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弘文馆,储备天下文才,并改革科举制,吸纳有才干的庶族士人加入,大大增加了人才纳用的数量,给政坛带来了新的气象】
【任用人才上,太宗拥有卓绝的眼光,知人善任,选拔出了房玄龄,杜如晦,褚遂良等廉洁忠直的名臣】
【并且心胸宽广,富有自信,大胆启用建成旧部如魏征,重用降将如尉迟恭,一时之间,他治下人才济济,群星闪耀】
【同时,命宗室出任官吏,增加国家人才的同时,也给后世宗室处理一事提供借鉴,也大大减少了他们坐享其成的陋习】
“光是看文字描述,都能想象到那是一番何等璀璨繁华的景象,真是让人向往。”
刘邦心生感慨…
这真的有些像他当初大汉建立之初的景象,也是人才济济,百废待兴的景象。
他同样也跟李世民一样,很会任用人才。
不过…
他可能没有李世民那般的自信,他没信用能驾驭住所有的大臣。
比如韩信!
李世民这描述之中,真的有一种他带领一众大臣,一起甩膀子大力治理国家,让这个国家蒸蒸日上的感觉。
没有人能抗拒他的威严!
没有他驾驭不住的官吏。
光幕那字里行间体现出来的感觉就是这样的,总结起来就两个字——自信!
“真羡慕太宗你啊,跟开国大臣也好,后来的重臣也好,君臣善始善终,很少发生屠杀开国功臣,兔死狗烹的景象。”
赵匡胤目光幽幽的开口,说不出来是羡慕还是无奈。
“若是咱也有你这样的自信,那该多少,也就不用为了后人继承问题,而杀死那么多人了。”
朱元璋感慨,有些五味杂陈的样子。
“确实,如果能做到跟开国大臣善始善终的话,这真的很了不起。”
杨坚也开口,刘邦亦是颔首。
因为这太难了!
要求君王有足够的自信,足够的威严,足够的胸襟!
能够容忍的了功绩卓著的大臣,能够完美驾驭住所有大臣,不让他们产生非分之想。
能震慑住所有不臣之心的臣子!
并能在发生叛乱的时候,拥有快速镇压叛乱的能力。
一众帝王思来想去…
好像能真正做到这一切的,他们最熟悉的几个帝王之中,也就只有始皇帝,李世民两人了。
就是汉武帝都忌惮卫青!
“说了这么多,我倒是有一个问题…”
始皇帝突然开口,他看了在场一众帝王一眼,“我想知道,他为什么如此自信?这似乎不是当皇帝能够带来的吧。”
作为皇帝不自信,猜忌手下大臣的人多了去了。
更何况…
许多掌控军政大权的帝王,也不见得有李世民这样的自信。
刘邦闻言,也露出了求知之色。
真的!
李世民这个人,跟他见过的所有帝王都不一样。
自信几乎就是蕴藏在每一寸肌肤上的。
根本掩饰不住。
从容,自信,有一种让人忍不住想要了解他的魔力。
刘彻亦是看去…
看着这个后世帝王,评价比自己都高的男人,也有些好奇。
“那我来回答吧!”
赵匡胤开口,有些无奈之色,“太宗李世民之所以这么自信,从容,跟大臣们,尤其是功绩卓著的开国功臣也能和平相处的原因,其实是因为…”
说到这里,赵匡胤叹了口气,“他正是整个大唐江山功绩最强的开国功臣!”
“他当初还是秦王的时候,就被授予‘天策上/将’的称号,是军队的最高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