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卡卡小说网 > 历史 > 我当皇太子,贵族前妻悔哭了? > 第201章 李恪请辞

说句不好听的话。

魏国国内。

可用之兵。

不过十万。

这些部队看似很少。

但令人发指的是。

这十万部队。

随便挑出一个兵卒。

一个能打十个。

在魏国。

守护边关。

维护地方治安。

根本就不是士兵该做的事。

魏国正规军只有十万。

但用来维系地方安全。

以及边军。

却高达数十万。

这帮人被统称为治安军。

听名字是带了个军字。

但可笑的是。

这数量庞大的部队。

根本没法与魏国正规军相提并论。

无论装备或者训练。

都不及魏武军半分。

哪怕是在战场上。

这帮人也只是正规军的炮灰而已。

十万魏武军。

才是魏国真正的王牌。

当年李恪爷爷在世时。

三万魏武军。

愣是打的十万周军丢盔弃甲。

后者自东面一路西进。

与梁国合兵一道。

十几万人马围困京师。

大周命悬一线。

还好当时楚南王的爷爷。

带兵赶来。

与梁魏两国血战数月。

这才解了灭国之祸。

要不然说楚南王他。

为何能得到那么好的封地?

这都是有战功在身的。

那一战。

打的是昏天黑地。

短短两日。

周军便死伤十万有余。

而梁国更是付出了十五万人的代价。

但是魏军。

却只战死三千余人。

后来惨胜还是因为。

当时李恪爷爷。

布下了驱虎吞狼之计。

挑拨魏国与更东面的楚国之间的矛盾。

楚国引兵攻打魏国。

这才使得三万魏军撤退回援。

要不然。

大周恐怕已经被灭。

由此可见。

魏武军战力的可怕。

而这还不是李恪最为忌惮的。

最让他喘不过气的是。

当今魏王。

世人称其为。

魏文帝。

听起来是文邹邹的没错。

但人。

却压根和文字。

沾不上半点关系。

他年纪和李恪相仿。

因为父皇早逝。

弱冠之年便以主宰了魏国军政。

而这位魏文帝。

比起他父皇。

更是一位疯狂的精兵信奉者。

而且对待大周更为极端。

短短数年。

已是挑起了数十次边境摩擦。

时刻紧盯着大周。

这位魏文帝。

着实让周皇头痛不已。

也压得李恪喘不过气。

他们都知道。

一旦魏国率先挑起争端。

那么梁国肯定会作势南下。

有梁国雄厚的兵员作为掩护。

魏武军几乎不可战胜。

而眼下。

楚国还会像当年一样。

围魏救周吗?

李恪眼下的压力不言而喻。

梁魏两国所带来的威胁。

已经无比巨大。

李恪没有时间可以在浪费了。

况且眼下。

南方的越国。

还不知道真实情况。

情势紧迫。

李恪必须赶在战争来临之际。

尽可能的强化周国本土防御部队。

不然。

国破家亡。

大周那时也将沉沦于火海中。

话说回来。

李恪在处理完京师的要务后。

也没忘记逍遥王的事。

眼下他来到了养心殿。

打算跟周皇说一声。

然而。

刚走到养心殿门口。

殿里面便传来了剧烈的咳嗽声。

李恪听闻。

吓了一跳。

心里却暗道奇怪。

前些日子。

周皇服下了大还丹。

看起来气色不错。

最近也没有再怎么咳嗽。

一切看起来。

都有好转的趋势啊?

可如今却为何又咳嗽起来了?

想着这些。

李恪怀着忐忑的心情。

走到了殿内。

“父皇!”

“哦?”

“恪儿来了。”

“来来来坐下说话。”

周皇一见李恪到来。

苍白的脸上。

涌出一丝喜色。

指着椅子示意他坐下。

“恪儿。”

“此番来为何事?”

周皇的声音有些虚弱。

明显然是中气不足。

李恪见状。

心里一紧。

关切道:

“父皇。”

“您的身体...”

李恪话还没说完。

便被周皇给打断了。

他笑着摆了摆手。

示意李恪不用多言。

而后叹了口气道:

“恪儿。”

“朕已知天数。”

“此事不要再提了。”

周皇话音略显疲惫。

但眼眸则十分平静。

似是已经接受了既定的命运。

李恪听闻。

眼中闪过一丝心疼。

此下是既无奈。

又难过。

看得出来。

周皇的情况。

已经不是大还丹这种东西。

所能解决的了。

如今后者印堂中。

隐隐带着黑气。

身体更是一日不如一日。

不过才几个月而已。

周皇的模样。

却宛若隔世。

李恪鼻子一酸。

眼中有泪花闪烁。

周皇见状。

笑着走上前。

拍了拍他的肩道:

“生死有命。”

“为父已知天命。”

“人都会有这么一天的。”

周皇语气平淡。

根本看不出有什么别的情绪。

然而李恪听了这话。

却差点泪崩。

周皇见状笑了笑柔声道:

“多大个人了。”

“还哭哭啼啼的。”

“说把。”

“找朕有何事?”

李恪闻言。

抹了抹眼泪。

面上则露出了几分难堪。

显然。

李恪知道。

周皇目前的情况。

不容乐观。

于是当下也不知。

到底该不该离京去支援逍遥王。

见李恪这幅欲言又止的模样。

周皇被逗笑了。

问道:

“有什么话尽管说便是。”

“在朕面前何故如此?”

听见这话。

李恪犹豫片刻。

随即道:

“父皇。”

“儿臣此来。”

“是特意跟您道别的。”

周皇听闻皱了皱眉。

询问道:

“道别?”

“皇儿要往何处?”

“是何缘由?”

“近期听闻东方闹旱灾。”

“儿臣此去。”

“是想协助地方官员赈灾。”

“顺便看看当地的情况。”

李恪实话实说。

但却隐瞒了匪患的事。

其实若只是去个几日。

大可不必跟周皇辞别。

只是此行去的地方。

可不是境城。

大周京师靠近南方。

所以。

往返南疆要不了几日。

这段时间来往境城。

他根本不需要向周皇禀告。

但此行去的那地方。

可是大周赫赫有名的。

赛里木大沙漠。

这地方处于大周的东境边疆。

与京师少说也有千里之遥。

要去那光路程。

少说就得半个月。

再不用说。

之后替逍遥王剿匪了。

于是李恪这才来。

跟周皇禀报。

毕竟。

身为一朝太子。

若是随随便便消失月余。

肯定会搅得满城风雨。

之前八王上书弹劾他这事。

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此事用不着你操心!”

“那边的情况。”

“朕已经差人去办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