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为了监视优雪能够好好按照医嘱行事,球拍在无法监控的练习时段已经被上官子澄收起来了。
“请用,但是我的球拍有些短。”
真田看过优雪的比赛录像,知道她一直使用的是比赛规定的最大长度球拍,29英寸。
“没关系。”
优雪拿起球拍上手甩了甩,适应了下手感和长度。
抓了抓球网,试试松紧度,和自己的习惯相比,有些过紧了。
算了,等会儿调整一下力度就好。
然后便走到训练区,冲着旁边一位训练队员喊道:“麻烦你按照刚刚的调整顺序再来一次,谢谢!”
面对着扑面而来的急速网球,优雪拿着球拍,双膝只微微弯曲,手臂同时变化着抽甩便快速把球抽打回去。
来了,这就是武术网球,十三节鞭!
真田弦一郎看着眼前的一幕,震惊于优雪的回击。
她的挥球速度没有一丝丝滞后,优雪的打法看起来十分飘逸,只是手臂连带着球拍一抽一合就把球回击了过去,而不是硬拉身体的强度,强行榨取女生不擅长的力量回击,好厉害的技巧和速度,也是极度精确的自我定位优势!
真不愧是顶级的运动天才!
不仅是体育技巧的高深,更是认知的完美!
“这是糅合了我们花国的传统武术-十三节鞭的打法,优雪的这次演示只是利用甩、扯、带、打四字诀来应对。”
真田弦一郎身后传来上官子澄的讲解,虽然她对网球了解不多,但身为中医世家利用武术来强身健体是上官家的传统,她看到优雪的身姿动作便立即反应过来是什么武术招数。
上官子澄一直都很尊重这种专业领域的切磋,知道优雪的网球之路一直都是靠着这种开放的交流来促进球技,便也没有吝啬讲解。
“姑姑,厉害!”
优雪回击球的时候还有空档转过身夸奖上官子澄。
姑姑果然不愧是最渊博的武术智囊,仅看自己的几次回击就完全看透所用的武术路别和招数。
上官子澄冲优雪眯了眯眼,眼尾翘起一丝骄傲,并回了个OK的手势!
真田先一郎看着两人的互动,内心的震惊无法言表,“好厉害!”的操作。
真人的演示比录像带更能看出更多的细节。
真田弦一郎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优雪的姿势。
“砰!”
“砰!”
“砰!”
这是?
听到耳边传来的回击声,球拍的回击声响明显不对!
她似乎还能让球在球拍停留的一瞬间卸力,这是为什么?
这位立海大的皇帝罕见的摘掉帽子,目不转睛的看着优雪的每一次回击,努力想要看清优雪每一次挥球的姿态,从中找出原因。
应对发射到全场地的球,优雪放弃了微微下蹲的防守姿态,转而以灵动的步伐快速移动全场。
上官子澄轻呼了一口气,果然优雪不是那么乱来的孩子,八卦掌以缓力轻柔著称,既能移动全场又不会对膝盖造成过多负担。
接着向真田弦一郎解释:“这是糅合了八卦掌的步法,对于灵活移动,变换场地很有帮助。”
真田本来还疑惑上官优雪应对这种全方位的发球以往都是采用奇迹防守,怎么这次放弃了这招,却看出优雪的步伐有一丝停顿,是右腿!
原来如此,上官优雪的成名绝技还有一招便是——“奇迹防守”!
“奇迹防守”在防守方面简直从无败绩,但从专业角度分析,也是依靠极为坚固的底盘力量,这种姿势也势必会对膝盖造成极大地负担。
优雪感到右膝传来的一阵微痛,只能放慢步伐,微微轻叹,果然还是不能玩的太花。
这里的训练场地是传统的硬地,和家里的草地训练场还是不同,奔跑的撞击力度还是大了一点。
看到女孩开始略微停顿的步伐,真田眼睛微微眯起,改良后的轻柔步伐都承受不了了?
难道新闻说的是真的,那次比赛的伤痛真的威胁到了她的职业生涯?
优雪停止跑动,以一种随意地持拍方式反手回击慢速球,球像是羽毛般轻轻落向地面。
“这是糅合了太极拳的推拉,顺着球的运动轨迹推拍,改变球速和方向。”
优雪结束演示向真田走来解释这一技巧。
真田弦一郎呆呆地站立,盯着迎面走来的女孩,好似接受了一场无与伦比的技术洗礼。
明白了!难怪她的回击,球拍声也会比我弱的多,不仅仅是单一的糅合一种武术的回击,而是多种武术的结合。
她全程都会使用太极的卸力,每一次的回击就不会那么费力,真是聪明,能想到这种方法,把亚洲人天生的力量弱势弱化掉。
因为一直修习剑道,真田弦一郎也从剑道的修习中领悟了风林火山的奥义。
他比谁都深刻了解,要将传统技艺融合到网球中,最终形成能够切实可用的网球技巧需要付出多大的心血。
这个过程需要经受无数次的失败,上官优雪不仅需要对武术这种外技的熟练掌握,还要有千次万次的实验,对身体和精神都巨大的考验,可以想象到这位顶级运动员有多么强大坚韧的精神力量。
真田低头看向优雪,目光中充满一种无尽的敬佩和尊重。
看向女孩自若的谈话,居然呼吸也没有变化,她的体能强度看来都无比强悍!
此刻他才真正意识到面前这位女孩的强大,但内心又有一丝遗憾,难道这么优秀的人真的会像报道中的那样,只能昙花一现?
优雪迎着真田弦一郎的注视,坦然的接受了这种赞赏。
她了解真田弦一郎的鉴赏能力,这场演示也能让真田对职业网球选手有一些直观感知,或许对他技巧的精进也会有一些帮助。
职业选手的技巧是千锤百炼过的,他们还没有进入到这个未知的领域,或多或少会有一些震撼是正常的,期待他们之后的成长吧。
优雪微微一笑,自己不正是来见证这种成长的吗?