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明
释普明,本名法京,俗姓朱氏,是会稽人。他从小就有非凡的志向和操行。有一次,一个僧侣向他乞讨食物,并劝他说:“你既然有善性,就可以去天台山出家。那里有菩萨初依,正在那里说法。”于是,在陈太建十四年,他翻山越岭来到天台山。正好遇到智者在那里坐禅说法。智者笑着说:“这是由于我们前世的誓言和愿力,今天才得以相遇。”随后,释普明跟随智者前往荆州玉泉寺。
在玉泉寺,释普明经常在泉水旁边刻苦修行,专心致志。智者返回天台山时,命令他铸造一口大钟,以供养天台。江陵的道俗竞相为他筹集资金和材料。当准备铸造大钟时,有盲人前来观看。释普明凭借他的智慧和机敏,察觉到相机不吉,结果果然如此。当开模铸造大钟时,大钟便破裂缺损。
后来,释普明回到国清寺所住的房间。房间离水源很远,房头空地上全是小石头。他怀念着说:“如果能让这些石头出水,那该多好啊!”话音刚落,几天后石头中就涌出了泉水,足以供给周围的人们使用。
国清精舍是隋高帝设立的。释普明觉得讲堂太小,想毁掉扩建。他与共顶禅师商量此事,共顶禅师劝他不要改动。括州都督周孝节听说这件事后,远程送来杉木做为柱梁支持释普明的扩建计划。共顶禅师曾向赤城感应到释普明身长十余丈,比松林还高,身边有数十人侍奉。这些侍从对共顶禅师说:“你不要再劝阻了,事情会成功的。”共顶禅师知道这是神异的迹象,于是合掌回答说:“我不敢再劝阻了,一切都按照您的意愿去办。”竖堂之日,感动了山神,早晨时分隐约听到雷声阵阵,摧毁了树木,倾倒了树枝,范围约百步之遥。从佛垄下一直延伸到寺庙。直到日落时分才恢复原状。磕磕砰砰的声音仿佛初次到来时一样。
释普明又希望与道俗共同建造殿堂和金铜卢舍那佛像,佛像坐身高达一丈六尺。当时有一个人自称从曹溪村来,施舍了十一两黄金用于铸造佛像。问他姓名却始终不肯说,礼拜后辞退离开。后来走访那个村子却无人认识他。
此外,比房侍者经常听到房内有人与他说话,但他暗中窥视却看不到别人的身形。所听到的声音只是劝人修善。既然化缘已经完毕,释普明的大限也即将到来。清晨时分,他呼唤弟子们说:“人的寿命是不可常保的,你们应该明白这一点。”于是,他脱下新买的干净衣服,换上破旧的衣服。换衣完毕后,他便安然离世了。
玄光
释玄光,是海东熊州人。他年少时就很聪明,曾前往衡山拜见慧思大和尚,后来返回江南。有一次,他遇到本国的船只准备离岸,这时彩云缭绕,雅乐响彻天空。他看见绛红色的旌节和霓虹,还有空中传来的声音说:“天帝召见海东玄光禅师。”玄光拱手避让,只见一位青衣人前来引导。不一会儿,他进入了一个宫殿,那里并非人间的官府,守卫的士兵都是鱼龙鬼怪。有人说:“今天是天帝降临龙王宫,请禅师说法,我们水府蒙受您的恩益。”于是,玄光登上宝殿,又走上高台,与天帝交谈了大约七天。然后,天帝亲自送别。当他回到船上时,发现船只在海上停滞不前。玄光再次登上船,船上的人说他只离开了半天。玄光回到熊州翁山,插锡结茅,建成了一座佛寺。后来,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