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与人为善还是要的,再有你们大队的那帮下放人员,你都接触过吗?”
“目前还没有,他们都很低调,不爱接触村里人。”
“而且我感觉大队里,并没有人特别管制他们,要不我回去时接触一下?”
“…量力而行吧,人家真正的底子你摸摸底,如果很反感接触,那就再找机会,别一上去就要为人家做什么。”
“要都是千年的狐狸,可看不上你这小妖怪闹的妖风!”
谈话在快到屋门口时止住,两人表情放松的进了门。
刘雅这边也快弄好了,到底是只有两个热菜,手艺再差也做完了。
锅里熬着玉米茬子红薯粥,见两人回来,刘雅赶忙上前,跟小媳妇似的给两人拉椅子,倒水喝。
李应融笑眯眯的,叫住了不想让自己闲下来的刘雅。
“小雅啊,你坐吧,难为你过来还要帮我操持饭食,现在你就坐在那,可别再忙了!”
“没事儿!李叔叔你别见外,我和观海关系好,帮他就跟帮我自己一个样。”
虽是客气着,但也到底坐了下来,为了这几个菜她可累坏了。
在知青点时至少三四个人一起干活,两个人只切菜就好了,剩下一个烧火,一个炒菜。
这边虽然菜不多,但是自己是忙的团团转,这时刘雅还有些恍惚的深思,这以后就要给男主做一辈子饭了吗?
可回头又感觉这么做一辈子也挺好的,那可是男主角啊!前途无量,以后自己不也跟着沾光吗!
李应融走到门口吆喝了几声,陆续的就开始有人上门了。
最先回来的是刚来时就见过的,王叔叔,向叔叔。
没过一会,就又进来两个男人,年纪看着跟李父都差不多。
又是一番互相介绍,众人才纷纷落座。
这桌子上能有四个菜,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姓向的叔叔起身去自己柜子里找出了一瓶酒。
“哟呵!老向今天也是大出血了!这酒不说要过年喝吗!”
“哈哈哈,我也高兴啊!这不是老李的儿子好不容易来一趟吗,这顿酒我可是等不到过年了”
“也对,今天的菜色不少,正好配酒!”
几人推杯换盏了一会,就都开始跟李观海闲聊了。
一会这个问外面的局势,一会又问李观海的现状。
到底都是人老成精,几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就差不多把李观海的底给摸出来了。
小伙子被他父亲李应融教育的很好,只是毕竟年轻气盛,很多事也是差着些火候。
不过这已经很不错了,如果不被下放,这孩子一直跟在父亲身边,那以后的前途定然不可限量。
现在这孩子竟然倔脾气上来,选择了下乡,那就不好再说以后了。
“哎呦!这咸菜咋这么爽口呦!这是咋腌的菜怎么还脆生生的?”
“你别光吃那咸菜,这是肉酱吧?这还真有肉啊!这滋味可真是绝了!”
“我看这做酱菜的人,是真下了血本了,里面的好调料可不老少啊。”
李应融夹菜的筷子一顿,抬头问李观海。
“这酱菜你之前说是在哪来的?”
“我们村的小宋知青,您还真别小看这两罐子东西,十里八乡的知青都快知道了。”
“我和刘雅出村前预订了好几天,去她那’换‘的人太多了,晚一点都订不着了。”
李应融想问什么?他是突然发现了这个孩子的不正常,不仔细推敲可能还真让他错过了。
按理说,一个姑娘家,还是那么小的岁数,在乡下没有个大人在旁边操持着。
生活的应该非常艰难,可听儿子之前说的,那姑娘自己考上了大队卫生所。
这就证明是个有本事的,家里可能有医护工作经验的家人。
在看这两种酱和腌菜,吃过好东西的李应融知道,这里面的调料是真的下了功夫的。
这就要有购买大量稀缺调料的渠道,还有这个油,听儿子说很多人都去和这个小宋知青换。
潜台词肯定是有的换,有的买,肯定是有很多人提供不了油和肉的。还有这金贵材料也买不全,那都是哪来的?
人这么多李应融到底是压下了心里的想法,和众人推杯换盏起来。
天色暗了,李观海也要和刘雅赶回兰旗大队,刘雅这时的情商非常在线,远远的跟在李观海父子俩的身后。
她这时才想起来,好不容易来一次,李观海肯定有很多思念父亲的心思要讲。
李观海这边却听到了父亲李应融的另一个嘱咐,那就是看时机,再接近一下队里的小宋知青。
等李应融跟他分析了一下,大家一直都没有察觉到的巧妙之处时,李观海突然记起了在火车上碰见小宋知青的经过。
他那个时候还在感叹,一个小孩子怎么会有那么复杂难辨的眼神。
现在在看父亲分析了她一系列与旁人不同的作为,突然就有些毛骨悚然。
这还是个孩子吗?连大人都不见得有人会比她做的好吧?
看看人家的生活,安逸平静,好像刚进村儿不久,就搬出了人多是非多的知青点。
现在也是只有她一个人,是大队里卫生所的卫生员。
公分高,平常还编筐子卖给编制作坊,现在也不用在编制作坊耗公分。
编出来的全都是能换钱的,听说现在一个月能赚五六十了。
现在还有大家伙儿去她那边‘换‘酱菜,她一个小孩子一下子就赚了多少钱?
算来算去,李观海惊恐的猜测,这也许都比父亲在京城,工作时的工资都高…
最可怕的还是小宋知青的年纪,那完全就是一个小孩子,再说她办的这些事儿,可一点都不小孩儿。
一桩桩一件件的线索在眼前浮现,李观海竟然有些慌张的看向父亲。
一个不到十四岁的小姑娘,竟然比他有城府,有成算,有计谋,有远见…而他李观海竟然一直都没有察觉!
“别多想,这些也都是咱们的猜测。这也许都是巧合,还有可能是她身聚气运。还有可能是家族的培养给予的福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