风云 > 第32章 捉摸不透的毒杀

从罗贯中家中离开后,常遇春继续在城里到处转了转。

昔日繁华的杭州府,在连年战火的洗礼下,也不再像往日那般繁华。但依旧要比苏州府繁华很多。行商,坐商都异常发达。

一直到了城门快关闭的时候,常遇春才离开城里。

第二日清晨,常遇春率领众军士入城,直奔杭州卫卫所。

“末将杭州卫指挥使范英朗,参见常大将军。”

“范指挥使,杭州府周边的匪寇清剿的如何了?。”常遇春问道。

“回常大将军,末将收到消息就立刻安排将士,逐个对这些潜藏的匪寇据点进行清剿,但末将抵达时,有些据点都空了。据末将观察,应该是才离开没几天,而且走的时候非常匆忙。”

“范指挥使,稍后你带我去看看。咱们先去校场看看。”常遇春说道。

“常大将军,你有所不知,前些时候陛下有命,让末将勤加操练这洪武阵。”到了校场后范英朗解释道。

“看来陛下倒是帮我省下了一些事。”常遇春说道。

“末将对此阵法多有疑惑,还请常大将军指教一二。”范英朗说道。

“范指挥使有何不明之处?”常遇春问道。

“阵法之中十二人,队长负责指挥,十人负责战斗,这最后一人,显得有些多余。”范英朗说道。

“若是遇到小股倭寇,离的又远,总不能专门安排运粮队吧。若是小队中再配有火枪,火枪弹药也可由这名伙夫多携带一些。如果有必要,这个伙夫同样也可投入战斗。”常遇春解释道。

“末将明白了,末将只是见了队伍中,有个伙夫,而训练中,并无任何安排,故而有此一问。”范英朗说道。

“范指挥使,此阵需勤加操练。一队可抵挡上百倭寇。若是苏州府那一战能延后一些,也不至于伤亡那么多了。”常遇春说道。

“不瞒常大将军,当初兵部传来苏州府战报时,末将并不相信那份战报,末将也与那倭寇交过手,但每次伤亡都多于那那倭寇。后来听闻常大将军在苏州城外筑京观,末将便派人探子前去,才知道那战报绝无虚言。末将那个时候就有些想不明白了,常大将军和吴尚书如何凭借万余人,歼灭数万倭寇的。本想休书问问蔡指挥使,但蔡指挥却已经升迁,离开了苏州府。后来陛下命末将操练洪武阵时,末将才发觉这洪武阵对付那倭寇真的就如同屠猪宰狗一般。”范英朗说道。

“别说范指挥使不信,当日那战报送到朝堂时,还被那孔希学弹劾,伪报战报。”常遇春说道。

“这些个天天之乎者也的老东西,除了口舌之快还能干什么,倭寇来了他们能说走吗?蒙古鞑子来了,他们又能说走吗?最后不都是得靠我们这些他们看不起的,那些刀枪跟倭寇和鞑子拼命。”范英朗忿忿不平的说道。

“文官若是都能做到文死谏,我得武将死战又有何惧。”常遇叹息道。

“范指挥使,这二位千户可是在苏州府一战中,立下赫赫战功,对这个洪武阵也颇有心得,近些日子,他二人便来卫所,帮你操练这洪武阵。”常遇春把丘福和戚祥喊了过来后对范英朗说道。

“末将戚祥,参见范指挥使。”

“末将丘福,参见范指挥使。”

“果真英雄出少年,二位将军年纪轻轻,就已经有如此战功,他日不可限量。”范英朗赞叹道。

“范指挥使谬赞,不过是常大将军统兵有方。”丘福和戚祥异口同声答道。

“那就有劳二位将军帮忙操练卫所将士了。”范英朗说道。

“你二人先带着这些将士,帮范指挥使训练卫所将士。本将军跟范指挥使还有要事。”常遇春对丘福和戚祥说道。

随后常遇春和范英朗带着少量卫兵就去查看匪寇的据点了。

卫所士兵听说这些带着他们训练的都是苏州城一战的将士,纷纷表示赞许。原本对洪武阵有些抵触的将士,听说他们就是靠着这个洪武阵大破倭寇的,也一改曾经的态度,对于训练也开始非常认真起来。有些是出于钦佩,还有一些是出于活命,战场之上有克敌之法,没有几个士兵不想学的。而常遇春带来的这些士兵,则是实打实在苏州以少胜多,几乎是全歼倭寇的战绩,告诉这些士兵,这洪武阵就是能克倭寇。

