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某纯情男模,上/门/服/务。”
小两口腻歪的打情骂俏终是被大金看不下去了,撺掇廉哥儿一起一人拉一个,总算把宋主家跟宋夫郎分别抢回了自己阵营。
-
-
庆福街是淮昭镇的主街之一,三条主路形似川字,从左到右分别是庆祥、庆福、庆吉。还有一条青林宽巷和一条白芽窄巷。
“这两条巷子都是很早以前就有了的,青林巷宽敞古老,住了好些读书人家,这里曾还出过两名翰林院学士呢。镇上几次大规模扩建,衙门觉得这地儿好,是个清净的书香宝地,所以特别留存下来,你瞧,这里的书斋是不是特别多?”
“白芽窄巷就在青林巷尾巴上,走过去能通到庆祥街街口,那边有两家很大的医馆,内里设了席床,专门给留馆的重症患者亲朋陪护用的。所以那边有很多卖日常用品的杂货铺,东西物美价廉,很适合去淘买物什。”
廉哥儿自嫁到柳丰村,去的最远的地方也不过是村里的集市,他自愧容貌有损,不曾领略过白天街景的喧闹繁华。
这次唐恬带他来镇上逛,他便央求小夫郎给他介绍介绍镇上的街巷景致。
唐恬从前来的也不多,是宋楚云喜欢这么陪他漫无目的的走,走到哪就给他讲讲这片地方的故事和来历。那时他很疑惑,明明一个异世界穿书来的人,怎么会比他这个土生土长的小哥儿更了解这里的民俗风情。
直到过了很久他才明白,原来这是宋楚云爱他的方式之一——我所有能记起来的美好回忆,里面都有或多或少的你。
从结果来看,老宋头这一举措起到了实质性的效果。以至于让唐恬带廉哥儿走他们走过的那些老路时,仍然能在每一处街角转口,回想起和宋楚云并肩而行的点点滴滴。
“那个呢?是什么呀?好大的灯笼啊,我长这么大从没见过这么大的灯笼!”
唐恬顺廉哥儿手指的方向看去,瞧见灯笼也是一笑:“那些地方咱们小哥儿可去不得,是他们臭男人找乐子的温柔乡。门口挂的灯笼越大,代表里边的姑娘名声越响。有些富贵人家的少爷,不惜花费一半家财,就只为见头牌姑娘一面呢。”
“唔.....原来是这样,小嫂子,你懂的可真多。”
同样是小哥儿,廉哥儿见唐恬每走到一处都能说道上一些,不觉对他添了几分崇拜。
“我哪懂这些,都是我夫君平日带我出来逛讲给我听的。”
“真好.....看来宋大哥待你的确是用心。只是小嫂子.....我曾听进山的猎户们闲谈,说男人有钱就会变坏,宋大哥这样了解内情,恐怕.....”
廉哥儿无意挑拨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况且他也没有一份健康的婚姻可供佐证,话说到一半觉得不妥,忙改口道:“对不住,是我多话了....虽说我来这只有短短三日,但我能看出宋大哥待你与旁的夫君待夫郎不同。你对他如此重要,他必然不会做什么让你不高兴的事。”
唐恬对宋楚云的信任自是坚不可摧,不过这并不妨碍他趁机找老宋头的茬。
很好,疑似逛花楼打听内情,回去吵架,吵到这世界上又多一个被冤死的人。
宋楚云:人在地里刨,锅从天上来?
-
-
唐恬一路带着廉哥儿从最东边的街逛到最西边的街,起初廉哥儿还担心脸上的胎记会引起路人唾骂指点,不肯往人多的地方去。
小夫郎便劝说,临近寒衣节,镇上会举办大型的祈福仪式,向先祖祈求来年一切安康顺利。
这种祭祖奉孝的活动深受衙门重视,前三后四整整七天都大力推行百姓们出门穿素服带面具,把自己打扮的像地府游魂。他们觉得这样能与上天通灵,让返还尘世的先祖遗灵如愿见到后人。
前三天戴面具的人还是少,等寒衣节烧完香祭完祖,届时满大街都是游荡的‘妖魔鬼怪’。有传言用此法能引得先祖遗灵进门,得到庇护,来年一家子人就能不受疾病侵扰,若有读书的学子也能幸运高中。
“眼下街上开始戴面具的人是不太多,可总还是有那么几个的,我给你挑个不起眼的带上,这样就不会显得很突兀了。”
廉哥儿脸上的胎记几乎覆盖住左半边脸颊,恰好唐恬挑中一个单露右边脸的掌灯鬼面具,拿起来在他脸上比了比,大小也很合适。
“瞧瞧,这样是不是就看不出了?”
“还真是......多谢你了小嫂子!”
廉哥儿因一个三文钱的粗糙面具高兴的合不拢嘴,唐恬看他激动得眼底泛光,不由也跟着傻笑起来。
“走吧,茶馆下午场的书要开始了,我夫君给报销了花费,咱们要个包间,边吃馄饨边听书。”
“好!”
两个小哥儿手拉手进到包间里时,恰逢茶馆下午场的书开始敲迎客鼓。他们运气好,今日茶馆二楼被几个外地富商给包了,老板高兴,叫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