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老夫人的寿辰是六月初六。
往年纪老夫人在山上礼佛,生辰时就是府里的大爷纪珲和二爷纪青山去五台山拜见看望纪老夫人。
今年老夫人回府了,将军府自然要邀请众人为纪老夫人贺寿,就连宝座上的天子前些日子也在问纪青山,关于纪老夫人寿辰的筹备情况。
李氏现在执掌整个将军府的中馈,这事是全权由李氏来筹划。李氏拉上大房的嫂子张氏商量了半日,捋好了邀请的名单及宴席上需要准备的膳食等,李氏把装点府邸的任务交给张氏负责。
翌日一早,李氏去向老夫人请安时:“母亲,这是我整理的您寿辰上邀请各府的名单,您帮忙过目一下,是否有不妥或漏缺的人。”
纪老夫人接过二儿媳妇李氏递上来的册子,并未翻开:“辛苦您了,你做事向来妥帖,我就不看了。”
李氏前两天就来问过贴身照顾了她几十年的老嬷嬷,这份名单嬷嬷也看过了的。
顿了顿,纪老夫人又有些犹豫的说道:“照我说,这寿辰不是整数,倒不用大张旗鼓邀请各府的人来庆贺,自家一家人坐一起欢聚一堂,热热闹闹吃顿饭就行。”
纪老夫人年轻的时候喜好办生辰宴和各家夫人小姐们聚一起曲水流觞,饮酒作诗好不快活;现在年纪大了精力有限,就想一家人在一起聚聚就行了。
无论是盛大举办寿宴还是家里的人小聚,李氏在这事上都是完全尊重纪老夫人的意思。
李氏恭敬的回道:“那这事就听母亲的,那帖子我就只发给家族里的各位亲戚。”
纪老夫人点了点头。
李氏:“那我就先不打扰母亲您休息了,媳妇儿就先退下。”
李氏出了纪老夫人的院子后,没有直接回自己的院子,而是向纪淮策的院子走去,她到的时候,正好看到孟婉央一个人在吃早膳。
孟婉央看到进院子里的李氏,惊讶的问道:“母亲,可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怎的亲自前来?”
“母亲可曾用过早膳,如是未用,不如在这儿一起吃?”
李氏笑笑说道:“我已经吃过了,你继续吃你的,也没什么特别的事,就是想让你帮忙写一下给亲戚们的帖子。”
“承蒙母亲看得上,儿媳自然是乐意帮得上忙,敢问母亲是因何喜事要给亲戚们下帖子啊?”
孟婉央是今年才进府的新妇,自是不知道纪老夫人的寿辰是六月初六。
李氏看见孟婉央纳闷的眼神,急忙笑着解释道:“瞧我这记性,六月初六是您祖母的寿辰,您祖母的意思是就自家亲戚们聚聚就行,不用大张旗鼓的举办寿宴。”
孟婉央一听六月初六,这不是时间没多久了,这都五月下旬了。
她皱眉道:“这么快啊,我还未来得及给祖母准备礼物,母亲知道祖母喜欢什么吗?给点儿提示啊!”
李氏笑笑道:“你祖母这辈子得到过的珍贵礼品不计其数,现在这年岁,更看重的是心意,你祖母现在礼佛,不如你手抄佛经,你女红也好,绣一幅与佛有关的绣品,想必你祖母也会喜欢。”
孟婉央:“好的,谢谢母亲,那我这几日好好准备准备。”
李氏:“恩,有心了”
李氏说着站了起来:“我待会还有事,就先走了啊,你这两日写好帖子,就让管事直接送到各处去吧。”
李氏现在也想慢慢的把事情一点一点的交给孟婉央,她是自己的嫡亲儿媳妇,早日熟悉府里的事务,也有好处。
现在有她在,孟婉央即使学得慢一些,也没关系,府里下面那几个庶子们的媳妇儿是翻不出什么风浪。
一想到纪青山纳了两个妾室,给他生下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她心里就不喜纪青山。
纪淮策今日回来,发现院子里的躺椅上没有了那道俏丽的身影,去卧房找了也没人,他只好先去书房,推开门就看见书案前在认真的写着什么,他都走进站了一会儿,这么大一个人进来,她都没有发现。
纪淮策也没有说话,怕吓着了她,看她写好了一封帖子,才出声道:“央央在写什么,写得如此认真?”
“啊!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啊?”,孟婉央放下笔,站起来一下就抱住了纪淮策。
孟婉央:“今日回来得还挺早的,平日是不是还要晚上半个时辰才到。”
纪淮策把帖子拿起来,打开看了后:“自从祖父走后,祖母就未这样庆生辰了,想来今年也是心情好,这才邀请各亲眷来府里聚聚,虽然只邀请家族里的亲人,还是得好好置办起来。”
孟婉央:“那祖母的生辰,你送什么啊?”
“咱俩一人送一份,还是各自送各自的?”孟婉央是真心的请教这个问题,却没想到被纪淮策狠狠用眼神教育。
孟婉央只好求饶道:“对,我们是一家!”
孟婉央决定为祖母纪老夫人绣一幅百寿图,纪淮策写的“寿”,这样也算两人共同的心意,这段时间孟婉央日夜赶工,终于在六月六这天之前绣了出来。
纪淮策赞不绝口:“没想到夫人的绣工如此之好,不知何时才能穿上夫人亲手缝制的衣衫。”
“看你表现。”孟婉央不接招。
六月六这一日,将军府布置得花团锦簇,到处都挂着红灯笼,窗牖上贴着红纸金字的福字,一片喜气洋洋。
一大早府里的众人就起来了,主子们也为今日的宴席好好的打扮着自己,待会接见客人,以免失礼于人,下人们有条不紊的开始为今日的宴席做着准备。
直至巳时,客人该来的都来得差不多了,男女宾客分别在两处,女眷们都聚在荷花池水榭旁赏荷,这里一早就摆上了百味轩制作的各色点心,百味轩的点心在陵安城是出了名的难买,一看就是极用心准备的,还特意为姑娘们准备了玩乐的小游戏,胜者还有彩头,小姑娘们大多都是从小就认识,在一起也没有生疏感,玩的不亦乐乎。
距水榭不远的小花园里也摆了茶水点心供各夫人们享用,大家相互间都是亲戚关系,平日里也少有机会聚得如此整齐,趁纪老夫人的寿宴,大家开心的聚在一起,夫人间相互聊着身边发生的有趣的事儿。
男宾客们就由纪青山和纪珲在前厅作陪,好在都是叔伯兄弟和姻亲关系,大家品茗闲聊相处起来都很自在。
今日寿宴武平侯府也有来,就连一向在城外负责官兵训练的武平侯裴宗元也赶了回来。陵安城闹得沸沸扬扬的流言,自然也传到了裴宗元的耳中。
自从侯府和孟府退亲后,裴臻安的名声就越来越受人诟病,孟府的确是裴臻安有错在先,所以即便后面他查到了背后的主谋,他也没有声张,把这件事就咽在心里。
陵安城这么大,还没相看之前,两家主妇们相互间的试探沟通,就闹得满城皆知,很明显是有猫腻。裴宗元一回城就派人对此事进行暗查,不主动欺负人,也不能任由人欺辱。
武平侯府的脸面,不能再让裴臻安的风流韵事继续抹黑,最近裴宗元身边的几位副将,看他的眼神都带着一点怜悯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