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天的商讨,纪王爷力排众议,决定由他亲自撰写奏书,命人日夜兼程呈报给陛下,请求陛下派出农司的官员来纪城,专门学习脱粒机和曲辕犁的制作。
想要此等神器在大周全面推广,只有通过陛下通过朝廷的手段,才是最快最好的。
赵司农略微犹豫地提醒纪王爷,是否先缓一缓再上奏?不如先在纪城推广试用,若是等到明年夏收…
纪王爷阻止赵司农继续说下去,他和赵司农共事多年,知道赵司农的意思。
赵司农不是想纪城独霸神器,也不是真的需要夏收的数据去证明,而是为了他纪王爷,为了那一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纪王爷沉声说道:“治国最忌讳的就是君臣相互猜忌,本王必须对大周,对百姓忠诚。不能为了本王一人的安危,就罔顾百姓于苦难而不顾。”
如此利国利民的决策肯定没有人出声反对,更是对纪王爷的大公无私感到敬佩。
纪王爷再次对于纪城的保卫工作提出要求,在天使未抵达纪期间,加大纪城的城防和治安的力度,肃清一切敌国奸细可能存在的地区。
对于这两项决策,都是应有之义,所有人都没有提出异议。但是对于张晓的安全问题,却出现了很多的争议。
侯主将代表武将提议让张晓进军营,这纪城没有什么地方比军营更安全的了,这个提议立刻遭到了在座所有文官的反对。侯将军的小心思,傻子都能看得出来。
但是文官只会反对,并没有什么好的建议,而纪王爷的提议却令所有人都始料不及。纪王爷想将张晓送到大周的中心,也就是天子所在的帝都。
所有人都没想到纪王爷会有这样的考虑,张晓是什么?那是神器、是功劳的代名词,有了张晓,那就意味着荣华富贵,青史留名。纪王爷竟然不想将之掌握在手中?
纪王爷摆手示意众人稍待,道出了缘由:
“纪城虽好,也有诸位忠勇之士守护,然纪城偏远,且毗邻大周之国境,外有虎狼环伺,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我在明敌在暗,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再者,张贤侄尚且年不过二十,正是大好年华,帝都有天子镇守,安全且不枉论,更有国学院乃是大周教育之翘楚,贤侄去了国学岂不是如鱼得水?”
众人无言以对,这确实是最好的方案。张晓虽然一知半解,却是明白纪王爷全都是为了自己考虑,没有掺杂一丝的私情,只有纯纯的关爱。
这扑面而来的关爱张晓只在父亲的身上感受过,激动地他一时说不出话来,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门外传来了一声娇喝:“我反对!”
众人愕然望去,出声反对的竟然是俏生生的常平郡主。
纪王爷气坏了,这是什么场合,你一个姑娘家家的,指着常平郡主,手指却颤抖不止,看来自己真的是把这孩子娇惯坏了。
房间的众人纷纷低下头,悄悄地离开了,剩下的是王爷的家事,他们不想掺和。房间内只剩下张晓吃惊地看着常平郡主。
常平郡主一脸桀骜的站在那里,对于王爷的怒视她一点惧色都没有。原以为今日父王是为了表彰张晓才叫众人来议事,顺便将张晓介绍给纪城的权贵们认识。
她想着,自己就躲在门外偷听,若是父王小气,怠待了张公子,她就站出来主持正义。谁知道,她越听越惊,父王不是要奖励张晓,而是要棒打鸳鸯,拆散她和张晓。
她哪里还能忍受,立刻推门,提出抗议。规矩?哼!狗屁的规矩!再守规矩,自己的如意郎君可就废了。
张晓的去留最终还是搁置了,毕竟脱粒机和曲辕犁还没有推广出去,张晓目前在王府还是安全的,可以慢慢再议。
不过,常平郡主却被徐王妃禁足了,罚她每日抄写女书,闭门悔过。然而常平郡主一点悔过的意思都没有,哼!只要如意郎君没有丢,抄书就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