“范指挥使,这些据点你有什么发现?”常遇春问道。

“末将不才,并未有太多发现。只是觉得这些匪寇逃离这里的时候,非常匆忙,恐怕是有人通风报信。”范英朗说道。

“范指挥使,你说说这些人,好好的太平不愿意享受,非要躲起来当老鼠。”常遇春说道。

“末将也着实想不明白。”范英朗说道。

“若是他们只是忠于张士诚、陈友谅,我倒是能有几分佩服,但勾结倭寇,残害百姓,这些事人神共愤,人人得而诛之。”常遇春说道。

“末将也是这个意思。”

“先回去吧,这也看不出个啥。”常遇春说道。

回到苏州城后,常遇春直奔府衙。

“下官杭州府知府薛永新,参见鄂国公。”

“薛大人,城外匪寇据点一事,你怎么看?”常遇春问道。

突如其来的常遇春突然问到这些匪寇,薛永新心里有些慌了。

“下官知道……”薛永新吞吞吐吐说道

常遇春见事出反常,急忙问道:“那些人你审的怎么样了?”

“回……回鄂国公,下官……下官没审出什么。”薛永新战战兢兢回答道。

“那些人,现在都在哪?”常遇春不耐烦的问道。

“那……那些……那些犯人,都……都死了。”薛永新已经被吓的有些不会说话了。

“薛大人,你好大的胆子,陛下一直注意着这个事,你居然敢对这些犯人下手。我看你是准备去陪陈宁了。”常遇春愤怒的说道。

薛永新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连连磕头说道:“下官不敢,下官不敢。”

“你仔细说说,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常遇春语气稍有缓和说道。

“范指挥使抓住这些人送来府衙的时候,下官早已接到朝廷文书,片刻不敢耽误,连夜审讯这些人。这些人也招出一些据点,下官急忙将这些据点告知范指挥使,但范指挥使告诉下官,这些都是已经肃清过的。于是下官又接着审,再也没审出别的什么了。”薛永新跪着说道。

“那这些人又是怎么死的?”常遇春不耐烦的问道。

“下官见也审不出什么了,于是上报刑部,准备斩了这些人,刑部也核准了。但在行刑前,有个僧人路过杭州府,说是要帮这超度一下这些人,让他们早日洗清罪孽。下官年幼之时得过寺庙接济,对僧人也有些亲近,觉得已经是要斩的人了,帮忙超度一下也无妨。便同意了。谁知道这些犯人第二日就死了。下官疏忽,还请鄂国公恕罪。”薛永新说道。

“合着也就是说,你什么都没审出来,还把他们命都弄没了。”常遇春说道。

“下官确实是一时疏忽。”薛永新说道。

“薛大人,那个僧人现在可在杭州府?”常遇春问道。

“那日之后,那名僧人就已经下落不明了。”薛永新说道。

“薛大人,你说的这些,我自会去查清。”常遇春说完便离开了府衙。

常遇春对这些人的死倒是有些怀疑,不过不是怀疑薛永新,刑部核准斩的人,与死人无异,提前几天毒死是不是有些太蠢了。

常遇春带上常森以及几名亲兵,乔装打扮之后出了杭州府,往附近村落去了。

连续几天打探下来,也并未打探到太多消息,倒是听人提起有个村落遭了水灾,还有就是薛永新在百姓那里口碑非常好,曾经在周边村落多有活动的白莲教,近些时候却突然没了踪影。

