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城市明德中学,2018级,高三三班。
班级里身穿蓝白校服稚嫩青涩的同学们正在课间十分钟内各自休息。
有趴在桌子上睡觉的,有小声聊天的,还有认认真真复盘错题集的。
门口处,身为学习委员的苏淼抱着一摞英语作业本走进来.作业本上方是老师批改好的英语试卷,她扎着高马尾,洋溢着青春的笑容。
下一节是英语课,英语老师的习惯是上课前分发批改好的试卷和作业本。
身后的同学见状默默伸出手帮她拿一部分。
作业本和试卷放到讲台的桌面上,苏淼转头对这位同学说谢谢。
圆乎乎肉肉的左原悄悄红了脸不好意思的挠头。
“不客气”随后缓慢的朝着自己的座位走去,最后一排靠墙的位置停下。
苏淼确认他安全的回到座位上坐下,没受到同学故意的欺负和奚落后,移开视线。
尽职尽责的开始发放作业和试卷,一个个点名,没在场的同学,她全都帮忙把试卷放在他们的座位上。
看到左原的试卷她没有喊出他的名字,只是默默的走到最后一排,轻轻的放下。
左原拿着试卷,笑了笑。
刚发完最后一位同学的作业本,这个时候门口传来班主任李老师的声音。
略微发胖头发稀疏的中年男人,面容和蔼的端着保温杯走进来,身后还跟着一位低着头的男孩儿。
“同学们,安静下,这是我们今天刚转学来的齐同学,大家欢迎欢迎。”
李老师示意那个男生走进来,在讲台上做下自我介绍。
苏淼从讲台上走下来,对方从下面走上去。
两人擦肩而过,刚巧这位男生抬起视线,苏淼与他对视。
过长的刘海遮住他的眉眼,一双黑色的宽大眼睛遮住大半张脸,面色有几分苍白,看起来性格腼腆的样子。
上半身的白色短袖对他来说有些宽松,他太瘦了,有几分病弱感.像是身体不太好。
他似乎愣了几秒,苏淼回以微笑,示意他放轻松不要紧张。
转身回到第一排的座位上,马尾处随着她转身晃了半圈。
“同学们好,我是齐城。”齐城握紧手中的粉笔,一笔一划的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工整又干净。
看出来他有几分拘谨,有同学打趣他的名字。
“好巧,齐城,齐同学的名字和本市的名字一模一样呢。”
奈何这位齐城同学实在是太过腼腆,对此并没有任何反应.太过安静。
“齐同学,只有最后一排还有座位了,最后面能看得见黑板吗?要不让其他同学换个座位,坐前面来?”
“不用的,谢谢老师.”说罢便径直走向最后一排,挨着左原同学坐下。
因为他还没有来得及领新的书本,只能从黑色书包里拿出纸和笔摊在桌面上。
第一排的苏淼心想这位新同学太过安静。
李主任站在她座位前,轻声说了句:
“学习方面,照顾点新同学。”
“好的,老师。”
苏淼转头看向最后一排的齐城。
左原正友好的笑着拿出英语课本和试卷,放在他们两人中间,一起看. 齐城沉默片刻,小声道谢。
看到这一幕,苏淼满意的收回视线。
“你好,我叫左原,大家都叫我小圆子,因为我吃的太胖了,嘿嘿。”左原很开心自己能有一位同桌,不过就是新同桌看起来太瘦弱。
“齐城。”
还有点冷漠.
英语老师穿着大花裙脚踩高跟鞋,漂漂亮亮的走进来。
“今天这节课讲上周周考的试卷。”
齐城看着桌面上的试卷,总分数:二十。
他淡淡的看一眼左手边的人, 手指放在总分数评语的那一栏。
老师的评价是 :有进步,继续加油。
左原傻呵呵的,有点儿不好意思:
“这个啊,我之前成绩是个位数来着。”
……
齐城难得的眼里有些许不同的情绪,无奈。
翻看同桌的卷子,这是一张比较基础的试题卷,怎么会有人这么简单的卷子考了20分就高高兴兴的。
一节英语课45分钟很快便结束,齐城看了看窗外来往的同学。
又是一样的生活,上课下课,感觉和上个学校没什么不同。
“齐同学,高三了,为什么还转学啊。”左原是真的好奇才问的。
毕竟中学生的时间很宝贵的,重新融入一个新的班级需要适应。
齐城收拾完毕书包,毫不在意的说:
“我习惯了。”
这不是他转学的第一所高中,至于是不是最后一所也不好说。
晚上放学回到家。
齐城打开别墅的大门,眼前一片漆黑,他站在原地抿唇,片刻后,啪嗒一声,灯打开,明亮的灯光刺人眼睛。
他站在门口看一眼空荡荡的客厅,眼中的期待变得黯淡,垂着眸子,失望的关上大门。
换好鞋子后,把书包放在沙发上,习惯性的走向厨房。
别墅很大,夜晚很静,他一个人的脚步声在客厅回响,给人很不舒服的感觉。
可看他的模样显然是已经习惯了。
即使一个人待在偌大的房间里也丝毫不在意。
熟练的把保温盒里的饭菜拿出来摆到餐桌上. 自己一个人安安静静的吃着晚饭。
吃完晚饭后,他走进厨房把餐具清洗干净。
冰箱上贴着一张便利贴. 是保姆张阿姨留下的。
“明天阿姨家里有事请假一天.菜都买好在冰箱了,小城,记得好好吃饭哦。”
齐城看着最后一句叮嘱的话,笑了笑, 十分珍惜的指尖拂过这句话。
上二楼书房,自己一个人坐着拿出书包里的书本,安安静静做两个小时的作业。
十一点钟,洗漱完毕准时上床睡觉。
入睡前,他拿出手机,没有任何人给他发信息。
点进置顶的短信。
上次她发来微信还是三天前。
“抱歉儿子,生日妈妈这次没办法陪你了,有个国外客户需要招待,记得查收礼物哦,爱你。”
退出妈妈发来的短信,翻看另外一个人的。
爸爸就更直接的,他翻看着两人的聊天记录。
“儿子,钱打你卡里了。”
“好的。”
几乎全部都是这种对话,从之前的一周一次到后来的一个月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