璇玑干净利索的赢得了比赛,引得台下观礼的门派众人惊叹,也赢得了宗门众弟子的喝彩。大家后面都知道除了璇玑还有扶摇师兄也是掌教的弟子,而且扶摇的修为比璇玑还要高一些,乃是众弟子之首。所以也非常期待扶摇师兄的比试中的表现,当然更期待的是扶摇和林禹的擂台比试。
扶摇的实力在宗门大比中赢下比试是毫无悬念的,但是和林禹的比试就不好说了。毕竟没人知道林禹何门何派,实力如何。这也引得众人纷纷猜测双方比试结果如何。
后面的二代弟子比试也是精彩纷呈,各有千秋。
其中最惹人瞩目的是一个名为千鹤的女弟子。居然是少见的阵修,是那藏经楼张长老的唯一弟子。
与千鹤对阵的是一名法修,一名火属性的法修,名为炎烁。
炎烁首先发起攻击,他的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随后一道火焰从他的掌心喷涌而出,直奔千鹤而去。这道火焰速度极快,瞬间就来到了千鹤的面前。
千鹤眼见火焰袭来,却没有丝毫惊慌之色,她从怀中取出一张阵图,迅速展开,瞬间布下了一座防御阵法。火焰撞击在阵法上,阵法泛起了一层淡淡的光幕,将火焰挡了下来。
炎烁见状,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之色,但他并未气馁,反而更加兴奋起来。他双手挥舞,一道道火焰接连不断地向千鹤攻去,而千鹤则不断地调整阵法,将其抵挡得滴水不漏。
观众们看得目不暇接,惊叹于千鹤的阵法造诣。而炎烁也在不断地尝试着破解千鹤的阵法,他的眼神越发坚定。
就在双方激战正酣之际,千鹤突然微微一笑,她手中的阵图散发出耀眼的光芒,随后整个阵法开始发生变化。原本防御为主的阵法,此刻竟然变成了攻击力极强的攻击阵法。
炎烁猝不及防,被阵法中突然爆发出的火焰击中,狼狈地退了回去。观众们惊呼连连,纷纷为千鹤喝彩。就连林禹也不禁对这个千鹤的阵法用法巧妙而称赞。
二代弟子的比试已经进行两天了,这天终于轮到扶摇的比试了,他的对手是大长老的弟子风语,一个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书生模样的青年男子。
风语修的是儒道,不入儒门却进了道门。倒也算是一另类,只因现在的儒门世俗红尘气息太重,对于一心向道的风语不喜与之为伍,半路出家机缘巧合之下拜了大长老为师,进了道门,但没有改练道门功法,仍以修习儒门功法为主。
擂台之上,风语一身白色的书生长袍,头戴白色儒巾,右手一只粗大的毛笔,左手一折山河扇,一眼看去文质彬彬,潇洒飘逸,书生气十足。
扶摇一把佩剑刮在腰间,一身朴素道袍,看起来倒也干净利索。扶摇站在擂台之上,两眼微闭,气势外放,好似一把即将出鞘的利剑,浑身散发着锐利之气。
风语忍耐不住,先开口说道:“扶摇师兄,我知道我实力不如你。但你也知道我从儒门再进道门。在我的字典里就没有“认输”二字,所以我也要争一争。“
扶摇眼皮都没抬一下,说道:”风语,你虽然兼顾两家之长。但你在我面前还不配提争这个字!”
风语听完也不生气,知道扶摇实力超群,但自己从小种下的儒家那种刚正不阿的思想却不会让他轻易服输的。
风语说道,:“扶摇师兄,我有一道。你如破去,我当即认输。若不能破,则当我侥幸赢了,如何?”
扶摇终于抬起眼皮,看着风语,说道;“那你依你所言。”
风语见扶摇同意了,也不再多言。风语手腕转动手中粗大的毛笔,此笔名为“啸月狼毫”,乃是用那啸月狼王的毫毛做成笔尖,千年寒铁打造而成的笔杆。
风语的右手挥舞着粗大的毛笔,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以天地为卷,以玄气为墨,悬浮在那半空之中挥动着那“啸月狼毫”开始书写着什么。
风语一边书写一边口中大声诵着:“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爲,而无以爲也;上仁爲之,而无以爲也;上義爲之,而有以爲也。上禮爲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乃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泊也,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實,而不居其華。故去皮取此。”
一字一腔,铿锵有力,犹如金声玉振。
风语口诵结束,手中“啸月狼毫”也书写完成。随后空中银光一闪,刚才风语书写的地方凭空出现“道、德、仁、义、礼”五个大字,悬浮在空中。
随后风语运转体内的玄气,右手持笔背负身后,左手展开山河扇向空中悬浮的“道、德、仁、义、礼”五个大字,用力一扇。瞬间,一股强大的气流从扇子中喷涌而出,将那五个大字吹向擂台一侧,双目微闭等待风语施法完毕的扶摇。
风语大喝一声:“请师兄赐教!”
扶摇猛地睁开双眼,眼中闪出精光。左手往腰间悬挂的佩剑剑鞘上一拍,佩剑立马飞出剑鞘。那利剑并没有采取任何攻击,只是安静的竖立在扶摇的头顶之上,剑尖朝天。台下众人正感到奇怪,不知道这扶摇师兄准备用何种方式破除风语这气势磅礴的攻击。
只见那扶摇,抬起一只手臂,两指朝天。大喝一声:“雷来!”
“轰!”晴天霹雳!居然天色没有任何异常,一道手臂粗细的雷电已经从空中奔赴而来,直扑那静直竖立在半空之中的佩剑。只见霎那间,那佩剑身上雷光缠绕,光芒大作。
“去!”扶摇手指一挥,那佩剑立即转向剑尖直指向他扑过来的“道、德、仁、义、礼”五个银色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