常遇春又赶往遭了水灾的村落。不过常遇春赶到的时候,已经在恢复了,多番打听之后才知道是连着下了暴雨,那个村落又地势较低,遭了水灾。

回到杭州府后,到了府衙,常遇春并没有直接去找薛永新,而是找了府衙的同知。

在同知口中得知,那几日暴雨,有村民遭灾,薛永新急忙带着同知还有一些衙役急忙赶往遭灾的村落,也就是那几日,府衙牢里那几名犯人被一个僧人毒死了。

随后常遇春又去到了杭州卫卫所。

“范指挥使,你与薛知府同在杭州府为官,你对他了解多少。”常遇春对范英朗询问道。

“末将虽为武将,但对薛大人有所耳闻。在百姓中口碑也极好。”范英朗回答道。

“范指挥使可知薛大人住处?”常遇春又问道。

“这个末将就不知道了。末将与薛大人不怎么来往。”范英朗回答道。

常遇春见没问出点什么名堂,便只得作罢了。

直接在城里打听,恐怕也有些不妥,不过这杭州城,还有一个认识,并且不知道他身份的人——罗贯中。

常遇春又急忙赶往罗贯中住处。

“先生,今日我又来打扰先生了。”常遇春说道。

“哪里话,先生前几日的言论,在下受益良多。先生请稍等片刻,在下有本小说,还望先生多多指点。”罗贯中说着转身就去拿了本小说过来。

“《三国志通俗演义》,好名字,通俗易懂。”常遇春赞叹道。

“先生不妨打开看一看。”罗贯中说着就开始沏茶了。

常遇春拿起《三国志通俗演义》随意地看着,一旁的罗贯中品着茶,常森则是在一旁发呆。

“先生这本小说,为何才写到陶恭祖三让徐州,曹孟德大战吕布?”常遇春问道,顺手把书递给了常森,让常森看一看。

“目前只写了这些,后续内容还在酝酿,今日先生前来,便拿出来,还望先生指点一二。家师施耐庵前些时候过世,在下确实也难以静下心写了。”罗贯中谦虚的说道。

“先生按照自己的心意写就行了。写小说,本就是按照自己心意来写。”常遇春说道。

“在下也不过是根据《三国志》来写的,通俗易懂一些罢了。家师施耐庵那部《水浒传》写的才是精妙绝伦,可惜还未写完,在下也在思虑如何续写下去,先生可否指点一二?”罗贯中询问道。

“指点不敢当,先生只需按照施耐庵的思路写下去即可。也算是了却他未完的心愿。”常遇春说道。

“今日前来,是向先生打听些事。”常遇春接着说道。

“先生请说。”罗贯中说着做了个请的手势。

“先生可知道知府大人薛永新的住处?”常遇春问道。

“先生打听这是为何?”罗贯中犹豫了片刻后问道。

“并不其他,在下只是听闻薛知府为人正直,为官清廉,便想上门拜访拜访。”常遇春说道。

“先生若是有别的想法,在下还是劝先生放弃。薛知府非常清廉,就是我这落魄之人的居所,也比薛知府的府邸强了不知多少。”罗贯中劝说道。

“先生误会在下了,确实是心生敬佩,故而想去拜访拜访。”常遇春解释道。

“先生既然只是心生敬佩,在下可随先生一同前往。”罗贯中解释道。

常遇春正准备起身离开,罗贯中制止了常遇春,指了指一旁正在看书的常森。

常森突然觉得有点不对,急忙放下书说道:“先生对不起,在下看的太入迷了。”

“年纪轻轻如此喜爱读书,确实难得。”罗贯中夸赞道。

“先生的书,远比我在大本……里读的书要简单许多,我自己就能读懂。”常森说道。

“何为大本,在下从未听过?”罗贯中疑惑地问道。

“大本是我们那的一个学堂的名字。”常遇春急忙解释道。

常森心想好险,差点说漏嘴了,这要说出来在大本堂读书就暴露身份了。

“劳烦先生带路了。”常遇春对罗贯中说道。

罗贯中带着路,七拐八拐的,常遇春越走越怀疑。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