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浚
释怀浚这个人,不知道他来自哪里,他性格憨厚且狂放,但能够预知未来的事情,他的预言如同神明一般准确。在乾宁年间,他不知怎么地来到了巴东。他擅长草书,笔法自然天成。他常常在寺庙、客栈的墙壁上书写佛经、道法,甚至包括粗俗的歌诗,各种文字都能从他的笔下流淌出来。和他交谈,他只是“阿唯”地应答,当地人把他当作神圣的人物对待。
刺史于公担心他误导民众,就把他关进监狱审问。他通过写诗来回应审问,诗中的意思似乎是在闽川的东西方向。然而,诗句的章句华丽,州将觉得他很特别,就把他释放了。又详细理解他的诗意,怀疑他在海中,可能是像杯渡那样的高僧。过往的行旅都会停船来拜访他,询问上下峡的吉凶,交易物品的利润。客人恳切地祈求他,他只写三五行字,但并不直接说明。然而,事后很多都验证了。
当时荆南的大校周崇宾拜访他,他留下遗言说:“付皇都勘尔。”后来,周崇宾入贡,因为王师南讨,就被关在南府,最终被处决。押牙孙道能拜访他,他把字写在竹林寺。那一年,孙道能去世,被葬在古竹林寺的基址上。皇甫铉任知州时,释怀浚画了一个人戴着枷锁,旁边有一个女子。皇甫铉后来娶了民家的女子,却因此被人告状,被囚禁在官府。
有一个叫穆昭嗣的人,是波斯人。他从小喜欢医术,跟随父亲拜访释怀浚。释怀浚画了一个道士乘着云,提着一个葫芦。他写道:“指挥使高某牒衙。推穆生后以医术有效。”南平王高从诲让穆昭嗣放弃道术,从事儒学,并简摄府衙。后来,王师攻打荆州,释怀浚为王师写了一首诗:“马头渐入扬州路,亲眷应须洗眼看。”那一年,高氏向淮海表示忠诚,于是解除了对荆州的围攻。
释怀浚的其他神奇事迹还有很多。有一天,他在庭前的芭蕉叶上题字说:“今日还债业,州县无更勘穷。”往来的人们经常看到这些字,但并不在意。突然有一天,他被人杀害,身首异处。刺史为他进行了茶毗(一种佛教仪式,焚烧尸体)。
辛七师
辛七师是陕西人,辛是他的姓氏。当他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就表现得非常谨慎严肃,从未有过轻浮的举止,这让他的父母既惊讶又怜爱他。十岁时,他开始对佛教产生浓厚的兴趣,每天阅读佛经,甚至能够辨别梵音,而且不需要老师的教导。
后来,他的父亲担任了陕郡的郡守。在郡的南边有七座瓦窑。当他的父亲去世后,辛七非常悲痛。有一天,他突然发狂,离家出走。他的家仆追踪他的行踪,发现他坐在一座瓦窑中,身上散发出奇异的光芒,璀璨夺目,就像炼金的金色。家仆感到非常惊讶。
接着,家仆走到下一座瓦窑,又发现了一个辛七坐在那里。他继续探访,发现七座瓦窑中每一座都有一个辛七端坐在那里。从那以后,陕西的人们就称他为辛七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