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公
通公道人是一个神秘的人物,没有人知道他的姓氏和家族背景。他的居处不定,言语狂放而诡异,但他的预言总是应验。他饮酒食肉,游行于民间,受到了侯景的深度信任。
在扬州还未被攻陷的时候,通公道人捡拾了无数的死鱼头,堆积在西明门外。他又拔来青草和荆棘,栽种在市集中。当侯景渡江而来,他首先屠杀了东府城的所有人,将他们的首级放置在西明门外,堆成了一座京观。从此,朝市破败,到处都是荒芜的景象。
通公道人因为对侯景的言行有所不满,被侯景所恶。但侯景又忌惮他不是寻常人,所以不敢加害于他。侯景私下派遣小将于子悦带领四名武士去捉拿通公道人。侯景告诉于子悦,如果知道通公道人是凶手,就不要伤害他;如果不知道,就秘密地捉拿他。
于子悦让四名武士在门外等候,自己独自进去见通公道人。通公道人脱下衣服,用火燎烤,背对子悦说:“你来杀我?我是什么人,你敢随便杀我?”子悦作礼拜回答说不敢。于是,子悦骑马回去报告侯景。侯景也礼拜通公道人,表示感谢,最终没有敢伤害他。
后来,侯景设宴邀请通公道人。通公道人取来肉,撒上盐,进献给侯景。他问侯景:“味道好吗?”侯景说:“太咸了。”通公道人说:“不咸的话,肉就会烂掉。”等到侯景死后几天,人们在他的腹部放了五石盐,然后把他的尸体送到建康。市面上的百姓都争相屠宰他的肉,做成羹来食用。最后,通公道人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僧林
释僧林是吴地人,他德行深厚,行为能够感动动物。在梁朝大同中年间,他前往蜀地,来到了潼州城西北一百四十里的豆图山。山上有一座神祠,当地的百姓都很敬畏它,经常前往祭拜。释僧林就在神祠里住了下来,禅定默坐了好几天。
突然,有一条大蟒蛇在僧林的绳床前萦绕,抬起头来像是在作揖行礼。释僧林为它传授了三归五戒,蟒蛇接受后就离开了。从那以后,豆图山就安定下来,没有再发生灾害和异象。
豆图山的北面是涪水的阳面,以前从来没有猿猴。但自从释僧林在这里居住后,就出现了两只猿猴,它们依偎在树林里生活。有初次见到它们的人说,猿猴是从对岸渡水而来的。后来,当释僧林走出山门时,猿猴也会游回对岸。这样的情况不止一次。随着时间的推移,猿猴繁殖生息,数量达到了数十只。有时,它们会送释僧林到龙门口,然后驻足远望,最后返回。
后来,释僧林住在了赤水岩的旧寺庙中。寺庙的房屋都已经毁坏,只剩下丛林。于是,他就在露天的地方坐下。有一天,一只老虎蹲在释僧林的前面,低着头看着他。释僧林就为它说法,过了一会儿,老虎就离开了。从那以后,释僧林孤身游历,即使是凶猛的野兽也不避让。他经常行善积德,感化了很多人。最后,他在潼郡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