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方过来的人也不少,有几个一听那口音便是江南人。
那镇子上的屋子集中,也是因为那几条主要街道上一边都是皮毛山药野货铺子,另外一边则是各种日杂铺子。
两人愣了一下之后便明白了。
是他们搞错了,苏钰一路过来都是用的轻功,压根就没有走过正经官道,他是按照苏克说的山脉地图方向走的,是走的近道,到了三桑镇也是从旁边山上过来的。
可要真正走官道,便能发现这里是从关外穿过幽州和朔州地界,到达的最近的一个镇,而往南,则是一条狭长的平原,走商队也很方便。
所以这里自发的形成了一个交易市场一般的集镇,关外来的皮毛特产,和楚国的布匹日用品等物都在这里进行大型交易。
这里不光外地人多,商队也多。
而且,这里不乏来自关外的商队,这些商队,应该都有自己的隐蔽通道。
也就是能走骡马的通道。
苏桃心里暗道,只怕这就是北方的马道了。
作为一个以交易为主的镇子,客栈也不少,在镇子的东南西北便各有一个客栈。
苏桃找了一个南方人比较多的客栈,要了一间上房,然后对来探话的小二说,自己母子两人是听闻这里有好的毛皮,所以想过来看看有什么生意可以做。
三桑镇是个自己慢慢发展起来的贸易集市,随着这些年的发展,名声也慢慢出去了,时常会有人过来看看,想找做生意的机会,虽然母子两人有些少见,但是关外妇人彪悍,甚至有妇人领队的商队,所以小二倒是也不奇怪,还很是热情的推荐了几个卖皮毛的铺子,其中有一个便是关外孙二娘家开的。
苏桃谢过了那小二,在屋子里待了一会,便和苏钰下去到镇子上逛了一圈,然后找了个面店要了两碗面。
在杭州府,这个时候已经是春天,艳阳高照,可是在这里,却还是冷风寒冽,路边还有残雪,吃面的人都是坐在屋子里。
准确的说,是屋子里的炕上。
苏钰瞅了眼那一溜的长炕,还有在炕上摆放着的一个个的小桌,眉头不觉微微一皱。
苏桃却是径直往最里面的一个小桌走去。
那个小桌在长炕的最里面,火烧的没有别的地方旺,所以没有人坐,而且那边有个踏脚,苏桃侧身坐上了炕,脚还能放踏脚上,便不需要脱鞋。
两人坐好之后不久,伙计便送了面上来。
这里煮的都是大锅面,捞上来浇上一层肉酱就好了,在这种天气,热乎乎的吃起来才叫舒坦。
苏钰吃了几口,见苏桃吃的欢快,便从自己碗里赶了一些过去,又将那肉酱都拨给了她。
见苏桃抬头,他低声道:“我吃这些够了。”
他在突破第九层之后,混元聚气神功也到了一个新境界,便是几日不吃饭也没有关系。
这几日看他吃饭,苏桃便问过,知道他倒不是说自己不吃给她,而是的确够了,便笑嘻嘻的将肉酱一拌,大口吃了起来。
正吃得开心,就听得外面一阵马蹄声响。
那是一队至少有十几匹马奔跑发出的声音,而且,那声音还就在门口停住。
苏桃不觉停下了吃面,往门口看去。
门帘便被人掀开,随着寒风,几个穿着盔甲外面披着红色披风的官兵走了进来,当先一人视线一扫,对最好位置的那桌人道:“兄弟,你们的面钱我们请了,烦请让个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