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
用海水熬盐。
此法听起来是好。
但齐恒所提的制盐之法。
真的可靠么?
用海水制盐。
说白了。
这并不算什么稀奇的技术。
大周西边那些依水而生的百姓。
几乎都会用古法制作海盐。
只不过。
盐这东西。
向来是官营。
朝廷对这方面管的很严。
另一方面就是。
海水制盐。
工序繁复耗时。
同样的一石盐。
用海水制作。
比起井盐。
效率实在是太低了。
而且这其中。
对于人力的耗费也是巨大的。
想到这。
李恪有些疑虑。
看向面前。
成竹在胸的魏文帝齐恒。
道:
“陛...陛下。”
“你所提的技术。”
“不是我怀疑。”
“只是...”
李恪说着话语一滞。
魏文帝闻言。
哈哈一笑。
似是看出了李恪的疑惑般笑道:
“你小子。”
“可真不是个能吃亏的主!”
“罢了。”
“既然朕说出这茬了。”
“告诉你也无妨。”
“随朕来!”
话说完。
魏文帝便拉着李恪。
来到了御书房。
他先是让李恪找个地方坐下。
而后自己在书柜上翻来覆去。
找了片刻。
很快便拿出了一副泛黄的卷轴。
将其交到了李恪的手上。
笑道:
“诺。”
“此物乃百年前。”
“我父皇...偶然得到的。”
不知为何。
魏文帝在提起这卷轴的来历时。
显得有些吞吞吐吐。
含糊其辞。
李恪听闻。
感到有些奇怪。
但也没在意。
待到他说完。
便接过了卷轴细细的查阅了起来。
这不看不要紧。
一看可吓了他一大跳。
“此...此物!”
“是制作海盐的机关?”
李恪看了片刻后。
心中大骇。
这卷轴上。
描绘着一台栩栩如生的机械构造。
小到楔子。
大到机关齿轮。
无不一一描绘。
而且这其中。
连机械原理。
操作方式。
都在其上一一标明。
可以说。
有了这幅图。
制作出这台巧夺天工的机械。
并不是一件难事。
而这却并不是让李恪感到惊异的地方。
让他震撼的是。
卷轴的右下角。
署名竟然是荀子远!
一看到这名字!
李恪震惊了。
荀子远!
荀家!
那个隐居在大周西方机关岛里。
避世不出的上古世家?
一百年前。
梁人南下机关岛被其化为了一片火海。
而他们的后人。
荀子钰。
也在十年前。
与境城鬼市。
为徐有财制造完鬼工门后。
销声匿迹。
魏文帝是如何得到这副图纸的?
李恪现在心绪非常乱。
按照这图纸上所记述的。
如果这台机械设备。
能够制造出来。
每日能从海水中产出大约十石盐左右!
而且还不需要耗费人工。
只需要添加木柴及海水。
作为原料。
便能驱动。
从过滤海水到制出成品盐。
根本不需要人工来操作。
完全自动化!
如果这种机械设备批量制造。
那大周的产能岂不是一飞冲天?
一百台这样的机器。
每日就能产出一千石盐!
这是多么可怕的产量?
完全是跨时代的设计!
可就这种世所罕见的机械构造。
荀家竟然一百年前就设计出来了!
太夸张了!
“你...此图你是从何而得?”
李恪目光凝重。
看向齐恒。
说实话。
他已经明白了。
这图的来源。
此刻问齐恒。
也不过是为了印证。
自己的猜测。
“你...你问这个干嘛?”
“朕从何而得需要告诉你吗?”
魏文帝目光闪躲。
显然不好意思说出。
此图是从梁人手上夺来的。
见此。
李恪也不想再多问了。
目前魏周联盟在即。
往日那些不愉快的事。
不提也好。
李恪清楚这一点。
至于这图纸来源。
通过魏文帝的反应。
他也明白了。
此图确实是梁人当年纵火。
焚烧机关岛后获得的少量孤本。
后被魏国先代皇帝所得。
想明白了这些。
李恪不禁叹了口气。
心中更是可惜之至。
从一开始的鬼工门。
到现在的古老图纸。
关于荀家的传言。
和他们的技艺。
存世甚少。
但每见一个。
都令李恪神往。
荀家的覆灭。
真是天妒英才。
可惜可叹!
之后。
李恪与魏文帝移步冬暖阁。
二人又聊了聊。
联盟之后的事。
这时银子也到了。
整整两千万两。
包括魏文帝私库里的一千万。
已经尽数装箱。
冬暖阁门口的广场上。
此刻已经挤满了人与装银子的大箱。
好家伙。
三千万两银子。
说出来很轻松。
但当这么多银子。
真的摆在李恪面前时。
李恪还真有点恍惚。
实在是太多了。
光装银子的大箱。
就垒了大约八千多个。
全是半人高的大木箱。
这么多银子。
运回去。
光是马车就得四千多台。
至于随行人员。
什么护卫。
车夫。
这种杂七杂八的。
更是得一万多人。
李恪看着面前广场上。
堆积如山的银子。
一时间不禁犯了难。
自己要赶时间。
肯定没工夫和车队一块走。
但这么多银两。
押运起来。
又不是一件简单事。
李恪想着这些。
不禁面露苦色。
对站立在他身旁的魏文帝道:
“陛下。”
“银子是到了。”
“但这运输...你可得帮帮我。”
听闻此言。
魏文帝皱了皱眉。
随后又点了点头道:
“这倒不是件大事。”
“帮你自然可以。”
“只不过运输耗费极大。”
“朕可以出人出马车。”
“甚至派遣卫队押运。”
“但这沿途的费用。”
“你就自掏腰包吧!”
李恪闻言。
没有拒绝。
低头思量了一番后。
问道:
“这不是问题。”
“但不知这运费。”
“得多少?”
“朕又不是全知全能。”
“这种事一般都是皇商来做。”
“朕那晓得!”
魏文帝没好气的回了一句。
随后便准备给李恪安排人手。
然而一听到皇商二字。
李恪顿时眼睛一亮。
急忙阻止了魏文帝道:
“陛下!我有办法了!”
“这批银子。”
“我这边找人来负责吧!”
于是乎。
在魏文帝惊疑不定的目光下。
李恪匆匆离开了冬暖阁。
来到了龙少这小子的居所。
没错。
李恪正是要让龙家。
来负责运输这三千万两。
毕竟。
肥水不流外人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