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公主,我们三弟可是大梁名将士,怎么可能会到孟国去和亲?这不是要我们把这名良将,送到你们孟国去?”苏言楚朝他们走来笑道。
苏溱连忙抬头看去,见着是二哥,顿时笑道:“二哥!”
苏言楚走来,将她抱起,打量了她一番后,捏了捏她的小脸,“又胖了。”
苏溱笑笑,“母亲刚刚才说我胖。”
苏言楚笑道:“往后,还是要少吃一些,不然长成了胖丫头就不好看了。”
他们兄妹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
孟姑娘走来,插话道:“苏大人,我们可并未有要走你们良将的意思。”
苏言楚放下苏溱笑道:“你都让他嫁过去了,还说不是?”
孟姑娘一时语塞。
苏百岩脸色越发难看,“二哥,我一个大男人,什么嫁不嫁的!”
苏言楚走到他身旁,敲了他一下脑门,“越发没大没小。”
苏百岩捂着头顶被敲的地方不敢再多言。
孟姑娘倒是意外得很,这个苏百岩平日在战场上的时候可是猖狂得很,怎么在家里老实许多。
侯爷这时走来说道:“二郎,三郎,你们如此紧张干什么?这位七公主一定是在与你们开玩笑,就算是和亲,一定也不是我们三郎去。”
侯爷都如此说了,孟千尘也不好再继续说下去。
她这次来当真是来谈婚事的,但到底是和谁,还不知晓。
她当然希望,这个人是自己一直心心念念的苏百岩。
苏百岩见着孟千尘没有回话,就当她是默认,随即笑道:“原来你是开玩笑的,真是吓死我了。”
孟千尘见他如此,心里略有些不舒服,微垂下头,“是啊,开玩笑的。”
苏百岩上前一把搂着她说道:“孟兄,既然如此,以后不管你是男人还是女人,你和我依旧都是兄弟。”
府里的人齐刷刷朝他看去。
苏溱捂着嘴,差点笑出来,她的三哥果真就是个憨憨。
柳氏直接上前,朝苏百岩说道:“三郎,你跟娘出来一下。”
话落,朝里屋走去。
苏百岩一头雾水地跟着她。
柳氏进屋后,将门关上,上前就拧着苏百岩的耳朵。
苏百岩痛呼道:“娘,娘,你这是干什么?我的耳朵都快被你给拧断了!”
柳氏训斥道:“你都老大不小了,怎么能对一位姑娘家,兄弟兄弟的叫,成何体统!”
苏百岩不以为然道:“我们本来就是兄弟啊,有着过命交情的兄弟!”
柳氏拧着他的耳朵,越来越用力,“再怎么交情深,她也是个姑娘,你动不动就搂搂抱抱,成何体统!”
苏百岩依旧没有意识到自己错误,“她啊,我压根就没觉得是个女人!”
柳氏气得不行,松开了他,一屁股坐下来,朝桌子重重一拍说道:“不是你认为她不是女人,就不是女人!平日里还是要有分寸!更何况,她还是孟国的七公主!”
苏百岩连忙上前安慰柳氏说道:“娘,你别担心,那个孟国一直臣服于我大梁,不过是区区七公主,就算是他们孟国国君来了,我也不足为惧。”
柳氏气得,朝苏百岩的后脑勺重重一拍,“你啊,你,到现在还没听明白娘的意思!”
苏百岩一脸委屈地看着柳氏,“娘,你就别卖关子了,直说吧!”
柳氏长叹一口气,说道:“三郎,你年纪也不小了。”
苏百岩说道:“是啊,不小了。”
柳氏微放缓声音,问道:“你可有心仪的女子?”
苏百岩连忙摇头,“娘,你别提婚事,我现在还没有成亲的打算。”
柳氏正色问道:“为什么没有?这男子成家是天经地义的事。”
苏百岩笑着回道:“这家国之事还未定,怎么就能成亲?”
他嘴里虽如此说,但心里却如同明镜一般,他之所以到现在还不娶妻,其实是因为不想连累其他女子。
这战场上九死一生,如果有一天他回不了呢?
那这女子该如何?守寡,改嫁,对于她来说终究是不公平。
这些,他没有和柳氏说。
柳氏只当他是没开窍,再次问道:“你当真没有心仪的姑娘?”
苏百岩想都没想回道:“娘,当真没有。”
柳氏盯着他看着,又问:“那个七公主呢?你对她当真一点心思都没有?”
苏百岩摆摆手笑道:“当真,其他的事情我可能还不能确定,但是这件事,我可以千真万确的说,我对她没有一点其他的心思,只有朋友之间的情义。”
柳氏起身说道:“既然这样,那过几日你去看看周家小姐。”
“周家小姐?!”苏百岩疑惑道。
柳氏回道:“是周大人的小女儿。周家是书香门第,女儿个个长得貌美,而且才华出众,你性子急,就适合找这样一位娴静的女子共度一生。”
“不去。”苏百岩根本就没有心思都在这件事上。
柳氏冷声道:“不去,也得去!”
“娘!”苏百岩十分不情愿。
柳氏别过脸,气鼓鼓道:“这次,你不去也得去!”
苏百岩本来还想要拒绝,这时侯爷在门外说道:“好了,你们出来吧,那个七公主走了。”
苏百岩连忙应道:“这就走了?我还想跟她喝几壶酒的!”
柳氏看着他如此模样长叹一口气。
孟千尘走后,侯府的人陆续到齐。
都在给苏溱接风洗尘。
尤其是苏小七,他一连买了好多苏溱爱吃的糕点,生怕她在云州吃苦没有吃到。
苏溱不想辜负他的好意,照单全收。
回到家中,她觉得莫名安心,一觉睡到大天亮。
待到了午时,便听到柳氏和如安郡主在谈论三哥的事情。
“那七公主一看心思就在三郎身上。”
“是啊,娘,我瞧着也像是。”
“我问过那孩子了,他说对这个七公主并未有其他的心思。”
“这样也好,免得三弟当真要去孟国。”
“去孟国是不可能的事,若是他当真喜欢那七公主,七公主愿意留在我们大梁,这还差不多。”
柳氏说着,将手里剥出来的松子递给如安郡主。
如安郡主拿在手中,笑眯眯地吃着,“娘说的没错。”
柳氏又道:“我很中意周家的小女儿,那姑娘十分懂事知礼,和三郎十分相配。”
如安郡主问道:“能让母亲看中的,应该是个十分优秀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